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路上奔小康
——庆阳市卫生与健康工作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涂文奎 通讯员 王立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
庆阳市始终把保障群众健康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狠抓健康扶贫,深化综合医改,强化公共卫生,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改攻坚破解看病难
庆阳市把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作为目标,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庆阳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从3000元降至2000元,起付线以上的部分作为补偿基数,分段按72%至90%不等比例报销;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自负合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负合规费用年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由民政部门通过医疗救助全部解决。
截至目前,全市共为41730名贫困人口报销医疗费用1584.51万元,实际报销比例达到74.26%;共有3307名贫困人口享受报销起付线从5000元降至3000元的优惠政策,增加报销金额262.11万元;全市共实施医疗救助4171人,发放救助资金2304.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0元以上部分兜底救助829人,发放救助资金264.5万元;对2018年的重点救助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资助,共资助困难群众80.79万人,资助资金2307.82万元。
庆阳市组建2253人的入户调查员队伍和244人的县乡督导员队伍,对全市21.4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57户农村兜底保障户、2268名持证残疾人员患病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抽调市级专家171名、县级专家566名,协同3916名乡村医务人员,组建“一对一”帮扶团队1233个,由乡、村人员负责入户,市、县专家负责提供技术指导,通过建立健康帮扶微信群,建立健康管理台账,制定“一人一策”健康帮扶措施,做到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至目前,全市已签约中级服务包42159人、初级服务包169008人,组织大病集中救治5649人、累计救治7894人次。
深化改革提水平
庆阳市将分散在人社、卫计、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涉及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基金重点保障领域的相关管办职责进行了整合,组建了庆阳市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初步解决了多部门管理协调难、衔接难的问题,实现了“三保合一”。目前,全市健保机构组建已全部完成并顺利启动运行,实现了“三保”机构整合和城乡居民“两保”制度整合,奠定了“三医联动”的坚实基础,全民医保体系更加健全,看病就医安全网更加牢固。
在编制管理上,变“编制总规模”为“基本编制+人员控制数”两部分构成,实行“机构编制部门管总量、管标准、管监督,主管部门管统筹、管审核、管调整,公立医院自主用编、自主设置、自主管理”的编制管理模式,目前,已为公立医院下达了第一批人员控制数329名。
在人事管理上,推行人社部门管总量、卫计部门管计划、用人单位管招聘的人事制度改革,全面下放了公立医院的选人用人自主权、岗位设置权和职称聘任权,实现了公立医院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束缚医疗卫生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了有效破除。2018年3月,市、县等7家公立医院赴兰自主招录引进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41名。
庆阳市在各级医疗机构全面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限制使用非基本药物,除中药饮片外,其它所有药品和耗材全部实行网上集中采购。在2010年基层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基础上,2015年,市人民医院等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品全部实现零差率销售。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6年让利群众5.97亿元。
让群众共享医改阳光
在新一轮医改中,庆阳市迅速行动、创新而为,新农合参保率从2012年的97.6%提高到2017年的98.9%,人均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7年的450元,5年累计为群众补偿医药费46亿元,报销比例比2012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医保杠杆撬动分级诊疗”作为全国35条医改典型经验被推介,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被国务院通报表扬。
庆阳市推行“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服务模式,实行临床诊疗与公共卫生整体化服务、基本公共卫生包户制度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为每名患者全面提供临床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服务对象进行跟踪随访。根据疾病模式变化和居民健康需求,不断拓展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的服务项目和范围,对疾病谱排序靠前、群众看病负担较重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尿毒症等大病认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干预方法。
庆阳市还全面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免费婚检和妇女两癌普查项目,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了全覆盖,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