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文革时毛泽东用哪两个字把陈再道上将“保护起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核心提示:现在自己“声讨”大会上亮了相,跟着喊了口号,主席却又加个“同志”!在那样特殊的岁月,加“同志”两字,便意味着陈再道的问题属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所加的这两个字,无疑救了陈再道一命!

       

           陈再道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何立波、叶小青,原题:陈再道“文革”被落井下石:追随张国焘后又成邓小平黑干将,节选

    中央常委碰头会上搞武斗,陈再道受到了非人的待遇。

    (1967年)7月22日下午,谢富治、王力飞回北京。林彪、江青等人组织数万人,到西郊机场欢迎这两位“英雄”。当天晚上,由林彪亲自主持会议,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全体参加,听取了谢富治汇报。根据谢富治的汇报,林彪决定把“七二○事件”定为“反革命暴乱”。喜欢标新立异的林彪,提出了要批判“带枪的刘邓路线”,即“揪军内一小撮”。所谓“揪军内一小撮”,就是揪出军队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他们看来,百万雄师”敢于抓中央文革的“大员”王力,那是因为“百万雄师”有后台——得到武汉军区“一小撮”即陈再道、钟汉华等人的支持。

    7月23日凌晨3点,中央发电通知陈、钟等人到北京去“开会”。去“开会”的人员共15人,除了陈、钟以外,还有独立师师长牛怀龙、独立师政委蔡炳臣,武汉市人民武装部政委巴方廷等。24日凌晨,陈再道等人抵京,被安排在京西宾馆。当天上午,在林彪、江青等人的授意下,北京文艺界的“造反派”声称要“找陈再道辩论”,几百人冲进了京西宾馆。奉周恩来之命保护陈再道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一见情况紧急,立即派人把陈再道他们藏进了电梯,而后把电梯开到两层之间停了下来。后来,有人问陈再道:电梯内滋味如何?”陈再道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像战争年代打地道战。”

    7月25日下午5时,欢迎谢富治、王力“胜利回京”的百万人大会在天安门广场召开。开会前2小时,原本不拟出席大会的林彪突然电话通知中央文革决定参加。大会所喊口号,重复最多、语气最激烈的有两句:打倒陈再道!”“打倒军委一小撮走资派!”在天安门城楼上,林彪向北京造反派头目蒯大富、韩爱晶等人交了底,要他们行动起来,“揪军内一小撮”。

    大会刚结束,杨成武从上海飞抵北京。他向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的“最高指示”:将陈再道“保护起来”,并请周恩来向陈再道转达毛泽东三句话:“有错误就检查。注意学习。注意安全。”杨成武拿出毛泽东亲笔所批电文,其中提到陈再道名字处,毛泽东增加了“同志”两字。

    林彪也接到毛泽东在“召开扩大的中央常委碰头会通知”上的批示,全文五条,其中第二条提到陈再道。看到毛泽东在陈再道名字后面加的“同志”二字,林彪一怔,他原以为陈再道必倒无疑,顺陈再道这条线,就可以解决原四方面军的“问题”。现在自己“声讨”大会上亮了相,跟着喊了口号,主席却又加个“同志”!在那样特殊的岁月,加“同志”两字,便意味着陈再道的问题属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所加的这两个字,无疑救了陈再道一命!林彪脸色苍白,有一种不祥之感。“你的目的达到了,我的目的还没达到。”林彪一晚上只讲了这么一句“著名”的话。

    这次扩大的中央常委碰头会在京西宾馆召开。陈再道一走进这个会议室,就感到会场气氛紧张,出席者表情严肃,似乎正酝酿着一场风暴。武汉军区的陈再道和钟汉华、牛怀龙、蔡炳臣、巴方廷五人,被指定在第一排就坐。所谓的“就坐”,却是不准坐下,只准站着,如同等待接受审判一样。陈再道首先听到一声厉喝:你们站着听!”谢富治开头炮定调:“‘七二○事件’是陈再道一伙操纵独立师、公检法、人武部和‘百万雄师’搞的反革命叛乱……”吴法宪大骂:“陈再道是武汉反革命暴乱的罪魁祸首!”他接着直取主帅:徐向前,早在2月你就给陈再道打保票,说他不是三反分子。武汉问题,徐向前是要负责的!这个责任应当追究!”

    徐向前气得两手发抖,写个条子递给周恩来,愤然离开了会场。吴法宪一腔火气无处发泄,猛冲过去左右开弓掴了陈再道两个耳光。顿时会场哗然,陈毅和谭震林一声不响起身就走。周恩来立即呵斥吴法宪,江青却轻描淡写打圆场:“这个吴法宪就是造反派脾气。”斗争会开了7个小时,陈再道弯腰7小时。他见康生始终神情冷淡,以为是不满这种搞法,便大声向康生呼救。不料康生阴沉沉地说道:人可以变!不要以为毛主席叫你是同志,你就不是反革命了。30年前,张国焘在武汉叛变中央,现在你们又在武汉发动反革命叛乱,这是张国焘事件的重演!”

    在这次会议上,陈再道据理进行了申辩。在会议中间休息的时候,他们也不让陈再道喘口气。一些不明真相的服务人员,由于受到了他们的煽动、驱使,也向陈再道冲了过来,继续对他进行拳打脚踢,场面十分混乱。在扩大的中央常委碰头会上搞武斗,这在党的历史上恐怕是史无前例的。

    蒙冤6年的时间内,陈再道既有痛心之处,但也感到了人间的温暖。

    自1967年7月26日在扩大的中央常委碰头会上被批斗后,陈再道便步入了一段极度艰难的时期。“三军造反派”在京西宾馆对陈再道展开了武斗,拳打脚踢,勒令他交代搞“兵变”的计划,交出“黑后台”。批斗会接二连三,成了家常便饭。

    毛泽东在上海呆了近两个月后,于9月23日上午回到北京。29日晚,毛泽东到京西宾馆,看望参加集训干部会议的900多名成员。毛泽东朝台下张望,大声问道:陈再道来了吗?”陈再道满怀惊喜,高举右臂,我是陈再道,我来了!”来了就好,不要泄气,要继续革命。”曾经打过陈再道两个耳光的吴法宪,望着面无表情的林彪,沮丧地垂下了头。

    不久,林彪、江青等人为把陈再道等彻底“批倒批臭”,又想出了新点子,将陈再道和钟汉华拉到三总部、空军、海军大院,去接受群众的批斗和“示众”。有一次,陈再道在一个军种大院挨批斗,有一个曾经与陈再道共同战斗过的老同志,冲着他大声呵斥起来,说早在红军时期,就发现陈再道是修正主义,追随张国焘、徐向前,以后又是邓小平的黑干将。陈再道的心像刀割一样疼痛。若是年轻人胡说几句,自己是可以谅解的,但这样的老同志也跟着落井下石,确实让人痛心疾首。

    当陈再道在北京遭受揪斗的时候,他的夫人张双群在武汉也被同时揪了出来,成了他在武汉的“替罪人”。五个子女受到了株连,和母亲一道被逐出军区大院。到了1969年10月,陈再道因林彪擅自发布的“一号命令”,被逐出北京,先来到福州军区,尔后到江西省高安县部队农场“劳动改造”。

    陈再道在高安县部队农场化名陈新,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重新操起了镰刀、锄头。大多数干部战士都很关心他的生活,处处照顾他。江西夏天酷热,连队的司务长就帮他到老乡家里买来竹床。这张竹床伴随陈再道在农场度过了两个夏季。后来陈再道到了福州和北京工作后,一直将它带在身边作为纪念。冬天,战士们给他端来暖烘烘的火盆,外出采购的同志经常帮他捎来水果、蔬菜及肉、蛋。陈再道与战士们接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干部战士和他保持书信联系达20多年之久,直到1993年将军去世为止。这让陈再道深切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复出后,陈再道先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和铁道兵司令员,兢兢业业地工作。

    1971年9月13日,林彪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中国政局从此有了转机。1972年1月,毛泽东亲自参加了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在此后不长时间内,有175位将军相继得到平反。

    一天,周恩来找来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总政干部部部长魏伯亭,指示解决陈再道和钟汉华的问题。到此时为止,因1967年的所谓“七二○事件”而被打倒的陈再道与钟汉华,已蒙冤6年之久。

    陈再道被“解放”后,武汉军区司令员已另有其人,再回去比较困难。考虑给他安排一个与原级相当的职位,可是当时大军区一级的正职都各有其主,不太好办。最后田维新经请示周恩来,只好先委屈一下陈再道,安排他在福州军区任副司令员。

    陈再道重新工作的消息不胫而走,同志们纷纷祝贺,但又都为他被降职使用而表示遗憾。陈再道自己心里很清楚: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别说让自己当副司令员,就是真的让自己去农场拔草也愿去。

    1974年3月,陈再道到中央党校第3期学习班上海组参加学习。上海组的许多成员,是张春桥、王洪文等准备在四届人大会议之后塞进中央机关工作的。为了提高这些人的“路线斗争觉悟”,他们把陈再道当“活靶子”和“反面教员”。但陈再道正气凛然,与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等人多次面对面斗争。他有理有节,对方无计可施就到江青那里告状。江青便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子,斥责陈再道“翘尾巴”,但陈再道一如既往,毫不畏惧。学习班结束时,学员合影,有人在前排给陈再道摆了张椅子。陈再道却坚决不坐。他语意双关地说:我怎么能和他们坐到一块儿呢!”

    1975年8月,陈再道调任中央军委顾问。退居二线以后,陈再道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和毛泽东著作,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为加速我军全面建设,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1976年,周思来、朱德、毛泽东等老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继逝世,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陈再道旗帜鲜明地拥护党中央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采取的断然措施。同时他积极呼吁让邓小平重新担任党、国家和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1977年2月,他给中央写报告,希望中央领导同志尊重民意,尽快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1977年9月,陈再道重返第一线,担任铁道兵司令员。1978年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陈再道被增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82年,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定,铁道兵将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在铁道兵的兵改工大会上,陈再道一字一顿地说:“铁道兵撤销了,我们的队伍还在,我们的事业还在!铁道兵的历史功绩,永垂史册!铁道兵的创业精神,永放光芒!”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陈再道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3年5月,他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再道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比较有个性的一位,他晚年喜欢散步,常独自至阜成门立交桥下,遛马路,逛商店,观街景,有时挤进人堆里看别人下棋,为一子之得失,与素不相识者争得面红耳赤。某日,陈再道回乡,参加纪念黄麻起义大会。秘书为他准备了发言稿,他照稿读着读着,突然说:“我回家了,还念稿子干啥?”于是把稿子放到一边,想啥说啥,自由发挥。下面掌声不绝。1987年,陈再道来到湖南桑植考察。他虽已78岁高龄,仍不顾同志们的劝阻,踩着泥泞的山路,冒雨看望贫困山村的农户。当他看见一些农户家无存粮,屋漏衣破的情景时,动情地说:“老区人民还这么苦,我们有责任啊!”

    1988年7月,陈再道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4月6日,陈再道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人民网作者:何立波 叶小青)

编辑:张述锋责任编辑:张述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