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全国最大的苹果适生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国最佳的苹果适生区】   

    中国苹果的品种,古有柰、楸子、甜果子、林檎等。林檎就是花红,也叫海红。柰,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柰肚子。对柰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公元前125—公元前118):“曰楟柰厚朴”。其中“柰”就是后来的绵苹果,即中国苹果的古称。在3世纪~4世纪间,柰就是以名果贡献朝廷。《西京杂记》记载:“初修上林苑时,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其中有“柰三:白柰、紫柰、绿柰”。3世纪20年代,曹植著有《请白柰表》和《谢赐柰表》。从这些文字看,柰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这些中国古代栽培的乡土苹果,在今天的庆阳仍有大量栽植。每年白露前后,在市场上就能看到红得发紫的柰肚子、楸子和亮红的林檎,以及散发着奇香的甜果子。   

    19世纪中叶后,海禁开放,经济交流加深,西洋苹果也随之引入我国。相比个大、肉厚、汁多、味甜的西洋苹果,我国的乡土品种就显得小气多了。于是,从20世纪前半期始,就有人致力于苹果引种。为庆阳引进西洋苹果的第一人,是镇原县屯子镇的刘登济。1939年的冬季,当时在陕西武功上学的刘登济,回家时带回了5株西洋苹果树苗,栽于自家院内,存活3株。其后,又有外国传教士从我国山东引来国光、红绞和青香蕉30余株栽于西峰。苹果树在庆阳广泛栽植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红元帅、红星、红冠、国光等品种为主的庆阳苹果,不但大批销往上海、广州、北京、武汉、郑州、成都、兰州、西宁等地,还有部分出口。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苹果商品基地的建立与发展在我国黄河流域悄然兴起。与胶东、晋南、渭白同处于苹果适生带的庆阳,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把发展苹果生产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开始了大面积的果园更新和生产技术的革新。   

    庆阳苹果以个大质脆、浓香馥郁、色泽鲜艳、清甜可口、营养丰富、耐贮运而走俏市场。这固然得益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但决定着这一品质的最关键因素,则是庆阳独特的地理及气候条件。地处黄土高原的庆阳,介于东经106°20′至108°45′与北纬35°15′至37°10′之间,除北部环县部分地区而外,海拔均在800米~2000米之间,年均降雨480毫米~660毫米,年均气温7℃~10℃,昼夜温差10℃以上,年日照2250小时~2600小时,无霜期140天~180天。有专家学者考察研究了庆阳这样的地势纬度、年平均气温、日照时间、昼夜温差、适中雨量及近200米深厚的土层后,惊称处在我国苹果适生带内的庆阳是全国最佳苹果适生区。也具有利用深厚土层修建果窖,大量贮藏苹果的独特的条件。在苹果等特色产业引领下,全市有上万粮农变成了果农、菜农、改变了庆阳农田的种植和经营结构,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编辑:杨冶青责任编辑:杨冶青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