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镇原
传承涵育文明之花——记镇原县“乡贤文化”传承人焦宏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刘耀 通讯员 张文进)金秋时节,走进镇原县临泾镇祁焦村焦宏泽书法馆,阵阵墨香扑鼻而来,馆长焦宏泽正在讲解楷书练习,十几个小朋友和几个成年村民端坐案前,手持毛笔,根据老师的讲解认真练习着。

  像这样的义务培训,焦宏泽已坚持了两年多了。平常他主要开展书画交流和成人书法培训,寒暑假增开少儿培训班。现在焦宏泽书法馆已成为该村该镇的文化地标,围绕书法活动开展的一系列文化传承活动正稳步而有序地进行。

  年过花甲的焦宏泽是庆阳市文化馆退休干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师承于右任,得其风骨,自成面目,形成了遒劲古拙、雄宏博大的艺术风格。其书法作品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50多次,论文和书法作品散见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专业报刊。

  退休以后,焦宏泽把全部精力用在了于右任书法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上。他不辞辛劳,奔赴全国各地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在临泾镇祁焦村祖宅修建了于右任书法研究所和焦宏泽书法馆。管内建有百米书法长廊,镌刻本地历史名人书法作品碑石116块,内容以当地历史贤达轶事、焦氏家规家训为主,引导村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粹。

  祁焦村本是一片文化故土,历史上名人辈出,乡贤文化丰富。焦国理自幼好学,熟读经书,32岁中进士,民国时期重修镇原县志,其书法文化成就影响深远。还有焦澍生、后来者焦德洲和焦登洲从政从教,弘扬乡贤文化、书法文化,一直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尊重。

  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包括乡贤文化呈现出日渐式微的态势。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空心现象愈发凸显,农耕时代形成的抱团取暖、守望相助的观念,似乎不如过去那么浓烈了;耕读传家,也因有的农民失去土地,变得有些不合时宜。

  “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有责任把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好,特别是乡贤文化,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书法馆办成镇原县乡贤文化传承基地和书法文化培训交流中心,让这里成为凝聚乡村力量、移风易俗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平台。”焦宏泽说。

  今年暑假期间,焦宏泽停止了所有对外活动,重点进行少儿书法培训、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授课之余,他精心挑选《开国大典》《江姐》《小兵张嘎》等红色电影,组织村民和孩子们收看,教他们唱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热爱党、热爱祖国和孝亲敬老的种子。

  如今,焦宏泽平时除了奔赴外地开展书法交流培训外,大部分时间在自己的书法馆开展书法培训和传统文化教育。每当夜幕降临,附近村民就三三两两聚集到书法馆,或交流学习书法,或歌或舞。焦宏泽书法馆不仅是一个文化平台,更是一个文娱中心,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乡风文明在循序渐进中得以提升。

  目前,焦宏泽书法馆被庆阳市乡贤文化研究会确定为“乡贤文化传承基地”,已举办各类书法培训班多期,吸引外地“乡贤”“文人墨客”5000多人次前来进行书画和文化交流。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