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环县教育工作亮点扫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焦敏龙一粒种子播撒到土壤中,经过精心呵护下定能破土而出;成千上万粒种子播撒到土壤中,经过雨露滋润,定能吐露新芽,绿意盎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环县始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学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内部管理逐步规范,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面改薄”项目 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环县八珠乡山脉丘陵与沟壑残塬相互交错,自然条件艰苦,全乡10个自然村现有小学15所,学生594名。过去,该乡冯家湾小学位于山沟边,校舍简陋,课桌破旧,操场泥泞,几十年来,一批批学子在艰苦的环境里刻苦读书,坚持着走出大山的梦想。

    2014年,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的公布实施,环县教体局利用“全面改薄”项目,为八珠乡15所小学投资516万元实施提质改造工程。今年秋季开学,冯家湾小学整体搬迁,24名学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校舍。色彩斑斓的校园文化墙、修葺一新的教室、宽阔的操场,凸显着校园多彩的生机。

    今年4月28日,记者走进环县樊家川乡镇九年制学校,10人一间的学生宿舍里,高低床、储物柜、杂物架一应俱全。学校为新建的小伙房及学生食堂配备了和面机、蒸车、保鲜柜、留样柜、餐桌椅等厨房设备。如今,一袋热牛奶、一个熟鸡蛋、一盘炒菜、每周一顿肉菜,这些城里孩子吃的营养早餐,在樊家川九年制学校也成了平常事。三年级学生闫倒琴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营养早餐顿顿不重样,有米饭,有花卷,有包子,有面条,有稀饭,有鸡蛋,三天两头吃肉菜,而且全部免费。”

    据了解,“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以来,环县共投资学前教育项目1.27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行政村幼儿园207所,按照精准扶贫验收标准,为40个无学生的脱贫村预设幼儿班40个。为全县农村学校配备计算机教室26间、“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867套、电脑1586台,为89所学校接入互联网,建立留守儿童之家20个。利用闲置校舍、废旧课桌凳,为全县146所村级小学和教学点中午留校学生建设午休宿舍292个。值得一提的是,环县教体局积极争取“担当者行动”公益组织支持,为全县167所10人以上学校815个班级捐赠图书57260册,解决了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读什么书、怎么读、怎么指导”的问题。

    “全面改薄”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贫困地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大机遇。2014年国家启动“全面改薄”工程以来,环县共筹资2.15亿元,按照“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县城和中心乡镇集中、小学高年级向乡镇和中心村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和居民点集中、学前幼儿及小学低年级就近入学”的“四集中一就近”+信息化思路,稳妥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精准安排项目资金,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进程。计划用五年时间,把各乡镇初中、小学、幼儿园建成硬件达标、内配齐全、师资结构合理、内部管理精细的标准化学校;把村小学和教学点建成达到“十有”要求和精准扶贫验收标准的规范化学校。

    做实课程改革 引领教育质量上台阶

    环县五中是全市中小学新课改的领跑者。学校建校虽短短六年,但在张兴斌校长的引领下,全校上下坚持“以教师发展为基础,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坚定以课堂教学改革拉动整个课程建设改革的信念,坚守改变教师行走方式的“共读共写”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自主教育”两大阵地,使得这所学校的办学品味明显提高,整个校园文化呈现出一种激情、奋进、和谐、人本的良性生态氛围。而今,学校教师工作用心、用情、用智,学生成长自觉、自信、自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共读共写”也成为教师生态成长之路上的“风景”。六年来累计撰写文章10000多篇,校园网站发表6000多篇,编写校本教材及个人文集90多本。

    正是这种对课改义无反顾的坚持,才迎来了薄弱学校办学的开门红。目前,环县五中已是市县课改示范校,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省德育示范校,甘肃乡村教师影子研训基地,甘肃改琴基金会书法培训基地,全国新教育优秀实验校。初中学生毕业综合考核连续多年名列全县前茅,高考连续三年获县政府考核二等奖。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教研带动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全员参与是改革成功的保障。据了解,自2012年全市课改现场推进会后,环县教体局抢抓机遇,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回归教育本真,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根本问题,引导教师在课程设置、内容安排、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努力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充分利用本校、当地“能人”,开发开设具有课程价值、操作性强、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创新实施评价方式,围绕各学段核心任务认真开展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手册、成长记录袋在学生素质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记者发现,环县的课改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思路明确,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全县课改氛围浓厚,乡乡有亮点,校校有特色。课程改革催生了全县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素质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教育生态的改变。

    凝聚爱心力量 铺平贫困学生求学路

    今年8月,环县洪德镇许旗村村民邓忠海家两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大学,一月之内收到两张大学录取通知书,邓忠海既高兴又犯愁,高兴的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苦供孩子读书终于有了新希望,犯愁的是仅靠打工维持生计的他怎么也无法凑齐两个孩子高昂的上大学费用。得知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好政策后,他便带着儿女来到县教体局学生资助中心办理了手续,一次性解决了两个孩子一年上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

    据悉,2016年,为了打好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环县教体局把“教育扶贫从娃娃抓起”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来抓,今年的助学贷款的对象向精准扶贫户、双联户、单亲家庭、残疾、孤儿及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倾斜,真正做到应贷尽贷,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截至秋季学期开学,全县共向4613名大学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781万元,真正做到应贷尽贷,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国家的惠民政策。

    爱心助力读书梦,善行浇灌文明花。近年来,环县教体局探索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为补充、社会力量捐资参与的贫困学生救助长效机制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近五年发放各类资助金、助学贷款及助学物资总计2.14亿元,受益学生达9万多人次。仅2016年,全县共发放“两免一补”、学前幼儿免保教费、高中及省内高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杂费等各类补助金累计近7000万元,惠及学生4.5万人次,确保了每一个学生按时入学、安心学习、完成学业。

    

    在认真实施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同时,环县教体局还积极争取到了香港言爱基金会、中央彩票基金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担当者行动”以及杨德广等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的捐资助学项目。在此基础上,广泛动员县内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资源,于2016年春季发起成立了“环江大爱”教育爱心协会,作为全县困难教师、贫困学生资助的有益补充,补齐了资助短板,使环县农村教育在校舍建设、教师培训、内配装备、图书资料、精神理念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质的改变和提升,不仅维护和保障了青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还推动了“人人关注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编辑:焦敏龙责任编辑:焦敏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