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专家学者齐聚甘肃庆阳 探农耕文化精髓促绿色发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09-29 14:59:59
一键分享到:



    9月28日,2017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农牧交错带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报告会”在庆阳举行。 杨娜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8日电 (杨娜)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28日齐聚甘肃庆阳,探讨周祖农耕文化精髓,为循环农业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当日,2017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农牧交错带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报告会”在庆阳举行。以“传承农耕文化,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此次学术报告会旨在通过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汲取农耕文化精髓,分析农牧交错带区位优势,探讨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路径,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庆阳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富集的资源,被誉为“红色圣地、岐黄故里、农耕之源、能源新都”。据史料记载,周人先祖不窋失农官之后,西徙定居今之庆阳庆城一带,从事农业耕作,在陇东庆阳一带创建了华夏文明的农耕文化。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胡泽学从农耕文化的传承以及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进行了主旨演讲。他认为,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庆阳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应该在大力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前提下,让其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用古人的智慧促进绿色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常信从食品安全的角度,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第四次来到庆阳的农业部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曹幸穗则从农业文化遗产方面,为庆阳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与管理建言献策。

  “总人口265万人的庆阳市,农业人口达到230万”。庆阳市委副书记周普生介绍,庆阳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素有“陇东粮仓”的美誉。山川塬兼有,梁沟峁相间的地形,让其南北的特色优势明显。北部地域面积广阔,牧草丰富;南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而南部山川谷地丰沛的水资源,便利的灌溉条件,具有耕地与草地交错分布的地域特点,有联结农区与牧区的区位优势,被中国农业部确定为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

  农牧交错带作为联结种植业与畜牧业两大食物生产系统的重要界面,在地理、气候、农业产业结构、生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周普生认为,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拥有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近年来,庆阳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坚持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建设农业品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将草食畜牧业作为富民产业发展,初步建立了以肉羊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体系。

  在吸纳专家学者建言的同时,周普生表示,庆阳将从农业结构调优、资源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坚持种养加结合、牧林农复合、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生态农牧区,发展有庆阳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完)

责任编辑: 吴树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庆阳网”“来源:陇东报”或带有“陇东报”“掌中庆阳”“庆阳网”讯头、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摄影、视频等新闻作品以及文创产品、文艺作品,版权均为陇东报社所有。未经陇东报社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媒体、个人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陇东报社版权所有的原创作品。已经陇东报社书面授权的,在转载、下载使用原创作品时,必须明确注明作品刊发媒体、作者、时间等完整信息来源。否则,陇东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934-592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