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走出“象牙塔”—— 大学毕业生须警惕求职陷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李馨怡)  今年20岁的小吴是兰州大学大二的学生,本想利用假期赚点零花钱。然而,当他准备好行李出发时,面试电话却打不通了,直到闷闷不乐的他看到“李文星事件”的新闻后,才明白过来,自己差点就上当受骗了。

    “看到李文星事件后,我也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一周前我给一个招聘网站发去简历,还接到了面试电话,说是做化妆品销售,月薪8000元,不过需要先去天津那边出差两个月进行培训。”小吴心有余悸地说,如今在网上根本查不到那家公司的任何信息。

    而小吴求职的事情他的家人并不知情,小吴的爸爸表示,“我不太懂网络,觉得他在网上找到这么好的工作,也是个锻炼的好机会,没有多想还给了他出行的钱。后来看到新闻,我才意识到网络招聘陷阱太多了。”

    求职心切反被骗

    据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将达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任务极其繁重。

    “其实我能理解李文星,他当时肯定很想找到一份工作,这是每个刚毕业大学生都有的心理。和他有类似经历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很多学生都是就业压力太大而‘乱投医’,以致上当受骗。”陇东学院应届毕业生小刘对“李文星事件”有着自己的观点。

    小刘说起自己舍友的经历仍有点后怕。“今年3月,他说有个朋友在北京开宾馆,需要一个店长,结果却被带到天津遭遇传销组织洗脑,在天津一个农村被关起来,跟家人打电话要钱。我们大概2个月没有见到他,后来听说是趁看管的人不注意,偷跑出来向附近收费站求救才得以回家。”小刘告诉记者,身边的同学大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骗局。

    求职预期勿过高

    西峰区某建筑公司的张鑫是兰州理工大学2015届毕业生,已经毕业两年多的他,没少在找工作上“栽跟头”,“大学生是最容易受骗的群体,尤其在找工作这件事上,没有充分的安全防范意识。如果本身不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遇上李文星求职那样的事也不足为奇。”

    张鑫还谈及自己刚毕业时,在学校附近找到一个做“手工画”的工作,当时还用自己的生活费交了500元押金,商家承诺做好“手工画”就能收到5000元工资。可是,当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将“手工画”完成时,商家却以不合格为由拒绝收画,并表示500元押金为材料费,不予退还。

    后来回到西峰,张鑫为了找工作,每天在网上投30多份简历,接到很多面试电话,一一求证,有真的有假的,销售、服务做过好几个月都没有工资的,甚至还给一些机构交过100至300元不等的培训费、体检费。“网络招聘还是要核实一下,很多大学生奔着高薪水求职,对求职预期过高,反倒容易上当受骗。”张鑫说。

    求职渠道要正规

    事实上,针对大学生求职安全,我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劳动监察支队、市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等部门都有相应的对策。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市人管办每年都会开展大学生到非公企业就业招聘会,并提前对这些参与招聘企业进行摸底排查,为大学生提供安全、优质的就业平台。同时,市人社局专业技术管理科则对每年国家组织的大学生就业招聘考试,缓解就业压力。此外,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劳动监察支队则为大学生求职安全提供权益保障,对于在求职中遇到敲诈、歧视、工资拖欠、霸王条款等的大学生及时向该部门进行投诉,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张鑫还告诉记者,求职前一定要做好安全功课,首先要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对于自己并不熟悉的企业,可登录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网查询相关信息,或者登录当地工商局网站查询,确保企业发布的信息真实。此外,遇到以各种名义需要缴费的企业一定要谨慎,并且保护好个人有效证件。正规单位一般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若招聘单位面试地点选择宾馆等临时租借来的地方,便要警惕了。

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