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雅娟
《玫瑰与教育》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这本书共分四辑,每一辑都有自己的主题,记录的都是教育随笔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辑,窦桂梅老师通过真实案例和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教师品格的铸造及如何做人、学会生活、学会面对挫折,学会感恩等。
“把盛开的玫瑰移植到自己的园地来。”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窦桂梅老师做了引申,她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事,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育事业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努力做到黑玫瑰的稳妥,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温暖,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长出鲜艳的花朵。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
怎样才能做到?在窦桂梅老师看来,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即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专业尊严。
窦老师给了我们忠告:
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就要养豪气而不失霸气,扬正气而不是邪气。对待教育事业,对待自己的学生,不仅仅有爱,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感性做人、理性做事,这也许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和发展。
窦老师特地摘录了冰心先生的诗句,告诉我们:要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都感受到爱。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再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永葆激情是一种生活姿态,心中盛满阳光。境由心生,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你就在营造天堂。因此,面对教育系统让人不满的现象,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和压力,我们要从中寻找阳光,根系教育的土壤,理想滚烫于心,紧贴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长。
读书养气。教师的专业化道路,要求我们有底气、大气、灵气,既要有精神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涵养浩然之气。
一位教师,做到敬业、好学、善良、坦诚,加上性格和阅历的差异,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在学生眼里就成了一颗璀璨的钻石:有多个切面,随时光流转,次第展示。
合卷而思,我想《玫瑰与教育》传达给我的,不仅仅是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