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庆阳民间艺术的开拓、保护者——怀念靳之林教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者:曹焕荣

  晨起,拉开窗帘,白天白地,昨晚下了一场小雪。此时,靳之林先生的夫人靳文香的电话告诉了我一个白色的消息:靳之林教授12月9日在京病逝!看来天公也有心痛悼大师,素装含泪送英魂!

  靳之林是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本源文化学创始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美术学院“中国本源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荣获法国功勋与敬业最高委员会颁发的“为人类特殊贡献奖”金质十字勋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及中国文联颁发的“从事新中国艺术工作60周年”荣誉证书等。

  靳教授是我的良师益友,和我先后于西安、北京、西峰、正宁、延川等地十多次交往,五次来庆阳,两次到正宁。我去他家拜访过四次,我为他撰写发表了《热血》《正宁的香包研究开发》《香包,是高层文化的结晶》等六篇文章。他为发展庆阳以剪纸香包为代表的民间美术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早在1985年后季,靳教授就深入镇原、庆阳、环县等农村,拜访学习剪纸能手,扎根庆阳县马岭乡北庄和王光普一起编选审定了庆阳民间剪纸,筛选出100多幅,写下了序《陇东民俗剪纸》,高度评介推荐了庆阳民间剪纸,提出了著名的“不同于学院派和传统的中国民间本源艺术体系”这一论述,随后靳教授出版的《中国民间艺术造型体系》《中国的抓髻娃娃》《绵绵瓜瓞》《中国民间文化与中国本源哲学》《中国的生命之树》等,选用了庆阳众多民间艺人的剪纸香包图样,进一步系统地阐发了这一观点。

  1986年11月,庆阳地区举办首届民间艺术展览,时任中央美院教授、民间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的靳之林教授应邀指导展览。他每天一幅幅细察、端详、研究展品,看到正宁的展品更是赞不绝口。见此,我邀请他到正宁进一步考察,靳教授喜不自胜。到了正宁,他就钻进展室,详细记录、画图、拍照,后又深入山河镇等地考察。回到县文化馆后,他购买了很多香包和剪纸,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

  在靳老师鼓励支持下,我撰写了《活着的正宁香包原生态民俗文化》介绍,将展品带到招待所,让正在召开“三干会”的与会人员参观。后得到县上大力支持,成立了正宁民间工艺美术品公司,进行开发。我们带着产品多次上京,在北京饭店、白孔雀艺术世界、长城宾馆、北京民间艺术品公司、中央美院等处试销。

  在靳教授的大力推介下,1988年8月20至23日,法国法中友协执行局委员、艺术委员会主席让——皮埃尔·吉莱姆一行赴镇原、正宁、庆阳马岭等地考察庆阳民间艺术品。吉莱姆一行对正宁香包十分欣赏,买了不少产品并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靳教授又全力推荐陕北的王兰畔等6位农村妇女进入中央美院讲课。靳教授曾回忆说,“小脚老太太进入最高美术学府,这可是开天辟地的新鲜事。她们热忱地手把手教,同学们以极大兴趣日夜守在她们身旁,老人们的教学引发了同学们深入生活的热浪……”接着,中央美院成立了民间美术系,民间美术研究室,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

  1989年8月,靳教授深入陕西旬邑县考察了富有特色的72岁“剪花娘子”库淑兰剪纸。经过精心筹备,10月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旬邑县召开,我被邀请参会,靳教授因出国未能出席。会中通过参观学习,讨论,听与会者讲述,我对靳教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事迹令我深为感动,便写了文章《热血——记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教授靳之林》,发表于1990年2月25日《中国文化报》,这是我以文章首次介绍靳教授。

  2002年,庆阳举办香包民俗文化节,靳教授参加开幕式、座谈,接受记者采访、发表演说、提建议。回宾馆的路上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活化石’的环县皮影不要赶时髦,要在古老文化的说唱艺术中发扬光大;香包,要从‘活化石’变成活文化;香包节要办成文化节,让香包艺人充分发挥作用,少些表面文章,少些浮躁和洋气……”

  庆阳第二届香包节后,我们邀请靳教授又一次到正宁考察香包。靳教授专程前往山河镇董家庄看香包制作、材料、配线和展销,回到县城和香包户代表、文化工作者、分管领导进行了座谈。

  2017年白露前,为了编写《庆阳民俗文化访谈录》一书,我和市文化馆的同志赴京在靳教授的新家拜访了他。

  在靳教授家的旧址,我浮想联翩,舍不得离开。想到我在这楼上参观过他积累了整整一楼层研究用的香包、剪纸、摄影、录音、录像、面塑、泥塑、陶瓷、玩具、画稿,文物、照片、书籍及各种文字资料,想到我带着妻子在这里受到他热情地款待,他在这儿亲笔为正宁题写了“正宁香包香天下”,想到靳教授给我寄来资料、指导我完成了《正宁香包论》一书,想到他推介我参加了延川红枣文化节……

  来到靳教授的新家时,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一进门,87岁高龄的他动情地拉着我的手说:“老朋友又见面了!”一阵寒暄,进入采访。我紧挨靳教授坐着,聆听他讲庆阳香包、剪纸等。“希望你们继承保护好香包的文化基因,坚持文化香包的路子,过好端午节,办好香包民俗文化节。不要总是讲经济效益,更是要社会效益。”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考虑到靳教授要休息,我们提出告辞。临别忽然想到靳教授说他还有三本书的写作“任务”,我拉着他的手说:“靳老师,保重啊!”

  这次访问后,我写了《“庆阳是中华本源文化的源头”》刊于9月23日《陇东报》,旨在铭记靳教授对庆阳的关心,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现在庆阳剪纸和香包已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庆阳市已被评为“中国最具艺术魅力的城市”。这两天我正想打电话告诉靳教授此喜讯并问候他,不料竟传来噩耗……

  我呆呆地凝望着窗外,整个大地铺了层白纸,我只愿我的这些文字写在这张白纸上,用一腔思念点燃,让太阳慢慢地化掉,使靳教授能看到我衷心地祝愿:靳老师,一路走好!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