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正确监测血糖 避开四个“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原标题:正确监测血糖 避开四个“坑”

    如果患上糖尿病,坚持规范监测血糖是防止疾病进展恶化的重要技能。患者和家属都必须掌握这一技能。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沈洁教授说,临床上不少人对于监测血糖还有认识误区,比如没有按时按规律定期监测,只是偶尔随意地测。沈洁提醒,正确监测血糖有四大误区要避免。

    误区一:偶尔测一下血糖

    不少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每周或更长时间去医院测一次血糖,而且大多测的是空腹血糖,并以此判断血糖控制情况,自己调整药物剂量。其实,这种偶测血糖是不可靠的,且空腹血糖好也不能算达标。

    影响血糖的因素有很多,饮食、运动、情绪、睡眠及服药等多种因素,都可对血糖产生影响。仅根据一次空腹血糖测试结果来判断病情控制情况是很不可靠的。衡量血糖控制是否达标,需要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

    误区二:感觉良好就不监测

    有些患者经常凭自我感觉良好就不去定期检查、复诊。自我感觉好有两种可能,一是有可能血糖正好控制在正常水平,还有一种可能这种自我感觉是一种假象:即血糖水平稍高于正常,却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情况身体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可能细胞和血管已经受到了损伤。因此,自我感觉并不可靠,糖友不要有侥幸心理,一定要以血糖监测为准。

    误区三:不测糖化血红蛋白

    有的糖友觉得只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够了,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没用。实际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了近2~3个月内整体的血糖控制水平,代表了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而且有很多研究表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一个百分点就可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的金标准,是评价病情控制不能缺少的一环。

    误区四:只餐前测,餐后不测

    沈洁介绍,一些糖友经常是只靠测餐前血糖来判断血糖的控制情况,这也是不对的。

    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都存在餐后高血糖,它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更高。血糖越是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降低餐后高血糖对治疗的意义越大。因此,不能只测餐前血糖,不测餐后血糖。

    餐后高血糖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心血管危险、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老年糖尿病人认知功能损害及增加肿瘤风险。因此,更好控制餐后血糖,也应该成为选择胰岛素治疗方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面监测血糖要注意三方面

    沈洁说,全面的血糖监测应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动态血糖,空腹、餐后血糖反映瞬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动态血糖监测反映血糖波动和整体水平,只有将这三者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情况。

    一、瞬时血糖。

    最常选的监测时间是空腹、餐前(午餐和晚餐前)、餐后2小时和睡前,这类监测往往是患者在家里完成的,需要注意测量时间和测量频率。

    餐前血糖:在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包括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等)。

    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能达标的糖友,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者。

    睡前血糖:注射胰岛素糖友,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沈洁提醒,必要时还应监测夜间血糖。监测夜间血糖适用的情况是:胰岛素治疗已经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间低血糖者。

    另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应该监测血糖。

    总结来说,最常用的就是三餐前、三餐后与睡前这7个点。

    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如果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应该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为止。对于病情稳定的非胰岛素治疗患者(包括使用口服降糖药以及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推荐每周监测3天,每天2次,对于病情稳定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由于治疗方案不同,不可一概而论,最好请主管医生为自己制定一个科学的监测方案。

    对于自己在家测量的血糖值,患者最好详细地记录下来,建立自己的糖尿病管理日记,拿着日记就诊,便于医生掌握治疗情况。

    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除了上述的瞬时检测,还要重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这个指数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一次,达到控糖目标后每3~6个月测一次。

    三、动态血糖监测。

    通过连续自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24小时可获得288个血糖数据(每5分钟自动测一次血糖),可获得72小时血糖图谱(共864个血糖数据),可同时标记饮食、用药、运动等事件,为医生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提供全面的血糖信息。(周洁莹、游华玲)

编辑:张楠责任编辑:张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