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众口评说“王善人”—纪念王维舟率部留守陇东75周年暨诞辰125周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对王维舟在陇东十年[ 参见王维舟撰写的《陇东十年》;]工作的评价,悼词中是这样说的:“在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中,他始终保持发扬我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艰苦朴素,以身作则,同战士、群众同甘共苦,深受广大群众、战士和干部的爱戴。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他在陇东地区的艰苦创业给予了高度评价,曾亲笔书赠王维舟同志‘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见中共宣汉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1987年6月编《王维舟》一书第230至231页;]。

  今年,是王维舟率部留守陇东75周年暨诞辰125周年,为了彰显一代英才“王善人”的革命本色,巴山蜀水男儿的雄才大略,留守陇东十年的丰功伟绩,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亲民爱民的赤子情怀,特此摘录王维舟在五十六寿辰、七十八荣寿、诞辰一百周年时,他的许多首长、战友和部下所撰写的文词片段,以及流传于陇东地区的一些歌谣,力求从这些众口评说与传唱的字里行间来感受王维舟的高大形象、优良作风和人格魅力。

  一、革命领导心目中的王维舟

  (一)王维舟五十六寿辰

  朱 德:抗战后,他驻防陇东,数年以来,可以说已与陇东群众有着了血肉相关的联系,陇东人民都称他为“我们的老旅长”或“王善人”。这些尊号在人民口中,成了一致的呼声。这是由于他善于了解群众困难和照顾群众利益,在农忙时,便动员部队帮助春耕、夏耘和秋收;在群众发生疾病时,便给以医药和救护;在群众有婚丧时,便分别给以庆祝和吊唁等所得的结果。他完全把自己当做群众的儿子和学生,而群众却把他当做保姆和先生[ 节选自《祝维舟同志五十六寿辰》一文。原载《解放日报》1942年6月3日第二版;]。

  吴玉章:1937年,统一战线告成,王维舟同志坐镇陇东,独当一面,先后担任留守兵团三八五旅旅长,陇东分区专员,及陇东特委常委等,以一身而兼党政军三方面之重任。在此复杂紧张的局面中,而能坚持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对友党友军人士,能坚持一定的原则立场。本其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为保卫党中央、保卫边区、保卫革命后方的大西北而奋斗[ 节选自《庆祝王维舟同志五十六寿辰》一文。原载《解放日报》1942年6月3日第二版;]!

  林伯渠、贺龙、关向应、高岗、徐向前、林彪等:陇东维舟同志,顷闻五十六寿辰,不胜欢庆,经数载革命生涯,深佩对无产阶级事业之忠诚与布尔什维克的品质,当此黎明前黑暗时期,借重老区,坐镇陇东,兼领党政军,深愿互相策勉,共为党的事业,为保卫边区而斗争,谨此电贺,专祝健康,并致敬意[ 节选自《边区林主席电王旅长贺寿》一文,原载《解放日报》1942年6月3日第一版;]。

  (二)王维舟七十八荣寿

  谢觉哉:永是车头不落尘,反清反帝到如今,爱民爱党心如火,名将从来多善人。

  董必武:廿纪生经大半稘,吾华革命典型垂,与君先后供奔走,顾盼红旗合养颐。

  (三)王维舟诞辰一百周年

  徐向前: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1987年3月徐向前为纪念王维舟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题词;]。

  肖 华:蜀水精英巴山魂,为党耿耿一片心,丰功伟业昭日月,革命风范百世存[ 肖华1983年12月为怀念王维舟同志题写;]。

  周季方:巴山巍峨峰屹立,维舟破浪出清溪,手执干莫倚天剑,腰斩恶魔一瞬间,隆重纪念百岁辰,川东人民寄思情,神州大地红旗飘,繁荣盛世数今朝[ 周季方,四川省宣汉县黄金乡人,1933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湖北省计委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此文是其为纪念王维舟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所题写;]。

  廖杰文:清溪一柱气如虹,戎马关山百战功,危舟破浪迎马列,名将展旗震川东,善人耿介身先许,红叶经霜色更浓,大地同春欣告慰,伟业千载仰高风。

  二、战友同事心目中的王维舟

  王直哲:1939年初,王维舟同志在陇东任八路军三八五旅旅长兼政委,我去旅政治部宣传科任科长。这段时间,常和他接触,我深有感受的是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干部战士都非常尊敬他。当时他的年纪被我们长征过来的干部、战士都大,大家既把他看做首长,又把他当做自己的长辈。王维舟不仅对干部、战士如此,就是对老百姓也特别关心,一出机关少不了要走门串户问寒问暖,以及生活、疾病等问题,遇到困难,都要千方百计设法解决,所以他熟悉了陇东很多贫困农民,而贫困农民和其他群众也都赞誉他为“王善人”,这是家喻户晓的[ 王直哲,四川省宣汉县君塘乡人,曾任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纪委委员。此文节选自其撰写的《王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纪念王维舟诞辰一百周年》一文;]。

  张 彪:1938年王维舟同志任八路军三八五旅旅长,率部驻扎陇东地区,执行着监视国民党胡宗南部和西北“五马”的行动;肩负着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重担,任务十分艰巨。这里的物质条件困难,在经济上受敌人的封锁,生活上全靠发展生产自给自足。部队发扬了工农红军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在王维舟同志带领下,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努力生产,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冲破敌人对陇东和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实现了部队“丰衣足食”,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张彪,四川省宣汉县峰城乡人,1934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天津市自行车公司经理、党委书记,天津铅镗采厂党委书记,厂长等职,此文节选自其1987年1月10日撰写的《缅怀我们的军长——王维舟》一文;]。

  刘子高:有一次,他从旅部出门刚到胡同口,就遇到两个小孩打架,两个老头又为此而吵嘴。两个老头把孩子领到他那儿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王老听完以后,才慢慢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说完后,又请两个老头讲,直到他们都心服口服,没有意见高兴离去为止[ 刘子高,四川省宣汉县芭蕉乡人,1933年参加红四军,1939年三八五旅旅部成立通讯排,任排长。1940年又改为通讯队,任队长。此文节选自其撰写的《老旅长在庆阳的岁月—忆王维舟同志》一文;]。

  王崇禧:王老对战士和老百姓非常爱护,一遇困难,倍加关怀。在长征经过阿坝时,一条湍急的河流,截断了前进的道路,随军的小孩、妇女很难涉水过河。见此情况,王老果断命令:交通队、教导队每人负责一个小孩和妇女,必须全部过河。他说:“宁可丢下一个大人,也不能丢下一个小孩”。这些小孩如果丢下一个,他将无法生活,只有饿死[ 王崇禧,四川省宣汉县芭蕉乡人,1943年任三八五旅特务营警卫连连长。后任四川省冶金厅处长,渠江水泥厂党委书记等职。此文节选自其撰写的《回忆王维舟同志》一文;]。

  褚正禄:1942年9月份,我去帮助农民收麦子,不幸食物中毒,被送进旅部野战医院,经检查是急性中毒性痢疾,体温上升,肚子像刀割一样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不见好转。由于当时边区的医药紧张,条件差,最后医院根据我的病情,认为已到后期,治疗无效,被送进了一间破烂不堪的烂房子里,观察等死。由于病痛的折磨,自己几次想寻死,但是连给吃苹果用的小刀子,护理人员也藏起来,生怕出事。

  一天,王维舟旅长在百忙中来医院看望伤员,发现一个脸色苍白的病员躺在这里,经他问明情况后,并指示医院院长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抢救,就这样自己在王维舟旅长的亲切关怀下,在医院的特级护理下,方才脱离危险[ 褚正禄,四川省宣汉县天生场人,1942年任三八五旅警备七团的报务员。此文节选自其撰写的《难忘的‘王善人’—忆三八五旅旅长王维舟同志》一文;]。

  贺长清:旅部和机关起除驻在甘肃庆阳城内,占了群众一些住房。他感到这样增加了群众住房的困难,便组织部队自己动手,在城外挖窑洞。随后,旅部机关很快搬到城外住,把老百姓的房子腾出来。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减轻人民负担,他和耿飚、甘渭汉等旅首长,率领全旅指战员一边反磨擦,保卫边区;一边搞生产,改善部队生活。王老始终保持官兵一致的好传统。那时他已是五十开外的人了,仍挽起裤腿,挥舞头,像个老战士一样,和大家一起干。在驻守陇东的十年里,他经常走乡串户,访贫问苦,了解群众有什么困难。当他得知一些缺少劳力的人家没有柴火烧时,就派战士上山砍柴接济群众。看到群众吃的多是粗粮,他就动员部队以细粮换群众的粗粮。逢年过节,他总要到老百姓家串门。在庆阳一带的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没有不认识这位老旅长的[ 贺长清,四川省宣汉县人,曾任三八五旅野战医院院长、卫生部部长。此文节选自其撰写的《忠心耿耿 为党为国—回忆王维舟同志》一文。原载四川日报1982年6月7日第二版;]。

  王崇弟:我们卫士班的任务是警卫首长安全。因此和旅长接触较为频繁。旅长无论什么时候对班里任何同志说话总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使人感到亲切,叫我们做什么事,或派去完成什么任务,他总是轻言细语,交待得清清楚楚。我们卫士班的同志都感到旅长没有一点官架子,在他面前无拘无束,工作十分愉快,深感亲切和温暖,战士们很尊敬他。旅长有事外出时,班里的同志谁都愿意或争着给他当警卫[ 王崇弟,1939年前后,任三八五旅旅部卫士班班长。此文节选自其撰写的《忆王旅长二三事》一文;]。

  万成章:1937年初,我调到红军教导师学习,后因红军改编,教导师撤销,其中部分干部被调到陇东地区组织陇东特委,我也被调到特委任巡视员,驻在庆阳县城内。不久三八五旅也驻防庆阳县城,旅部驻地离特委驻地大约有四百米左右,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王维舟不仅是我们的老领导,而且还是我的老同乡。有一天,我专门去看望久别的老首长。他对我说:“军队干部到地方工作,这是革命形势所需要的。我们都是四川人,来到陇东庆阳,各方面都很不了解,要注意调查研究,我们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民群众,其次是各阶层人士,情况千变万化。因此,要紧紧依靠地方干部,同他们搞好团结,互相取长补短,虚心向他们学习并听取群众意见。在各种错综复杂的斗争中,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注意斗争策略。作风上要艰苦朴素”。他的一席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使我更加坚定了搞好地方工作的信心[ 万成章,四川省宣汉县王家场人。此文节选自其撰写的《亲切的会见》一文;]。

  庆阳人民心目中的王维舟

  (一)入驻庆阳

  1、红旗插上赧王山

  凤凰展翅迎亲人,八路军进驻庆阳城;红旗插上赧王山,东西二川都映红。

  2、庆阳来了王善人

  山丹丹开花满山红,庆阳来了王善人。好事做了千千万,他和人民心连心。

  (二)驻庆期间

  1、旅长到咱家

  喜鹊叫喳喳,旅长到咱家,脱鞋盘腿炕上坐,问长问短把家啦。旅长啊,你真好,不嫌咱这脏窝窝。世事从古算到今,我才见过头一遭。

  2、旅长当红娘

  旅长当红娘,战士喜洋洋。终身无牵挂,一心打老蒋。

  3、维舟生产组

  维舟生产组[ 1943年,三八五旅旅长王维舟带头组织15人组成的“维舟生产小组”;],打开百宝库。言传身又教,样板活生生。军民都夸赞,领导好作风。

  4、歌唱咱们的“王善人”[ 是1942年6月10日王维舟在庆阳过五十六寿辰时,在举办的晚会上的节目片段;](节选)

  说“善人”,道“善人”,王旅长是个“大善人”。做的好事数不清,陇东军民人人敬!咿咿呀,嘿哟哟,陇东军民人人敬!

  唱“善人”,学“善人”,王维舟是咱们的好带头人。爱兵爱民忠于党,赤胆忠心干革命!咿咿呀,嘿哟哟,赤胆忠心干革命!

  (三)奉命离庆

  1、欢送旅长[ 指1946年2月三八五旅奉命调离庆阳时,庆阳城人民欢送旅长王维舟的情景;]

  听说旅长走,百姓都去留。长街摆满瓜果酒,北关摆到南街口,多少话啊没说完,依依难分手。我们爱你好作风,来去清白不染尘。忠心耿耿为革命,为党为国“善人心”。旅长旅长你放心走,你的话儿我们记心头。你的纺车我们接,你的粪筐代代留。一双双眼啊一双双手,眼流热泪手握手。人留红心花留苔,旅长把陇东人民要常记怀。 布鞋炒面请带上,这是百姓一片心。延安见了毛主席,就说我们都问候。

  2、前禀生张祥麟先生赋诗赠王维舟

  镇守庆阳已九春,训兵有法爱平民;万方多事频遭劫,四野欢腾欣得人;敬老尊贤不挟贵,奉公洁己又怜贫;骊歌载唱行旌动,无计挽留只颂仁。

  不忘人民者,人民永不忘。从寻革命真理到点巴山烽火,从留守陇东到南征北战,从西南大地建设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无论条件如何艰苦,斗争如何残酷,他都信仰至真,意志坚定,“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大道忠诚和优良作风,在庆阳人民心中抒写了一位高大的“王善人”形象,历经岁月风霜而长青不老。这为我们目前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基层组织建设年”等主旨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借鉴。

  生者逝去,英灵永存。王维舟,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庆城党史办 贾勇)

  参考文献:

  1、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史资料》1982年第一辑,王维舟撰写的《陇东十年》一文;

  2、中共宣汉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王维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专集》,1987年6月内部版;

  3、梁中元:《陇东红色歌谣》,1991年7月内部版;

  4、刘文戈:《庆城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编辑:张述锋责任编辑:张述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