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穿行子午岭】袁兆吉:大山门就是我的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刘萍凝 魏博庆) 9月19日,走进合水县大山门林场退休职工袁兆吉老人洒满阳光的小院里,这位经历过抗美援朝、支边等一系列重大变革的老人,安详地坐在院子里,看着远方郁郁葱葱的树林,向记者娓娓道来他平凡却踏实的一生。

  1932年,袁兆吉出生于河南开封,不到20岁就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自己所在的兵团和战争时的情景。战争中,他英勇奋战,参加了9场战役,立过三等功,并被授予抗美援朝和平纪念章。抗美援朝结束后,袁兆吉回国来到青岛,当了4年海防兵之后复员。1959年,袁兆吉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子午岭,扎根大山门,成为一名护林员。

  刚来到大山门林场,这里条件艰苦,许多事情都要从头开始,袁兆吉和同连的战友们一起上山开荒、种地,吃的是小米、谷子、糜子等杂粮,夜里就和大家一起挤在铺着树叶的窑洞里。那时候,一起来的战友有的悄悄的回到家乡,有的去了外地,当有人问袁兆吉要不要回家的时候,袁兆吉说:“往哪走?哪里不都是家!”现在,和他同时期来的战友只剩下3户人家了。

  就这样,袁兆吉不仅留了下来,1962年还在这里成家立业,将祖祖辈辈的根基留在了林场深处。1980年开始,大山门林场的农业工人转为林业工人,袁兆吉更是干劲十足,每天背着树苗上山,打林带、挖树坑、植树,每天完成2亩地的栽植量,而每亩地平均要挖220个树坑。按照当时林场分配给每人每年七、八十亩的栽植量,在袁兆吉工作的7年时间里,他栽植的树木超过500亩。如今,这些树木经过30多年的生长,直径已达30多公分。

  袁兆吉的3个孩子现在都在林场工作,大女儿在南梁林场,二女儿和儿子就在大山门林场。1986年,袁兆吉的儿子刚刚参加工作,袁兆吉就教导他:“当了林业工人,就要好好劳动,不敢马虎,要干一行爱一行……”

  儿子当了林业工人还不算,他的孙子在袁兆吉老人的鼓励下,现在就读于天水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的就是林业专业,袁兆吉希望自己的孙子也能守在这片林场,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发展林场。

  前几年,袁兆吉老人身体好的时候,经常走出院门,在林场里走走看看,看树木长得好不好,看林区防火严不严……他说:“现在林区的政策好了,我们的待遇提高了,满山遍野都是绿色,山清水秀,我就住在大山门,哪里都不想去了。”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