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民生
学习APP逐渐“变味”, 学生如何放心使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利用学习APP来辅助学习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的习惯

        庆阳网讯(记者 郑朝静)数学题不会解,作文写不出,英语单词不会读,打开学习APP,一搜就能解决学生的烦恼,这似乎已经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习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针对学生一族的学习帮手类手机软件层出不穷,这些“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学习APP在给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便利时,其存在的种种弊端也开始呈现出来。对此,11月29日,记者在西峰城区进行了采访,了解了相关情况。

用手机搜题软件能轻松找到解题过程和答案

        个别学生过度依赖学习APP

  市民李女士的儿子彤彤上小学四年级,她最近才意识到,儿子回家做作业时,老向她要手机,可能不是件好事。刚开始,李女士听说孩子遇到了难题,想用手机查解题方法,就欣然把手机给了孩子,但是慢慢地李女士发现,彤彤写作业时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后来她严厉地问了孩子后才知道,原来有一款解题APP,只要把题目拍照上传上去,立马就能得到解题过程和答案。“感觉孩子对这东西有些依赖了,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还没沉下心来想几分钟,就急着去搜答案。”李女士说。

  在西峰区某中学上初一的学生小刘告诉记者,在他身边,使用各类学习软件的同学很多,几乎人手一个“解题软件”。“有时遇到不会做或者没思路的题目,特别是绞尽脑汁思考无果后,就会利用这些‘解题神器’来解决。”他表示,自己一般会在思考过后再选择使用解题软件,但其中也不乏为应付作业而用的同学。

  市民朱先生家的平板电脑原本是朱先生工作用的,但因为孩子学习需要,平板电脑就成了孩子专用。朱先生表示:“孩子今年小升初,他遇到的一些题目比较刁钻,我也束手无策。在对孩子学习辅导方面,我没帮太多,主要靠他自己问老师。但是又不可能时时刻刻找老师咨询问题,为了方便,我们跟风在网上下了一些学习类的软件。”朱先生介绍,除了拍照搜题的软件以外,还有背诵英语单词、作文范文、在线课堂等其他软件。“虽然是方便了孩子学习,但我挺担心的,害怕他不能独立思考,养成了坏习惯。”朱先生说。

  部分学习APP中“藏污纳垢”

  记者在手机应用软件中输入“学习”二字进行搜索,立即弹出大量推荐,如“作业帮”“小猿搜题”“百词斩”“我要当学霸”等应用软件,人气极高,下载量少则千万次,多则上亿次,热门软件的评论数高达几万条。

  记者随手下载了几款学习APP,打开其中的一款搜题软件后,对着作业本上的一道数学题一拍,答案秒出,解题方法多样,甚至还有老师、学霸在线解答等功能。操作简单,题库覆盖科目全面,方便快捷。

  想要吸引学生们下载,仅有学习内容恐怕远远不够,学习APP的宗旨是“寓教于乐”,但过多娱乐化内容的融入,可能会诱导学生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娱乐上。

  以较为出名的英文学习软件“百词斩”为例,主界面的右下角,有“圈子”一栏,进入后记者发现其中包含了单词pk等学习内容,还有“兴趣圈”这一选项,登录的用户可以根据喜好加入不同圈子,发表帖子或评论。其中有“配图有毒”这样一个板块,点进去之后记者看到,很多学生在这里分享一些比较裸露的单词配图,并配上“好污”“要约吗”等露骨的文字,甚至还有人发帖骂脏话。

  记者在注册账户的过程中发现,用户的姓名、年龄、学校等,在注册软件时并不需要表明,有些软件要求输入所在年级,但没有审核机制,发帖更不需实名制。

  除了社交功能外,有些APP还推出商城、娱乐等功能。例如“百词斩”首页有“商城”功能,直接链接着淘宝网店,售卖学习用品;“阿凡题”APP中的商城里售卖服饰、家居用品、游戏手柄等商品。在“学霸君”APP中,星空FM是娱乐的主打内容,用户可以点歌,倾诉自己的感情心事,其中也不乏“暗恋”等内容;“互动作业”的“放松”专栏中,更多的是明星八卦甚至女星性感照片。

  家长对学习APP持不同态度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有使用学习软件的习惯,但当记者追问家长是否了解这些APP的详细功能时,大部分家长都表示不太清楚。“孩子说有的软件可以在线解答问题,有的软件是背单词的,总之挺方便的。”许多家长表示,有在线平台帮助孩子学习是好事,但是并不知晓这些APP是否有娱乐和社交功能。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学习APP的使用,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看法。一名初二学生家长表示:“我认为线上学习也是有优点的,一是价格比外边的辅导班要低,二是可以辅助孩子学习,毕竟回到家里,我们能帮助孩子的很少,有了这些学习软件,可以解答孩子在学习上的困惑。”

  “自从用了一款学习英语的APP后,原本对英语‘不感冒’的女儿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口语能力也有所提高。如果哪一天不让她用,她好像还挺失落的。”市民秦女士告诉记者。但在欣喜之余,秦女士渐渐发现,这个APP之所以吸引力如此之大,是因为它包含了一些小游戏和学豆奖励机制,还有各种学霸榜单排名。“班里的同学都在比排名、赚学豆,有同学为了赚学豆花钱充了会员,还有作弊刷学豆的。”女儿的话让秦女士大跌眼镜。

  “现在我真是有点担心了。”近日,媒体针对在线学习平台包含不良内容的调查让市民刘女士感到很不安。她说:“每天孩子拿着平板电脑在房间做作业,把门一关,我都不知道他是真的在软件上学习,还是在干别的不相干的事情。”刘女士表示,自己以前也没多想,最多就是提醒孩子要注意眼睛,别老盯着屏幕。“现在看到媒体曝光的学习软件上竟然有一些不适宜未成年人看的内容,我该考虑是否继续让孩子用这些软件了。”

  家长应监管学生小心鉴别使用

  为何在线学习类APP乱象频发?在我市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李先生坦言,这些学习类手机软件,虽然打着辅助学习的旗号,但终究摆脱不了互联网商品的属性,即以博取关注和流量为终极目标。换言之,使用者越多,商业价值就越大。要想让用户获得轻松舒适的体验,并获取商业利益,有些软件开发商便从内容上动起了歪脑筋,比如让所谓的“优秀作文”穿插进“互撩”的暗示性语句,背着单词忽然跳出几张让未成年人深感好奇的“有色图片”,还有的直接加入一些容易上瘾的奖励型小游戏。辅助学习是表象,最终的目的无非是点击量。但关键在于,有的平台方并没有很好地担负起对不良信息进行监管,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屏蔽与过滤的责任。

  面对层出不穷、鱼龙混杂的学习类APP,老师也感到很棘手。“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学习APP确实给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和帮助,我们不能全盘禁止,但有的APP错答频出,甚至将娱乐和交友的功能置于学习功能之前,在互动版块上出现了不良的内容,不仅影响学生学习,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市某中学的一名班主任表示,作为老师,他们经常提醒学生和家长,不要过分依赖学习APP,家长平时也要多留个心眼,及时和孩子沟通,小心鉴别后引导孩子合理、按需使用。“我常常和学生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学习上有问题就来问老师,老师完全可以解答学生的困惑。”

  记者发现,随着近日在线学习APP存在的问题被媒体不断报道,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有的APP已经开始了整改。目前,某几个学习APP已经关闭了“同学圈”“兴趣圈”等社交功能。

  “80”后家长陈女士认为,既然存在这么多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及时整顿或者学校能够向家长推荐一些好的学习APP。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