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95.83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吴树权) 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有关部门的正确下,学院始终坚持以促进毕业生优质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努力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双增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7届毕业生总体情况

    我院共有2017届毕业生4029人,涉及45个专业。截至2017年6月20 日,落实就业单位3861人,其中:签约就业3563人、专升本70人、应征入伍195人、自主创业33人,截止6月22日,就业率95.83 %。

    二、主要工作和做法

    一是完善体系促就业。学院始终坚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院系两级就业管理,各系为就业服务工作责任主体,形成了系主任、副主任、就业干事、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六级就业服务体系。建立院系两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功用,强化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学院先后出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就业服务工作。

    二是跟踪联动促就业。坚持委托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跟踪调研历届毕业生,并将调研结果反馈至招生、教学等相关部门,不断调整专业布局和招生计划,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对接。2016年停招了3个专业,新增了2个招生专业。创新招生模式,作为教育部确定的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截至目前与11家用人单位联合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订单招生,录取了700余名新生,实现了招生、招工和就业一体化。

    三是搭建平台促就业。依托甘肃省大学生海外就业服务中心,开拓海外就业市场;通过筹建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项目,挖掘中小微企业就业市场;利用校友交流平台,开发校友就业资源,并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帮助30余名未就业毕业生成功就业,将校友工作与就业工作有机结合;借助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与20多家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20多家商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社会组织建立了校社合作关系;与部分高校建立了校校合作关系,搭建了更广阔的毕业生就业合作平台。

    四是鼓励入伍促就业。学院出台了《鼓励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实施办法》,实行五奖一补政策,并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征兵宣传月活动,2017年,我院大学生应征入伍义务兵、毕业生直招士官  。学院是解放军原总参谋部、教育部确定的定向培养士官院校,现有在校士官生近800人,部队全程参与定培士官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2017届108名定培士官毕业生全部入伍,就业率达到了100%。

    五是精准服务促就业。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组织中小型校园专场双选会6场,校园专场招聘会236场,发布企业自主招聘信息921条,其中通过“职手可得”管理系统向毕业生点对点推送就业信息735条,浏览人数达10余万人次,实现了向每位毕业生点对点推送招聘信息不少于5条。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实施毕业生就业分类指导,采取措施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如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开展女生就业指导等。引进了“职业发展教育平台”,实现了线下线上同步授课,提高了就业创业指导效果。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咨询和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优秀毕业生返校专场报告会25场、就业政策与形势专题报告会102场,受益学生1.5万余人次。

    六是创新创业促就业。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十三五”创新创业能力建设规划》;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定期举办高校毕业生SYB创业培训班,2017年受益学生280人;依托城关区就业服务局双创中心,将创新创业讲座活动常态化;部分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甘肃得力帮科技企业孵化园,并进入实际运营阶段;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确定我院为众创服务指导站。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毕业生就业存在跟风和茫然现象;毕业生不愿到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有待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有待于加强等。

    一是提高就业指导精准度。继续委托第三方调研并撰写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及时进行就业总结和分析。依托院系两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员队伍,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大学生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积极回访招聘单位和毕业生,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就业指导人员与招聘单位互动机制,利用企业来校招聘,组织专业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班主任)与用人单位座谈交流或聆听企业宣讲,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二是强化就业体验。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机制和以就业为导向的顶岗实习机制,通过实践或实习,提高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认知,引导毕业生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加强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优惠政策宣传,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

    三是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将网络视频招聘常态化,实现人岗精准对接。畅通就业信息推送渠道,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向毕业生点对点推送就业信息。

    四是强化“双创”实践。积极组织开展培训、讲座、论坛等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创业比赛、项目路演、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验。面向创新创业学生开放实训室,加强校政、校企创新创业合作,为大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编辑:孙雅茹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