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年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离年越近,顺子的心越烦。

  按理说,前不久刚刚被单位提拔,当上了实权部门的科长,皆大欢喜才是。可顺子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顺子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后考入市里的一家政府机关。因为人品好、能力强、业绩佳,深得领导赏识,几年时间,就由一名普通科员,成长为单位的中层干部。

  同事羡慕,村人夸赞。尤其是依旧生活在乡下的母亲,每天更是笑得合不上嘴。

  顺子的父亲在顺子读高中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去世了。母亲没有再嫁,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家里穷。顺子的母亲除了侍弄田里的几亩庄稼,还要给别人做一些零活,以便多赚些钱,供顺子上学。顺子知道,母亲这辈子,不容易。

  顺子孝顺。工作以后,每月除了给自己留下千八百的零花钱,其余的工资都交给母亲。顺子经常对母亲讲:“娘,想吃啥,想穿啥,你就买,别舍不得花钱。”

  母亲只是笑,看着顺子,不说话。

  顺子知道母亲把那些钱都存了起来,平时舍不得买任何东西。所以,逢年过节,顺子都要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母亲准备一些平时用得着的“礼物”。

  这不,要过年了,顺子总想着给母亲买点什么年货,等单位放假了,好回家与母亲一起过年。

  可是,刚刚提拔当了科长,又恰逢春节临近,有几个好友私下里提醒顺子,说你得给领导表示表示,送点年礼,一来感谢领导这几年对你的培养和关照,二来进一步拉近感情,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顺子想想也是。如果没有领导的赏识,自己不可能进步这么快。表示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顺子又感到犯难。现在各级纠四风改作风的态势越来越强劲,弄不好是要触“高压线”的。领导也反复强调,要廉洁过节,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请客送礼。自己如果送了,会不会挨批?再说,平时省下来的几千块钱,还要给母亲买东西呢。

  好友就骂顺子,说你真是榆木脑袋,领导说归说,做归做,你只管送就是了,我就不信还真有见礼不收的领导。

  经不住好友的“规劝”,顺子咬咬牙,把五千元钱装进一个信封里。晚上八点,他敲开了领导家的门。

  领导见是顺子,很热情,赶紧让进厅里,又是倒茶又是点烟。顺子有点受宠若惊。要知道,领导上班时是非常严肃的,单位的人见了都很害怕。

  领导与顺子拉家长,顺便问了一些工作上的情况,给了顺子很多鼓励。顺子顾不得擦一下脸上渗出的汗珠,说着一些感谢领导培养的话。

  领导后来问顺子:“这么晚了,你来有事吧?”

  “没有,没有,只是过来看看领导,顺便汇报一下思想。”顺子言不由衷地回答。

  “哦!好好干吧,年轻有为,潜力很大的。”领导看着顺子说。

  聊了一会儿,顺子找个理由,准备离开。走到门口,从口袋里掏出信封,快速放到领导家的鞋架上,对送他的领导说:“过年了,一点心意,一点心意。”

  领导的脸立马黑起来:“这是干什么?赶紧拿走,咱们单位不兴这一套!”

  顺子不等领导说完,转身就跑。身后,领导在喊他的名字,声音很响。

  第二天上班,顺子在走廊碰到领导。领导对他微笑着点点头。望着领导离开的背影,顺子就想,看来好友说得是对的,幸好自己照办了,要不然以后再想进步就难了。

  不过,顺子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到底为什么,顺子也说不清楚。

  星期天,顺子用兜里剩下的几个钱,草草买了一点东西,坐公共汽车回到乡下的家里。

  母亲见顺子回来,高兴得不得了。

  做饭的当口,母亲突然对顺子说:“儿呀,前天你们单位领导到咱家里来了,说是春节快到了,到咱们村里慰问,并送来了五千元慰问金。你们领导真好,不但一直夸你来着,还帮我劈了一大堆柴呢!”

  说着,母亲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个信封,交到顺子手上。顺子看看信封,正是自己送给领导的那个!他心里顿时有了一种别样的滋味。什么滋味?还是说不清楚。

  “怎么了?”母亲见顺子站在那里发愣,问道。“好呀,好呀,看来天气真好了!”顺子答非所问。

  “这孩子,是不是干工作累糊涂了?”母亲说着,顺手摸了摸顺子的额头。顺子看着母亲,舒心地笑了笑,没有吱声。

编辑:栗萌责任编辑:栗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