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宁县早胜塬苹果的“四次突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安志鹏

    宁县早胜塬是庆阳境内第二大塬,包括早胜、平子、良平、米桥、中村等乡镇。这里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蓄水能力强,土壤富含钾、钙、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具备生产优质苹果的各项指标。

    然而,在这样一个非常适合苹果生长的地方,苹果产业的发展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从自由发展到政府强推再到企业运作,从群众“自给自足”到“明栽暗毁”再到变身股东,苹果产业在早胜塬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历经“四次突围”。

    一

    20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后,宁县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苹果作为一个不算产业的产业,开始走进寻常农户家。

    “那时候的苹果以国光、秦冠为主,主要供家里人吃,顶多就是换点粮食。”宁县果业局局长范红年说,当时整个早胜塬种苹果的家庭最多1000户,每户不超过2亩。

    良平镇赵家村党支部书记赵珍虎一家,是早胜塬第一批栽植苹果的群众。从1981年开始,赵珍虎的父亲连续多年到陕西长武、彬县等地赶麦场,每次回家都给孩子们带点早熟果子。后来,老人学着陕西人的样子,栽了5亩黄元帅苹果。

    苹果成熟后,赵珍虎和父亲用架子车拉着苹果挨村吆喝,换点粮食或零钱。“那时候没有商品果的概念,很多人只栽不管,果树长得跟扫帚一样,果品也很差。”赵珍虎说,果子大多和粮食交易,换给了自村人,几乎没有向外卖的想法。

    这种粗放式的自由发展,很快让早胜塬的“第一代”苹果走向了衰败。1990年前后,赵家村11家苹果栽植户仅剩下5家;到了2000年,村里最初栽植的果树已全部消失。

    据范红年和赵珍虎分析,这次苹果产业衰败有两大主因:一是认识不够,自给自足意识强烈,很多人压根儿没有把苹果作为产业来发展;二是管理粗糙,技术跟不上,很多人像种小麦一般务果子,果品低端,效益低微。

    二

    1993年前后,当地政府意识到苹果产业大有可为,开始推动发展,组织群众外出参观,统一投劳、统一投苗、统一栽植,早胜塬苹果栽植面积达到8万亩。

    但群众却并不买账,政府明栽、群众暗毁的现象屡见不鲜。“当时,囤里的粮食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殷实的‘硬指标’,加上种粮相对省事,大多数人选择‘朝天一把籽’,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苹果产业上。”早胜镇曹家村村民刘继荣回忆道。

    为了保护果树,政府还派人专门看护果园。即便如此,很多果树还是没能保留下来。“前季栽,后季拔,果树烧得熬了罐罐茶”一度成为当时的流行语。

    在政府的强推下,部分群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搞起了苹果产业,但经营方式却十分简单粗放——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与苹果套种,犁地时不注重保护果树根系,耱地时踏着树苗一起耱,长此以往,果树成长缓慢且质量极差。

    除了思想上的不重视之外,技术也是苹果产业发展的“硬伤”。“由于不会剪枝,春冬季要从陕西请专家,剪1亩就要100元,还得管饭供烟。”刘继荣说,果树的腐烂病也治不住,用高锰酸钾喷了,也用石硫合剂抹了,很多果树还是死了。

    留存下来的苹果,要么因乡村道路建设滞后导致价格受影响,要么因市场对接不上导致销路不畅、效益不佳。

    三

    “早胜塬适合栽苹果,能培育出优质果。”宁县县委、县政府坚信,苹果产业一定能在早胜塬发展起来。

    2006年,宁县在原先统一投劳、统一投苗、统一栽植的基础上,每亩地每年向群众补贴200元,连续补贴3年。

    尽管政府热火朝天,但群众依然不为所动。“乔化果园一般5年后挂果,与种粮相比,周期太长,见效太慢。”范红年告诉记者,2004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粮食价格一路走高,种小麦一亩地可收入500至600元,种玉米每亩地可收入700至800元,群众觉得苹果周期太长、前途未知,于是大都表面上响应政府号召,待拿到补贴,就拔苗填坑,继续种粮食。

    除了种粮,养殖也备受青睐,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很多群众通过家庭式、小规模养殖,一年收入几千到1万元。

    发展苹果产业的群众,好不容易迎来5年后果树挂果,却没能卖出理想的价钱。“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将果子低价卖给陕西客商或者直接用陕西苹果包装箱装我们的苹果。”范红年说。

    “跟种粮、搞养殖相比,苹果投入大不说,施肥、剪枝、疏花、套袋、采摘……一年四季都有活。”范红年介绍,早胜塬是商贸活跃的重要区域,群众自古就有做小生意的传统,加之务工潮兴起后,很多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大面积发展苹果产业的设想再次被搁置。

    2006年至2010年,宁县连续4年每年栽植苹果1万亩,可最后保留下来的,不到1万亩。

    四

    如何将发展苹果产业的思路和群众的需求有效对接起来?针对这个问题,宁县继续升级思路、改变理念。每年组织早胜塬的群众到苹果产业发展好的地方参观10次以上,每批1000人;组建专门的果树服务队,跟班技术指导;组织赛果会、赛园会,引导群众向苹果产业“进军”。同时,多次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苹果推介会,先后在广州、东莞、宁波等地设立苹果直营店7个,并与华润万家等果品营销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配套建设了苹果冷藏保鲜设施。此外,紧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全县水泥或沥青路通行政村率达到100%,为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

    2014年,宁县引进大型果汁企业海升集团,采用国际最先进的“三高五化”技术,在焦村镇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高科技、高定位、高效益和苗木良种化、栽培矮密化、管理机械化、肥水一体化、生产标准化的模式,解决了技术管理难题,解放了劳动力。

    “海升模式的现代矮化密植果树周期短,栽植当年开花,第二年结果,第三年亩产就可以达到1吨,每亩收入在1万元左右,较以前的品种,见效快,收益多。”范红年说。

    从2016年3月开始,早胜塬各乡镇组织陆续发展海升模式果园3万亩,主要以红富士和蜜脆为主,其中海升公司1.6万亩,其他企业、合作社和群众1.4万亩。今年,早胜塬各乡镇还借助庆阳市“331+”产业扶贫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鼓励群众通过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创新建成了现代股份制果园,让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入股分红“三路进财”,最大限度释放苹果产业红利。

    据了解,宁县现有入股海升模式果园的群众6000多户,其中早胜塬超过2000户。看到“钱景”后,在外经商、务工的早胜塬人纷纷返回家乡,跟随海升公司搞起了矮化密植果园。

    据统计,如今,早胜塬的苹果面积已经超过了11万亩,现有果品企业12家、果业合作社14家,苹果已逐渐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

编辑:张楠责任编辑:张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