•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刘志丹与西北红军对长征胜利的杰出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八十年前,一支经过血与火洗礼的部队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陕北,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对于这次震撼世界的伟大远征,毛泽东总结到:“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多年来,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着这次伟大的征程,而做为一名党史爱好者,我想在这长征胜利八十年之际与大家探讨一下我们陕北人民的骄傲,“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一一刘志丹以及他与他的战友所创建的西北红军对长征胜利做出的重要贡献,以示对先烈的纪念之情。

   

    刘志丹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是坚定不移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具有卓越才能的军事家。1924年,刘志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秋,带病参加北伐誓师大会。1928年,刘志丹、唐澍等领导指挥了渭华起义,随后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

渭华起义中召开的群众大会

    同年秋,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赴陕北工作。回到陕北后,刘志丹在家乡保安整顿地方党团组织,成立了中共永宁山支部,任支部书记。冬,刘志丹北上榆林,参加陕北特委工作。1929年春,在陕北特委召开的红石峡会议上,推举刘志丹任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不久,刘志丹去保安、甘肃庆阳一带从事兵运共作。经过刘志丹等同志的不懈奋斗,终于在陕甘边界地区创造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4年春至1935年11月,刘志丹等领导根据地人民群众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西北)根据地(陕甘边、陕北)的第一、二、三次反革命“同剿”,他率领西北红军有力的配合了三大主力红军长征,为中央与中央红军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落脚点,为把中国革命大本营安置在西北创造了条件,为全国抗日战争准备了可靠的大后方。

一、刘志丹及其领导的西北红军连续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牵制了十万之众的国民党军力,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

    1934年夏,面对陕北根据地的迅速发展,陕北军阀井岳秀调集兵力向陕北根据地发动了军事“围剿”。红军攻克安定城后,谢子长率游击队主力到南梁同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会合。7月28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在阎家洼召开红四十二师与陕北游击纵队干部联席会议,决定谢子长兼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委。会后,王世泰率领红二十六军红三团随谢子长北上,首战金武塌,再战张家圪台,三战河口镇,基本上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在胜利粉碎敌人第一次军事“围剿”的同时,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两支红军,形成了统一领导,陕甘(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告建成。两委成立后立即投入了第二次反“围剿”的斗争中,而此时因谢子长病重,刘志丹肩负起了统帅的责任。

    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及陕甘(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成,使国民党蒋介石极度恐慌。从1934年10月起,蒋介石调河南驻军高桂滋第八十四师人陕。并纠集第八十师(陕北军阀井岳秀)、第八十四师(中央旁系高桂滋)、第三十五师(甘军马鸿宾)、第四十二师(陕军杨虎城)、第六十一师(蒋嫡系胡宗南)共5个师25个团4万余人对陕甘(西北)革命根据地大举行动。妄图以军事镇压和政治欺骗的反革命手段对陕甘(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摧毁性的“分区清剿”。这样,敌人的“围剿”其实以成为了国民党中央政府直接组织的全国性内战了。

    面对来势凶猛之敌,刘志丹纵观全局,亲笔草拟了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的动员令,于2月18日发布全军。随后,西北红军在刘志丹等人的领导下,先后取得了杨家原则、马家坪、李家塌等战役的胜利,相续解放了延长、延川、安定、安塞、保安、靖边六座县城,将陕甘边与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战一片,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二次军事“围剿”。

    在第二次反“围剿”中,西北红军主力兵团转战800里,解放县城座,毙俘敌300余人,缴枪3000余枝,各种口径迫击炮6门。陕甘边游击队和红四十二师胜利完成了西、南两线的战略包钳制,歼敌千余,克据点50余座,开辟了定靖、甘宜、富中宜3个游击区,并新组建了红四十二师第四团。整个西北革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地极大地巩固和发展了,红军迅速壮大了。红色区域已经扩大到北起长城沿线、南抵“北山”南缘、东临黄河、西接环江的30个县,其中包括陕西县25县,即府谷、神木、米脂、佳县、绥德、吴堡、横山、靖边、定边、保安、安塞、安定、清涧、延川、延长、延安、甘泉、宜川、富县、中部、宜君、同官、耀县、旬邑、三水。甘肃省陇东5个县,即宁县、正宁、合水、庆阳、环县。在这个广大红色区域,还掌握有6座县城。西北红军亦已成长为一支正规兵团: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5个团,即步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和一个骑兵团;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3个团,即第一、第二、第三团,神府区还有一个独立团,全军7000余人。此外还有广大的地方武装。这次反“围剿”历时半年,耗废了国民党大量的军力、物力,分散了蒋介石对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的围堵军力,减轻了长征中中央红军的压力。

    1935年夏,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蒋介石对红军下一步行动做了预测:长征中的红军可能奔向陕北,故此,于9月间对西北剿共总公司令进行调整加强,亲任总司令,任命张学良为副总司令,接着蒋介石便向陕、甘派遣重兵,加紧部署对西北红军的“围剿”,企图一举荡平陕甘(西北)根据地,使长征途中的红军和中共中央无处落脚。

    蒋介石一面命陕、甘、晋、宁、绥五省地主军阀联合围攻西北,一面大举调兵,除东北军主力外,还动用了蒋家嫡系。八九月间,东北军一〇五师刘多荃部、六十七军王以哲部、五十一军于学忠部、骑兵第二军何柱国部、五十七军董英斌部,先后自鄂豫皖、河北等地开往陕西和陕甘边;国民党中央军关麟征部,第十师谭自新部和宁夏马鸿逵部,山西孙楚部、李生达部以及甘肃朱绍良部也纷纷开人陕西。面对强敌,刘志丹率领西北红军英勇奋战,取得了慕家原、定仙嫣、横山等战争的胜利。在第三次反“围剿”节节胜利之时,西北红军迎来了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征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1935年9月18日,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在永坪会师,建立起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红十五军团战之后,立即投入了反“围剿”的斗争中,于10月1日至12日取得了劳山、榆林桥两大战役的胜利。劳山战役胜利后,我军从敌军电文中获知中央红军有进入陕北的迹象,随即确定部队南下改打富县、洛川,牵制敌人,迎接中央红军北上。至此,陕甘(西北)根据地的迅速发展及西北红军的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政府的阴谋,牵制了数十万的国民党军队,接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胜利到达。

二、刘志丹及其战友创建的陕甘(西北)革命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可靠的落脚点

    当陕甘(西北)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时,全国的革命形势却有了极大的变化。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对蒋介石第五次反“围剿”中反击失利,被迫退出了中央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翻雪山、过草地、纵横十几个省,粉碎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根据地的吴起镇。

    长征途中,红军在攻克天险腊子口后,于9月18日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在这里,根据从当地找到的报纸上获悉的陕北红军和根据地仍然存在,并且发展壮大的情况,毛泽东提出到陕北去,同时,北上部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迁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9月27日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此召开会议,正式决定前往陕北,保卫和扩大根据地。会后,陕甘支队越过六盘山,于10月19日抵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11月初,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在甘泉下寺湾同红十五军团会师。11月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同中央政府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同日,西北军委宣布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十五军团编人红一方面军建制,全军约1100余人,其中西北红军占多数。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解救了刘志丹(画)

    11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中心瓦窑堡。

    中央到达陕北时,陕北正处在错误肃反的阴影下,刘志丹等一大批领导干部被捕,中央迅速纠正了陕甘根据地的错误肃反,释放了被捕的同志。为彻底粉碎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刚刚出狱的刘志丹,配合红一方面军在富县直罗镇全歼东北军一〇九师,追击中又在黑水寺歼敌一〇六师一个团。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全面胜利。毛泽东指出:“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中央到达后,陕甘(西北)根据地军民以及大的革命热情支援红一方面军和中央,作出了优异成绩和重大贡献。根据地人民千方百计筹集军粮、军费,踊跃参军参战,各方动员做好战地勤务工作。节衣缩食,支援红军作战,成为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在中央红军刚进入根据地时就完成970余担粮食的任务。赤源县在1935年12月26日前筹款1600元。为扩大红军,许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苏维埃干部带头参军,母送子、妻送夫、兄弟相争参军的动人景象随处可见。富县组建了一个团,整建制编人红二十九军。直罗镇战役时,富县和中宜县苏维埃政府组织了数百副担架转送伤员和军作物资。中央红军到陕北时,已近初冬,缺衣少鞋,根据地妇女夜以继日缝衣做鞋,截至1936年3月,陕北省群众做军鞋8486双,袜子553双。延川县在四天内赶制军服3000套。一些地方妇女还组织洗衣队、缝补班,为红军伤病员服务。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和配合,保证了中央和红军的衣食用度,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从而使我们党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中心,推动了一大批革命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和发展起来,使革命火种在神州大地渐成燎原之势。

三、刘志丹及其领导的西北红军与中央红军兄弟般的团结,是长征胜利的保证

    1935年,当刘志丹获悉徐海东、程子华等率领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非常兴奋,他认为,这是事关战略全局的大事,要求陕甘地区的各组党组织迅速动员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欢迎红二十五军,并派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景范前往迎接。红二十五军团到达陕北时,军力约3400多人。而此时的西北红军主力以发展到5000多人,地方游击队约4000余人,红二十五军、二十六、二十七军永坪会师成立红十五军团时,全军共8000余人,多数军力为西北红军,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这次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西北大会师的前奏,对于粉碎蒋介石对陕甘(西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巩固和扩大陕甘(西北)根据地,迎接党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北上,有着重要意义。

    劳山战役胜利之后,“左”倾错误的执行者,在革命队伍内部进行了“肃反”。他们以欺骗手段将身为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的刘志丹调离前线要逮捕入狱。而逮捕密令及人员名单恰巧送到了刘志丹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刘志丹可以有躲避危险的多种选择,但他为了不使党分裂,不使红军分裂,不使陕甘(西北)革命根据地断送在敌人的“围剿”和内部的火并之中,面对被枪毙的可能,他毅然作出了牺牲个人,保全革命大局的选择,立即去瓦窑堡。果然他一到,就被不由分说地投入监狱,戴上手铐脚镣,受尽折磨,直到中央到达后,才得以释放。出狱后的刘志丹,听从分配,顾全大局,离开了他亲手创建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调任红二十八军军长。他不仅不计个人得失,而且一再强调团结,对受过监禁的同志们做工作,要求大家以大局为重,强调革命利益高于一切,要求西北红军及将领要绝对服从中央领导,听从中央调遣,向中央红军和兄弟部队学习。在刘志丹崇高精神境界的影响下,陕甘(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紧密团结,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西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陕北。对于刘志丹在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维护陕甘(西北)革命根据地大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党中央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为人民英雄、红军模范。

    1936年,因革命形势的需要,刘志丹与编人红一方面军的西北红军服从分配,英勇奋战,投入了东征西征的战斗中,这两大军事行动扩大了红军,筹集了抗日经费,迎回了长征北上的红二、四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不幸的是,在攻打三交镇的战役中,刘志丹不幸中弹牺牲,众多的西北红军战士也为了东征西征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以说,刘志丹与西北红军为策应三大主力会师,为长征的胜利结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志丹将军牺牲了,但他带领西北人民为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与西北红军为长征胜利作出的杰出贡献,也必将同伟大的长征精神一样,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彪炳史册!

(作者系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 )

编辑:品牌运营部责任编辑:品牌运营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