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宁县
豆晖:帮扶村的“村里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 记者 李建强 通讯员 尚亚萍)金秋时节,记者来到中村镇邓家村万亩果园,只见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向人们诉说又一个丰收年景的到来,驻村第一副书记兼驻村工作队副队长豆晖正在果园里向群众现场讲解果树秋冬季管护措施。

  今年30岁的豆晖是宁县县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 2017年3月份被选派到邓家村担任第一副书记兼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到村任职后,看到村上基础设施差,群众没有致富门路,曾经在基层的工作经历让豆辉深知,只有发展产业才能为群众“打通”脱贫路。因此,从驻村第一天起,他便打定主意要为邓家村的产业发展干点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入户走访了解,豆辉和镇村领导商议决定把苹果、药材、瓜菜、苗林四个产业作为村里的抓到产业来全力扶持发展,说干就干,当年,邓家村采取招商栽果、企业栽果、农户栽果等方式,先后流转土地200多亩,建成了海升模式苹果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预计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今年68岁的王万春,老伴刘当巧2014年患青光眼、视网膜粘连,目前已失明,家里缺少产业门路。看到上了年龄的王万春以前有过养羊的经历,豆晖便动员王万春继续养殖本地母山羊2只,预计年内母山羊纯收入能达到2000多元,加上新购山羊奖补以及养殖技术培训,老王今年养羊能收入4000元。

  在豆晖的协调下,今年邓家村还发展起了60座蔬菜大棚,让50多户农民成为了菜农,现如今邓家村已发展起了红薯、甜瓜、西瓜、杏、核桃、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群众以前的农产品大都拉到集市上买,销售比较单一,今年村上建立了村淘店,村民可以把自己的农产品集中起来,然后村淘店进行统一销售,并让懂电脑的农户在家里开淘宝店,让农户坐在家里增加收入,拓宽农户的销售渠道。”豆辉说。

  如今,住上了新房子,吃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柏油路……这样的好日子,对曾经住在塬边咀梢的贫困农民而言,就如同做梦,然而,这一切却真实地发生了。

  今年,豆晖还自掏腰包,为未脱贫户曹建鹏赠送地膜20公斤,帮助联系购买能繁母猪3头、生猪16头,并动员其配偶冯亚丽到街上超市打工,同时照看两个孩子上学,做到了挣钱看娃两不误。贫困户赵红梅儿子闫金魁前几年与家里发生矛盾离家出走,豆晖通过多次联系沟通闫金魁,帮助母子解开了心里的疙瘩,恢复了往日的和睦关系,赵红梅也重树信心,在家发展起了养殖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赵红梅在村里逢人就夸:“豆晖就像她的另一个孩子”。

  驻村一年多来,豆辉把贫困户当父母长辈,当兄弟姐妹,现如今,豆晖早已与邓家村的群众打成一片,真正成为了 “村里人”。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