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庆阳老区光荣的革命历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是一块遍布老一辈革命家足迹的光荣土地,是一片洒满革命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

1、庆阳老区是党在甘肃的早期活动最有影响的地方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陇东地区就有了党领导的革命活动。甘肃早期革命运动的播火者王孝锡,出生于宁县太昌镇,他1925年开始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和胡廷珍、保至善、马凌山等中共党员共同创建了中共兰州特别支部,任组织委员。同年4月,他发起成立了兰州青年社,任社长,传播党的主张。同年秋奉党的指示回到家乡宁县太昌镇,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彬宁支部。1928年5月,组建了中共太昌临时区委,统一领导彬县、旬邑、长武、宁县等边界的党的斗争,组织武装起义,发动煤矿暴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极大恐慌,视为“西北共产党的头子”, 11月在宁县家中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坚持斗争,12月30日被敌人杀害于兰州,是年25岁。他在敌人抓捕时从容题诗:“慷慨歌太平,从容作楚囚。暴刀逞一快,何惜少年头”,至今读来令人壮怀激烈、嘘唏难禁。

2、庆阳老区是党在甘肃的武装力量建立最早的地方,是西北红军的摇篮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根据中央指示,从1927年到1928年,在陕甘地区先后组织了清涧、渭华、旬邑等大小70多次武装起义和暴动,但都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而失败。1929年秋,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谢子长等一批共产党员打入西北国民党地方部队挂名建军,从事兵运工作,建立为我党所绝对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的“兵运”工作实践中,刘志丹、谢子长认识到,搞武装斗争不直接掌握军队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走独立自主发展革命武装的道路。1930年10月,刘志丹策划实施了“太白起义”,将陇东民团谭世麟部第二十四营缴械,拉起了100余人的革命队伍。“太白起义”是我党在甘肃的革命武装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1931年9月,刘志丹在合水县倒水湾对赵连璧、同守孝、贾生财等三支农民武装进行整编,成立了陕甘第一支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刘志丹任总指挥,下辖三个大队。1931年10月下旬,杨仲远、阎红彦率领的晋西游击队和杨琪、师储杰的商贩保运队共计300多人,在林锦庙与南梁游击队胜利会师,三支革命武装力量共达1000余人,在南梁山区汇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1932年1月,南梁游击队开赴正宁县月明乡柴桥子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2月12日,又在正宁县三嘉塬细咀子锦章村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1932年12月,陕甘游击队根据陕西省委的指示,开赴宜君县转角镇,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1933年6月,执行左倾路线的红军领导人强令红二团300多名官兵南下渭华地区建立新根据地,结果遭到数十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全军几近覆没。8月中旬,习仲勋和秦武山主持召开陈家坡会议,决定坚持并扩大陕甘边根据地,恢复红军主力,成立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指挥主力红军和各路游击队就地坚持斗争。陈家坡会议是西北革命在遭受重大危机的紧要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统一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为陕甘边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在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恢复红二十六军,组建四十二师,开辟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包家寨会议正确制定了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方针政策。从此,陕甘边区的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庆阳老区是西北第一个正式的红色革命政权----南梁政府的诞生地,是陕甘边根据地的发源地和重要区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经历了以寺村塬、照金和南梁为活动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

1932年3月中旬,陕甘游击队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确定的游击战争纲领,以正宁县寺村原为中心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4月上旬,陕甘游击队在寺村原新庄子召开农民代表大会,选举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亦称“寺村原革命委员会”),并组建赤卫军总指挥部。同年8月,寺村原根据地因左倾错误的干扰而丧失。

1932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根据陕甘边游击战争迅速发展的形势,同意中共陕西省委提出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的请求。6月1日,中共陕西省委作出《关于创造陕甘边新苏区与游击队工作的决议》,实施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新的红军和陕甘边根据地三大任务。按照省委的指示,红二十六军在陕甘边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以薛家寨为中心的照金革命根据地。1933年3月8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在陕西照金兔儿梁成立,金理科任书记,习仲勋任军委书记。4月5日,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周冬至任主席,习仲勋任副主席兼党团书记,并相继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10月中旬,国民党调重兵对照金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薛家寨失守,照金革命根据地失陷。

根据包家寨会议精神,1933年11月中旬,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红四十二师党委派张策、习仲勋等到南梁地区开展群众工作,实行土地革命。1934年2月25日,四十二师党委在南梁小河沟四合台村召开群众大会,再次选举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5月28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决定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7月下旬,陕甘边特委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权建设、扩大与巩固红军、普遍开展游击活动、深入进行土地革命的任务。

1934年11月4日至6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南梁荔园堡主持召开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和陕甘边区赤卫军总指挥部。习仲勋任政府主席,刘志丹任军委主席。并在华池、赤安、庆北、新宁、新正、安塞等陕甘边区十八个县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

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形成后,在中共陕甘边特委的领导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十大政策”,实行土地革命,开设集市、发行货币、建立列宁小学、成立红军干部学校,开展统一战线等工作,进行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根据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1935年2月5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陕北特委在陕西赤源县周家硷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和指挥陕甘边、陕北两个苏区的党、政、军组织。在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的统一指挥下,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军民奋战五个多月,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解放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6座县城,将陕甘边、陕北两块苏区连成一片,形成陕甘革命根据地,其游击区包括陕甘两省的30个县,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庆阳老区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红军三大主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遭到失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寻求新的发展,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开始战略撤退和转移。1935年8月30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镇原县境内。红二十五军在庆阳境内行军共10天,途经镇原、西峰、庆城、合水、华池5县(区)的16个乡镇,行程约230公里。沿途发生大小战斗4次。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与陕甘红军会师后,接连取得了崂山、榆林桥战役的胜利,并继续南下,牵制国民党军队,为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做出了卓越贡献,被毛泽东誉为“中央红军之向导”。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曾七次改变落脚点。9月20日,中央红军到达甘肃省的哈达铺进行休整。在这里,党中央获悉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存在的消息,遂作出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为长征落脚点的战略决策,并将中央红军改组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红一方面军于10月9日到达镇原县武沟乡孟庄村。陕甘支队在庆阳境内行军、作战共8天,途经镇原、环县、华池3县的20多个乡镇,行程约260公里。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后与红十五军团会师,恢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胜利结束了长征。

陕甘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大作用,使党中央和长征红军有了落脚之地,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保存了革命力量,为日后中共中央将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红军开始改编,并开赴抗日前线。当时红一军团驻扎正宁、宁县一带,红十五军团驻防驿马关等处,由红军四、九、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二军组成浩大的援西军进驻镇原,红军教导师和陕甘宁省独立一、二、三、四团,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分驻庆阳各县。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驻守在庆阳的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援西军的二十八军、三十二军编入一二0师,四军、三十一军和陕甘宁独立师一、二、三、四团编入一二九师,相继开赴抗日前线。庆阳老区作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军事战略基地,完成了八路军出征前的思想动员、军事训练、兵员补充、粮草及武器弹药准备等重要工作,保障了红军抗日的顺利出征。庆阳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部队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地。

5、庆阳老区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验基地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经过西征、东征战役,开辟了纵横400公里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7年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战的总后方,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进行根据地建设。当时,陕甘宁边区政治之民主、文化之先进、司法之廉洁,是前所未有的,也为各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当时庆阳老区是敌后抗战的重要基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建设方面,为建设陕甘宁边区模范抗日根据地发挥了示范、先导作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许多政令,实际上是庆阳老区经验的条理化和理论化。特别在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方面,陇东老区是陕甘宁边区民主制度的实验区域。1937年8月,庆阳进行了第一次民主普选活动,成为陕甘宁边区最早实行民主制度的区域之一。1940年3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主张,陇东、绥德两个分区是陕甘宁边区首先进行试点工作的区域。1941年春和1945年10月,陇东分区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民主普选活动,从而使“三三制”原则得到了自下而上的普遍执行。之后,中国共产党将民主政权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三三制”原则向全国各个抗日根据地推广,使边区成为当时全国政治上最先进的地区。时至今日,“三三制”建政原则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6、庆阳老区是维护和巩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前哨

抗战时期,庆阳与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唇齿相依,如果说陕甘宁边区的安危关乎抗战的胜利、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那么陇东则处于保护抗战大后方的前线。这里虽东临天堑黄河,北接广袤沙漠,但西有宁青二马(马鸿逵、马步芳)虎视耽耽,南有胡宗南重兵压境,一直是同胡马直接较量、保卫边区和党中央安全的重要防线。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接连制造摩擦事件。当时八路军三八五旅及七七○团留守陇东,分驻在庆阳、镇原、宁县、合水等县,一边保卫边区以及党中央的安全,一边维持地方治安。国民党顽固派为了达到取消陕甘宁边区的目的,从1938年12月至1939年10月间,在陕甘宁边区周围不断制造摩擦事件,并于1939年4月和12月分别挑起全国闻名的第一和第二次陇东摩擦事件。陇东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和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为了顾全大局,维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时通电全国,并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停止冲突、以谈判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全国各界的强烈谴责和陇东军民“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下,国民党当局只得同意谈判,才使事件得以平息。之后,庆阳、镇原、合水3县建立了民主政权,并于1940年春正式成立了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结束了陇东地区国共两党政权同时并存的局面。陇东反摩擦斗争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维护和巩固了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

7、庆阳老区是抗战新文化新思想运动蓬勃发展的模范区

抗战时期,庆阳老区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充分发挥了服务抗战的独特作用。

一是抗战文化奇葩在陇东竞相绽放。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革命的统一战线,陕甘宁边区陆续创办了大量的中、小学校并开展社会教育,以提高根据地人民的文化素质。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庆城县创建了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的陇东中学,这是我党在陇东根据地创立的第一所完全新型的中等学校,边区政府任命陇东特委书记马文瑞兼任校长,当时学校开办有师范班、中学班、预备班以及后来的文字训练班、妇女训练班、地方干部训练班等。陇东中学办学8年,共培养毕业生523人,大多数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不少成为党政军的高级干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3年至1946年,中央军委先后在庆阳的合水和华池组建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抗大七分校在校长彭绍辉的带领下,携带镢头、枪杆、笔杆“三件宝”,在开展大生产的同时坚持学习和训练,为边区和全党全军培养了无数的革命英才。创办了《救亡报》(后改为毛泽东题写报头的《陇东报》)、《民众先锋报》等报刊,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陇东报》是陕甘宁边区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地方党委机关报之一。在新秧歌运动中,涌现出了环县农民诗人孙万福、新正县农民歌手汪庭有、宁县湘乐社火头刘志仁等一批优秀的民间文艺大师,产生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等唱红全国的三首民歌。一批专业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名人荟萃陇东,高原、柳青、柯蓝、艾青、贺敬之、张寒晖等深入陇东农村,挖掘素材,创作的短篇小说《乌鸦告状》《刘巧儿团圆》和报告文学《我们的英雄何万祥》等,都是载入文学史册的优秀作品。这些文化奇葩,在鼓舞军民团结,激发抗日救国热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新型司法、婚姻制度在庆阳结出硕果。1943年,陇东专员公署专员、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审理华池县“封芝琴(“刘巧儿”原型)婚姻案”、环县“苏发云兄弟杀人案”等典型案件,逐渐形成独特、科学的审判方法,党中央、毛泽东把它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司法机关及其审判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受到国民党统治区司法学家的赞扬。马锡五审判方式不仅作为民事诉讼,而且作为整个陕甘宁边区司法工作的原则在全国解放区推广,为解放区的法制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至今仍对人民司法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新型婚姻制度也在庆阳孕育成长。这里产生了全国争取婚姻自主的楷模——华池县温台乡的封芝琴。她反对买卖包办婚姻,主张男女平等、自由恋爱,为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诞生提供了实践基础。建国后,她的事迹被拍成家喻户晓的电影《刘巧儿》,影响了新中国几代妇女的婚姻观念,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三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庆阳独树一帜。早在南梁苏维埃政府时期,刘志丹、习仲勋等各级党政干部就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老刘”、“仲勋”,每个农户家都是他们革命的落脚点。1943年春,陇东地委书记马文瑞、陇东分区专员马锡五、三八五旅旅长王维舟、华池县县长李培福被树立为陕甘宁边区模范干部赴延安受奖,毛泽东为他们分别题词“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离不开群众”、“忠心耿耿,为党为国”、“面向群众”,给予了高度赞扬。在庆阳至今还流传着“王善人”、“马青天”的感人故事,对全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创建新型的干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庆阳老区是解放大西北的战略物资重要保障基地

庆阳老区从抗战初期就成为一块可靠、稳固的大后方。1939年后,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庆阳人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全民抗战”的号召,从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全力支援抗日前线,踊跃交纳救国公粮,帮助部队运输给养,捐钱捐物慰劳将士,自愿报名参军参战,安置优待移民难民,尽其所能支援抗战。为了粉碎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陇东解放区军民响应毛泽东“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纷纷组织变工队、互助组,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涌现出了张振财、张清益、孙万福等百余名劳动英雄,华池县、环县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县。八路军三八五旅在荒芜人烟的豹子川、大凤川一带屯垦3.4万亩,修建营房490多间,筑路50多公里,开办卷烟厂、酿酒厂、毛纺厂等10多种工副业生产,成绩卓著,与陕北的南泥湾齐名。抗大七分校在东华池豹子川、平定川开荒6万多亩,产粮160多万公斤。占陕甘宁边区总面积不到三分之一、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庆阳老区,是当时闻名边区的“陇东粮仓”。据记载,仅1939年,环县送交的救国公粮达20多万公斤。1941年,华池县七天征粮15万公斤。1941年、1942年两年,镇原送交公粮多达282万公斤。

解放战争时期,庆阳老区人民响应“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号召,开展了战勤服务、供给粮草、抬运担架、抢救伤员、输送弹药、侦察敌情、动员兵源、除奸反特、巩固后方、瓦解敌伪等工作,有力地支援了西北野战军主力作战。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时期,庆阳老区共有1.5万人赴前参战,有近10万人次的群众随军支前。1949年,全区共组织长期担架1620副,队员8100人;短期担架1110副,队员5550人。庆阳人民赶着毛驴、推着独轮车,驮着小麦玉米随西野转战几千里,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

据不完全统计,革命战争年代,庆阳老区人民共筹集军粮5.1亿公斤,其中解放战争时期筹集军粮3亿多公斤,占到当时解放区群众所产粮食的四分之一。从土地革命到全国解放,庆阳有3.4万多人参军,先后有4140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列入《甘肃省革命烈士英名录》的有1470人。华池县在解放战争三年间,为人民军队送去3360名战士,相当于抗战后期全县人口的10%。4万人的小县供养着3个分区、10多个县的机关干部、家属,以及不时过往的野战军、地方部队和游击队。这一时期,部队、干部在华池群众家里吃饭留下的条据,解放后花了3年多时间才清理登记完毕,那些破旧的碎纸片合起来有几十公斤重。

 

信息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