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元宵灯盏乐(逯富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元宵灯盏乐

逯富红

记得小时候,年还未过完,心里却已开始期待元宵节了。

我们那里,元宵之夜,有点灯盏的习俗。所谓灯盏,并不是照明工具,而是一种面制食品,形状大小和圆圆的墨水瓶相仿,只是中间是凹下去的,分为糜面和荞面两种。前者米黄色,面质较粗,只能保持简单的圆柱形;后者半紫半褐,面质细腻,所以心灵手巧者,往往会捏出很多花边,赏心悦目。

快到元宵节的时候,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着发面蒸灯盏。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家族里亡了亲人未过三年(俗称有“孝”) 的人家,是不能蒸灯盏的,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家到时就无灯可点,因为那天村里蒸了灯盏的人家,会给他们送上门去。送灯盏的差事,自然就落到我们这些孩子身上。

等母亲装好刚出锅热气直冒的灯盏,没听完她路上小心的叮嘱,我便挎上篮子,高高兴兴地出发了。送灯盏也很有讲究,数量上送单不送双,所以一般一家送五个或七个;收灯盏的人家也不会让送的人空手出门,临走之时,主家的婶子大娘不是在篮子里放一两个馒头油饼,就是在孩子的衣兜里塞上几块糖果饼干。

送完灯盏回家,我便和父亲开始准备自家晚上要点的灯盏。折来一些又端又直、不粗不细的胡麻秆,截成一样长短,缠上棉花浸入油碗当中泡一会儿,灯芯就算做好了。再把它们一个个插进灯盏,并在凹窝处灌上清油,就大功告成了。天刚一黑,父亲就把做好的灯盏放进大盘子里,一个个点着,灯芯上的焰火忽闪忽闪,仿佛置身烛光的海洋一般,妙不可言。随着不时发出的噼噼啪啪的爆裂声,不一会儿,屋子里已是轻烟缭绕、浓香弥漫。接着,父亲郑重其事地端着满满一盘子灯盏,先在院子中央祭天,再回屋在桌前祭祖。之后,我们把灯盏每人面前摆一个,再分别放遍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大门、院墙、粮仓、畜栏……到处烛焰闪闪、灯火通明。

对我来说,此时最期待的是 “偷灯盏”这件事。于是,趁家家户户灯盏正旺之际,我便蹦出家门,约上几个要好的伙伴去偷灯盏。说是偷灯盏,大家都知道这只不过是流传多年的传统而已。因此,各家各户的大门并不关死,甚至有些人家,还特意给我们留下可乘之机。所以,每到一家,我们总是长驱直入,把院子里的灯盏洗劫一空。直到闯进正屋,眼看仅剩下的几个灯盏也要遭殃,主人才会出面,笑着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这时我们才会逃之夭夭。

如此满村子地疯跑,不知不觉就闹腾到了大半夜。回到家,这才发现,自家院里也未能幸免,同样被弄得狼藉一片。我并不在意这些,只是兴冲冲地跑进屋,把自己的战利品掏出来,小山似的堆在桌上。每当这时,母亲总不免把我拉到一旁,边翻看衣襟边埋怨,原来当时光顾着疯,竟忘了有些灯盏里的油还未燃尽,以致衣服上沾满了污渍。

如今,老家的元宵节,蒸灯盏、送灯盏、点灯盏的传统依旧如故,但其中的浓郁味和热闹劲,和过去无法相提并论,至于偷灯盏的事,更是近乎绝迹。于是,每当想起儿时那开心有趣的场面,内心总会充满美好和喜悦。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