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民生
维护“舌尖安全” 向问题食品说“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高于婷)以次充好、“山寨”、傍名牌等问题是食品市场长久以来的顽疾,在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制作花样年年翻新,制假售假窝点越来越隐蔽,这些不合格商品流入市场后,给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问题食品就在身边

  问题食品,指的是“三无”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卫生不过关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假冒伪劣和仿知名品牌的“山寨食品”等假冒伪劣食品。

  医院周边往往设立着很多小商铺,方便人们探病时购买营养礼品。记者走访时看到,在西峰城区的各大医院周边,为吸引顾客,小商铺门外一般都摞放着五颜六色的礼品盒,大都是牛奶、八宝粥、杏仁露等适合探病的食品。而在这些商品中,混杂着不少“山寨”礼品和不合格商品,外包装相似,价格相差很大。比如人们熟知的牛奶品牌“特仑苏”“金典”,其旁边放置着“特浓苏”“特伦苏”,或是“特伦经典”“经典”,外包装的配色和设计几乎没有差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山寨牛奶外包装标注的并不是牛奶,而是风味饮料,其中也不含任何奶成分。还有与江中猴姑饼干雷同的“猴头菇饼干”“猴菇饼干”,其品牌和食品所含成分都有所差别。

  随后,记者也在学校附近进行了走访。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集合着文具、玩具、零食、饮料等多种商品,零食包括膨化食品、辣条、果脯、豆类食物、糖果等等,并且以小包装居多,价格低廉,大都不超过1元。记者观察发现,其中一些食品的标签信息并不完整,有的仅仅只有名称,有的缺少厂家信息;部分商品的外包装不严实,存在漏气、漏油的情况;还有一些食品的颜色过于鲜艳。

  不合格食品和“山寨”食品在城市里“见缝插针”,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更是这类食品的重灾区。城乡接合部周边小作坊、食杂店分布多而散乱,生产环境差;农村地区的小卖铺算是周边居民的“百货商店”,但其中的正品却很少见,被大量山寨假冒伪劣的糖果、方便面、饮料等食品所充斥,甚至存在过期食品。

  维权意识亟须强化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虽然是假冒伪劣食品,但却备受部分消费者青睐,很有“市场”。

  农村地区由于消费水平低,信息相对闭塞,很多人对食品品牌没有深入的认识,所以在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时,也不会意识到自己买到了假货,更不用说与正品食品对比辨别了;城市里消费者虽然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是在商家的“混淆视听”下,稍有不慎就会中招。还有,年纪较小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会观察食品标签,很容易被花哨的外包装和诱人味道吸引。

  市民刘静说:“一些‘山寨’食品跟正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常常是买到手后才发现口感不对劲,标识也是错的。买到就自认倒霉了,几元、十几元钱,就不愿意再去投诉折腾了。”采访中,不少市民都有着与刘静同样的想法,购买到“山寨”伪劣食品时就一扔了事,维权意识比较淡薄。

  记者从庆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部分地区偏远且小作坊、小商铺地点隐蔽,消费者对食品品牌知晓率低、辨别能力弱、维权意识不强,这给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让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

  “消费者必须要强化维权意识,不管是花多少钱购买食品,只要是假冒伪劣的,都应当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这样才能够及时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确保食品市场的安全有序,否则不法商家就会借助这一空白,售出更多的假冒伪劣食品,危害他人生命健康。”食品流通监管科负责人说。

  多措并举护航“舌尖安全”

  前不久,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意见》,重点打击农村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五毛”食品专项整治,切实保障广大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出完善农村食品配送模式,建立“基地+批发市场——集中配送企业——农村销售点”的全程可追溯供销体系,规范农村食品供应主渠道,提升食品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

  根据该《意见》,3月23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实际,制定整治方案。从3月25日起至6月25日,在全市范围内以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以及学校、医院、车站、景点周边食品市场、批发市场、小销售点、仓储集散地等为重点区域,集中开展打击侵权假冒、酒类和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的整治行动,全面清查和严厉打击销售“三无”和假冒伪劣食品。

  记者了解到,此次专项检查以制假售假、以次充好、“山寨食品”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清查食品销售经营户,掌控“五毛食品”销售商分布情况,对不能溯源的“五毛食品”,一律责令经营者下架停售或者停业整顿;以国产中高档白酒、进口酒为重点品种,以酒类批发经营户、商场超市、酒类专卖店等为重点场所,严厉打击掺杂掺假、以假充真;全面排查整治食品标签标识隐患和问题,集中整治和规范委托加工食品和分装食品标签标识错误、标注名称不规范、配料表标识不完整、夸大营养成分等问题;加强对网络交易食品的质量抽检工作,严查利用网络销售问题食品行为,并以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为切入点,坚决追根溯源。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