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民生
夏秋季乙脑多发,你知道如何预防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高于婷 实习生 赵丹)    每年夏秋季节,是乙脑的多发期。一说起乙脑,大家是陌生又熟悉,虽然有所了解,但对于如何预防心里却没有底。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由蚊虫传播,发病急,进展快,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近些年来,随着乙脑疫苗大量投入市场,该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在全国范围内仍有散发病例。乙脑如何传染、如何预防、如何治疗?9月1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庆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惠跃龙。

    猪是乙脑的主传染源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记者从庆阳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许多动物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特别是仔猪,经过一个流行季节几乎100%受到感染,而且病毒持续时间长。三带喙库蚊是该病主要的传播媒介。蚊虫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病毒随蚊虫唾液传入人体皮下,使人受到感染。也就是说乙脑通过猪—蚊—人的途径,使人受到感染。

    其他可以传染乙脑的传染源还有马、牛、羊、驴等家畜。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绝大部分不发病,呈隐性感染,仅有少数人抵抗力低下时病毒才能侵入大脑而发病。人感染乙脑病毒后,仅有短暂的病毒血症,而且血中病毒量少,所以患乙脑的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比较小,一般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者,也就是说,人—蚊—人的途径传染可能性小。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人对乙脑的临床表现并不了解,往往在初期会把普通感冒与其混淆,导致延误了治疗时机。“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组发病率最高。”庆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惠跃龙说,“2008年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扩免,许多新生儿都及时接种了疫苗,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乙脑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发病率较低,反而在成人和老年人群里发病率相对增加。”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有四期

    据惠跃龙介绍,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0-14天。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期。初期指病初1-3天,起病较急,体温在一两天内会上升至39-40℃,出现高热症状,还伴有头痛、精神倦怠、食欲差、恶心、呕吐和嗜睡等状况。然后是极期,病程为4-10天,除初期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表现,三者互相影响,呼吸衰竭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恢复期的主要表现为患者体温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逐渐好转,一般患者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但重型患者需要1到6个月才能逐渐恢复。约5%-20%的重型乙脑患者会留有后遗症,主要表现有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等,经积极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如果在夏秋季节出现高热,伴有头痛、呕吐、神志障碍、抽搐,家里或周边邻居养猪、蚊虫较多,那么你就有可能感染了乙脑,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防蚊灭蚊、接种“双管齐下”

    “乙脑虽然是很棘手的传染病,但它是可以预防的疾病,可以采取防蚊灭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惠跃龙表示,首先,要控制传染源,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未经过流行季节的幼猪,所以要保证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住地分开。如果发现有乙脑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直至体温正常。其次,要切断传播途径,防蚊和灭蚊是预防乙脑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灭蚊要强调一个“早”字,最好在乙脑流行前1-2个月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灭蚊活动,消灭蚊滋生地,尤其是针对越冬蚊和早春蚊。卫生死角、积水处、下水道、平洼填坑、管理废旧轮胎尤需注意清洁。在农村,重点要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可以使用蚊帐、蚊香,涂擦驱蚊剂等措施防止被蚊叮咬。提倡不露宿,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惠跃龙谈到,保护易感人群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措施。“目前我市使用的是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0岁以下儿童,共接种2剂次,8月龄、2周岁各一剂次,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前1个月完成,接种时应注意不能与伤寒三联菌苗同时注射,以免引起过敏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慢性乙醇中毒者禁用。”我国目前大规模生产的减毒活疫苗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抗体产生率高。2008年7月1日,乙脑疫苗纳入扩免,目标儿童可以免费接种乙脑疫苗。目前我市各县区的疫苗供应,由县区疾控中心通过省级药品采购平台直接采购,供应到各接种点,市民可以从各县区的疾控中心获得接种信息。

编辑:孙雅茹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