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民生
得了“小馅饼” 掉进“大陷阱”——大学生“网贷”消费调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陇东学院校园一角的墙壁上充斥着网贷小广告

  庆阳网讯(记者 焦敏龙)一张身份证、一个手机号码,通过网络金融平台填写个人信息,无须进行个人征信审核和收入评估,就能快速获得一笔贷款。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专门针对大学生贷款消费的贷款平台和分期付款平台应运而生,五花八门的网贷产品手续简便,即贷即花,大受学生群体的追捧。其中,一些不法分子乘势而上,以快速放贷、手续简易为噱头,坑骗消费者,致使一些大学生身陷高息高利的困境,甚至背负巨债无法自拔。

  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借贷纠纷问题,背后实则暴露出非法高利贷、暴力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也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存在理财意识淡薄,盲目追求超前消费、高消费的问题。

  狂轰滥炸的催款电话

  如果不是因为最近常常接到暴力催款电话,今年54岁的秦先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平时表现良好的儿子小明(化名)竟然会去借“高利贷”。

  从6月25日开始接到第一通催款电话算起,秦先生每天平均能接到四五次,这些来电毫无时间规律,有时是清晨,有时则是深夜,号码归属地显示来自全国多地。不仅来电频率高,而且每次接通后,对方先是声称“小明欠了5万元”,接着便是一番辱骂和恐吓。

  最初,秦先生以为这或许是个人信息泄露引来的“恶作剧”,并未放在心上,索性将外地陌生号码来电全部拒接了。直到6月30日,这些催款电话又陆续拨到了单位领导的办公室座机和十几位亲戚的手机上,大家纷纷询问秦先生“你家小明怎么了”,这让他非常难堪和生气。为了弄清楚这些催款电话究竟怎么回事,他联系了远在上海上大学的小明,询问后才得知儿子“闯了祸”。

  原本,秦先生一直都是按月给小明的银行卡里转1800元生活费,他想着这些钱足够在校的伙食费、电话费等日常开销了。可是从大二开始,小明渐渐沉迷于上网打游戏,每月生活费的三分之一都用于网吧上网和购买“游戏装备”。于是,今年3月,小明冒险通过手机APP贷款平台借了8000元,购买了一台高配置电脑,抱着“肯定能还清”的信心,办理了12个月分期付款。本以为能尽快还上这笔钱的小明,因为各种花销支出不断,再加上五一和端午小长假的旅游消费,越来越没有能力偿还。

  对于这些催款电话,小明感到很无助,既不敢跟父母说实话要钱,也不能让同学们知道,甚至多次在催款电话里哀求对方宽限还款时间,可对方一直不依不饶。他曾计划换个手机号,或许借款平台就找不到自己了;还上网查阅了一些法律文件,认为“这些是非法借贷,或许自己扛一扛躲过去就不用还了”。对于疯涨的贷款利息,他害怕“事情闹大”被学校和家人知道,始终没敢报警。

  7月3日,小明怎么也没想到,贷款平台居然掌握了自己的手机通讯录,不仅女朋友和舍友接二连三地接到催款电话、虚拟律师函、“法院传票”和“公安通缉令”,就连平时很少联系的高中同学也接到电话知道了自己“借高利贷”的事。走投无路之下,他决定暑假留在上海,找一份送外卖的兼职赚钱还债。

  “这是我犯的错,我自己承担责任,打工赚钱还债。”眼看着5万元的高利贷“利滚利”越来越多,并不富裕的秦先生两口子又急又气,不得不拿出定期存折,取了存款帮儿子还清了这笔债。

  说起被网贷平台的催款经历,陇东学院大二学生小新(化名)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因为网贷6000元逾期一周,一天之内被催款电话呼叫了数十次。“打电话都是轻的,如果接了电话还不还钱,马上就会被短信、邮件‘轰炸’,甚至会有人来宿舍上门收账。”小新说。

微信小程序上名目繁多的“网贷”平台

  超前消费害己又坑人

  记者在网上搜索“校园‘网贷’”和“大学生贷款”两个关键词,屏幕上即刻跳出各式各样的平台名称,有宣传标语显示:“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借款,1分钟申请1小时到账”;有的平台推出可提供2万元及以上的借款金额,用户可选择12至48个月的分期期限;还有的平台推出取现业务,用途涵盖旅游、吃饭等多种类型,输入个人信息后,取现钱款就可秒到绑定的银行卡账户……

  “钱来得很容易,网上那些借贷平台一般都有二维码,扫一扫就能下载APP,输入身份证号码、家庭成员手机号、学校信息,不到一个小时钱就到账了。”陇东学院大三学生小亮(化名)告诉记者,今年初,他通过“网贷”分期付款购买了一部4000多元的手机,最终利滚利、息滚息,实际支付的总金额比最初借款金额增加了20%。

  对于大学生参与“网贷”这一现象,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辛昊林并不陌生。据他介绍,目前,正规银行贷款审查严、借贷额度小、所需手续多,大学生通过这个渠道借贷的难度较大。而许多网络借贷平台打着“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的旗号,吸引学生,大多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的问题。

  辛昊林告诉记者,在他掌握的学生参与“网贷”案例中,就有一名男生花钱毫无节制,每月用于外卖订餐、滴滴打车、网购的费用高达三四千元,每月初花完家人给的生活费后,月中到月底便在网上金融平台借款消费,以致欠下数万元,短短几个月后“滚雪球”式的高息使他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靠多个网贷平台“倒账”还款。

  辛昊林指出,其实,按照学校现行的物价消费水平,每个大学生每月千元左右的生活费完全够用。即便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也都有摸底备案登记,这类学生可获得困难资助金。反倒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容易出现攀比心理,喜欢追求物质享受,参与“网贷”后经常落入高利贷“枷锁”。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底调查,辛昊林还发现,参与校园“网贷”者,男生多于女生,贷款主要用于手机、电脑等高端电子产品,服装化妆品,旅游和谈恋爱的餐饮娱乐等消费。“相比前些年学生贷款还只是贫困家庭的选择,如今流行的‘超前消费’价值观使本就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提早开始了借钱消费的生活。”他说。

  今年以来,围绕大学生参与“网贷”这一问题,不少高校都曾多次邀请银监、金融部门工作人员走进校园,面向学生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宣传教育活动。但是由于“网贷”操作便利,校方基本都是在收到关于涉事学生的催款电话或短信后,才得知事情已经发生,而这些纠纷欠款基本上都是由学生父母及家人被迫承担。

  联手整治非法“网贷”

  大学生超前的消费观念和创业需求、互联网贷款申请的便利,使校园“网贷”快速发展,滥发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现象,严重侵犯着学生的合法权益。

  近日,记者从市银监局了解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即属于高利贷,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而在校园“网贷”中,“数月内本息翻番”的借贷规则明显已经属于高利贷的情形。

  针对高发的“校园贷”经济纠纷事例,早在2016年4月,教育部和银监会就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实时预警、应对处置机制。通知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联合银监局等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各方要及时提醒风险,及时预警。

  尽管学校三令五申,学生们也时常“谈贷色变”,但还是容易陷入由校园“网贷”演变而生的各种“套路贷”中。对此,2017年5月,为整治校园“网贷”乱象,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杜绝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培训、求职、职业指导等名义,捆绑推荐信贷服务。

  时隔4个月,教育部还再次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一段时间以来,被叫停的校园“网贷”平台逐渐沉寂,但记者调查了解到,仍有大学生通过网站、手机APP等借款平台,上当受骗借款后背负巨额债务。

  市公安局宣传科负责人指出,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促使一些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贷款平台,甚至不惜高息借款。许多校园“网贷”经济纠纷背后其实涉及恶势力犯罪、团伙犯罪,且极大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前途,也给正常的校园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校园网贷当中存在的风险和陷阱,一方面,校方应与时俱进,多为大学生提供金融常识教育,提升学生的金融知识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学生的防骗能力,在培养“财商”中提升学生的理财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另一方面,目前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但对于非法校园“网贷”,金融机构必须加强行业监管,严格审批手续,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供应商的准入门槛进行严格限定,对服务对象进行详细明确,督促行业自律,严格防范大学生金融借贷风险。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