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为学生好”不能成粗暴管理挡箭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河南某中学举行的手机销毁大会引起了社会关注。该校对于学生手机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学生一旦违反规定,就会被没收手机并销毁。在手机销毁大会中,老师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将手机主人的名字用麦克风公之于众,随后将手机砸碎,再把砸碎的手机放入水中,以确保将手机彻底销毁。

诚然,学校此举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以防手机影响学业,但手机销毁大会真的能达到学校的目的么?虽然学校有着“为学生好”的良好出发点,但简单的管理手段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危害。

实际上,学校如此行为已经侵犯了学生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学校只能在尊重学生法定权利的基础上制定规范学生行为的校规校纪。河南这所中学制定的手机管理规则与《物权法》不符,属于学校的滥用职权,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实际上,被学校用重锤击毁的手机之所有权是属于学生的,不属于学校。学校随意销毁手机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利。在学校,如果学生的私有财产轻易被剥夺、销毁,不但侵害学生的财产权利,还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众所周知,学校最根本的教学理念是为国家培养出人格健全、有能力与担当的人才。学校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对学生人格、心灵的塑造。很多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都以“为学生好”为理由,但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为学生好”?“为学生好”就可以选择任何手段吗?事实上,老师的每种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压抑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学生心理很有可能被学校的粗暴行为所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人格扭曲。擅自没收学生的手机,并在全校师生的面前加以销毁的形式,很容易使学生对学校产生极大的厌恶感。若是这种厌恶的负面情绪在学生心中长久挥之不去,很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以及可能让学生将暴力视为解决问题的最优途径。这不但伤害了学生,更有甚者还会对社会造成威胁。总之,高压式、暴力式管理不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有问题,反而可能产生新的问题。校规校纪不但需要良好的出发点,也需要良好的执行手段。

一名合格学生的塑造,离不开学校的关爱。学校与学生之间应当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学校与老师在教育教学时,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任何教育都是以培养学生为中心为目的,制定校纪校规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其合理性与可行性。若是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情感,拒绝与学生沟通,就会让学生与学校之间产生隔阂,最终使得双方互相尊重的关系被打破。

当然,学生必须明确自己在学生时代的目标,学会理解学校与老师的良苦用心,主动与校方和老师进行沟通,共同克服困难,不能以“敌对”的态度去看待那些试图帮助自己的人。学校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如果能够做到适当的沟通,学校就能够更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期望与诉求,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校规校纪。

(作者:梁一村,系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学生)

编辑:黄飞责任编辑:黄飞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