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用心沟通与交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通讯员 王小燕)“老师,老师!我这样画可以吗?”“老师,老师,看看我画得怎么样?……”容不得老师及时回应,一连串的迫不及待的发问。不用分辨声音,就知道是睿睿的举动。

    进入大班,绝大多数幼儿在活动中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论课内课外的活动,他们都能很快进入积极状态,参与到活动中来。睿睿在各项活动中,总体表现也是很好的,他聪明好动,在活动中表现积极,肯动脑筋思考问题,他的想法往往很独到。只要投入活动,他就会认真做自己的事情。在活动过程中,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突出特点,就是不断的问老师,看看他的作品怎么样,时不时让老师给他点参考,如果你告诉他,让他自己做主,他会不假思索的继续问:这样行吗?在短短的独立操作过程中,不管难度大小,不管他做的好不好,他都会有好多次的问题。从他的外在表象来看,我怀疑他是不是缺乏自信。我就问他:“跟别的小朋友比比,你觉得你做的怎么样?”他不好意思的笑笑,继而肯定的回答:“我觉得我做的很好啊!”我就接着引导他:“那你今天自己单独完成,不要让老师给你提意见、做参考怎么样?”他毫不犹豫的点点头。可在活动过程中,他还是情不自禁一遍又一遍地问,虽然每次都意识到了活动前的承诺,但还是声音轻轻地问了。

    从多次活动他这样的表现中,我才意识到,他是希望在整个活动中,老师时刻能关注到自己,而且希望每时每刻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许。虽然老师提倡孩子能多与老师交流,有问题能及时向老师反映。但我认为过多依赖老师,长期以往,孩子如果得不到老师及时地回答,得不到他想要的认可,可能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影响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影响活动的效果。孩子也会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缺乏自主意识。而且好多幼儿也会模仿他的举动,以为在活动中跟老师说话越多越好。

    针对这种现象,在孩子独立操作活动前,我有意识地强调:看谁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并能很好的完成活动任务。由于睿睿也很好强,老希望自己能比同伴做得更好,所以,在活动中,我尽量主动关注到他,但尽量不给他提示。并暗示他,自己独立完成的不错。还乘机公开表扬他,不在别人帮助下独立完成活动时的各种优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没意义的问题明显减少,当他的目光与我的微笑相遇时,他正要说话的举动会转变成思考过程了,确认需要问老师时,他才会问。少了无意义的提问,他也能更专心的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去,不会因为中途过多的停顿而影响到活动的效果了。活动结束,看着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他会迎着老师赞许的目光,露出自信、会心的微笑!

    从睿睿的转变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很好地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从幼儿的行为表现中,分析、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才能真正了解幼儿,才能对幼儿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引导,才能使每位幼儿能真正自由、健康、快乐的发展!

编辑:张楠责任编辑:张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