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志存民心 霖洒故土 ——追记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党支部原书记李志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志霖(图片由西峰区委外宣办提供)

    庆阳网讯 (记者 何海峰 李卿  张昶昶)什社乡李岭村在西峰城区东边,从宽阔的西合二级公路拐进村子里,一幅山水田园般的新农村画卷就映入了人们的眼帘。

  从过去的“烂杆村”到如今的全市美丽乡村样板村,十几年间村子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村民们亲身参与、亲眼见证。“这是村支书李志霖的功劳。”近日,记者在李岭村采访,每每说起村里的发展变迁,村民们都会念念不忘老支书李志霖的名字,总会深情讲述李志霖在村子发展中的“功劳”。

李岭村资料图

李岭村资料图

  遗憾的是,村民们的念想,李志霖再也听不到、看不见了。2月25日清晨,西峰区什社乡副乡长、李岭村党支部原书记李志霖在上班途中发生车祸,不幸离世,享年57岁。

  是时,正值万物复苏、草木萌生的季节。李志霖在亲人和村民的泪雨中,带着无限的眷恋,和他奋斗了半生的故土融为了一体。

  然而,在李岭村村民眼里,李志霖并没有离开。村民走的路、住的房、吃的水,还有村里新建的学校……处处都留下了李志霖的身影。

李岭村资料图

  担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村民有需要,再困难我都要上”

  2003年之前,李岭村是什社乡有名的“烂杆村”。

  “当时,我们村部的会议室里,墙上能挂一块奖牌成了梦寐以求的梦想。太穷了,太落后了,想起来都有些脸红。”李岭村原村主任郑士新说,那些年,村里工作一直落在全乡最后,就连村学也是全乡倒数第一,乡上下派驻村干部,谁都不愿意到李岭村来。

  穷则思变。2003年,村党支部换届,推举一个“能人”,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成为大家新的希望。“当时,我和其他党员、村民首先想到的就是年轻有为的党员李志霖,当兵卫国他是功臣,下海经商他是领头人,有文化、有头脑、有魄力、更有经济实力,这样的人,绝对可以担此重任。”郑士新说。

  在履职村党支部书记之前,李志霖有着自己独特的“传奇人生”。

  1981年,从老家参军。1985年12月,受命赴云南老山前线参战并荣立二等功。

李志霖(左)

  1987年7月复员后,在原西峰汽车运输公司工作,1998年因企业倒闭下岗。

  1999年,回到老家李岭村创办白天鹅面粉厂,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

李志霖(右)

  “李志霖的面粉厂发展到2003年,已经成为年加工小麦9500多吨、净收入15万多元,产品畅销全市七县一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私营企业。”郑士新说,推选李志霖担任村支书,他们有信心但心里没有底:李志霖的生意步入正轨,热火朝天,前景不可估量,他会舍弃所有,甘心当这个落后村子的当家人吗?

  “我把自己和村民的想法跟李志霖说了后,生性豪爽的他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竟然答应了:大家看得起我,就先试一试,干不好的话就辞职。”郑士新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那次谈话的场景永远印在了他的心里。后来,郑士新曾问过李志霖的“犹豫”,李志霖说,之所以有些犹豫,并不是不愿意,而是因为自己从学校到部队,再到企业,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生怕干不好。

  “李志霖曾对我说,有两件事他记得非常清楚。一件是裤衩——因为穷买不起,他高中毕业时才第一次穿上裤衩,还是3位同学每人集资5毛钱给他买的。另一件是他下岗最困难的时候,一位部队老首长将自己仅有的3万元转业费借给他创业,帮他渡过了难关。他深知贫穷是什么滋味,窘境中得到他人无私相助是多么宝贵。所以,当村民有困难,需要他带着大家往前走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管村里现状多艰难,他都没有理由不答应。”郑士新回忆说。

  2003年3月6日,李志霖全票当选李岭村党支部书记。从这天起,他转让了自己的面粉厂,一门心思、无怨无悔地当起了全村几千号人的“当家人”“领路人”。

  这一干,就是14年。

资料图

  使命——“大家选我当支书,我就要竭尽全力,让村子换新天”

  “我是土生土长的李岭人,对村里有着很深的感情。大家选我当支书,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尽快让咱们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变模样。”李志霖当选当天,就召集村民大会,作出了郑重承诺。

  李志霖是个急性子,作风雷厉风行。一个星期的村情调研,他跑遍了每家每户。2003年3月14日、15日,李志霖主持召开提高村民素质建言献策座谈会和建经济强村建言献策座谈会,收集采纳了村民提出的20多条合理化建议,决定从解决大家最期望、最迫切的学校、道路等问题入手,点燃“新官上任三把火”。

资料图

  “当时李岭村有两所小学,年久失修,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李志霖带头捐款2000元,带动村里其他人捐款16000元,短时间内维修了两所学校的大门和围墙,新建了花坛,硬化了道路,初步改善了学校环境。”郑士新说,3月20日村学维修工程开工,20天后,村民感到“丢人”的校门被红色仿大理石砌成的新校门取代,坍塌的土圈墙换成了红砖墙,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接着是修路。“以前,进村的一条道路特别狭窄,仅能容一辆架子车通过,而且路面坑洼,两侧还是深沟,村民出行不便真是一言难尽。”村民李怀文说。修路的事定了后,李志霖先自掏腰包,急着要将路两侧的两个沟填起来。

资料图

  “村里多少年都没有搞过工程了,说要填沟,村民们热情高涨;可让村民投劳,一些不走这条路的村民就懈怠了。”李怀文说,针对这个情况,李志霖白天带着村班子成员亲自干,晚上又上门做群众工作,不久,所有人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每家每天必须向坑里填7架子车土。没出几个月,坑就填起来了。

资料图

  “在李志霖的带领下,我们对全村58条道路进行了重新设计和维修,几个月后,原先的‘怨气路’‘梗阻路’全部建成了5至6米宽的畅通大道。”郑士新说,短短一百来天,在李志霖的带领下,村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市上、区上的关注,经媒体一报道,“李岭村的百日振兴”一下子就出名了。后来,根据发展情况,村路逐年升级,现在已经实现了户户通油路目标,这在全乡、甚至全区都是很少见的。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李志霖又开始着手规划建设新农村,发展苹果、烤烟、养殖等富民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增加村民收入。

李岭村资料图

  李怀德是李岭村的苹果栽植能手,也是村里最早发展苹果产业的人。“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栽植苹果,现在日子能过得这么好,真是享了‘苹果’的福。”李怀德说,李志霖当选村支书后,积极鼓励群众发展苹果产业致富,但有些群众认识不到位、不愿意,李志霖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的同时,动员他带头示范,将自家的地都栽上了苹果树。“2003年,我们村子发展果园800亩,现在达到了4800亩,仅这一项,每年就可实现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李怀德说。

李岭村资料图

  “刚开始商量规划建设新农村的时候,李志霖就说,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找地盖新房,而是要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李岭的整体形象,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态文明新村。”现任村支书李怀涛告诉记者,在李志霖的坚持下,新农村居民点建成后,实行社区化管理,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农业观光体验园、农耕文化产业园,群众收入显著增加。“现在,村民全部搬入了新居,住在新农村里,和生活在城里,没有多大区别。”

资料图

  “李志霖担任村支书这十几年,是我们村子发展最快的时期。”李怀涛说,200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两千元,2016年达到了9855元,可以说已经提前实现了小康目标。

资料图

  真情——“只要村民过上好日子,我就算跑断双腿,也是值得的”

  李岭村历史遗留问题多而复杂,有些问题区、乡、村多次组成工作组仍然没能解决。李志霖上任后,带领村党支部成员对这些问题逐一梳理,主动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村民李养喜因地界纠纷多年拒缴税费,经过李志霖的调解,2003年夏季,李养喜愉快地带头缴清所欠税费。当年,李岭村还创造了新纪录——全村收清了历年尾欠,工作排名由全乡倒数第一跃居第一名。

  村民李成栓对村里的修路记忆犹新。“2010年,村里要新修道路,规划从我家果园经过,需要占用近2亩土地。”李成栓说,他家的果园当时刚挂果,修路不仅会毁掉十几棵果树,果园里新打的水井也保不住了,于是,他坚决不同意。

资料图

  “李支书见我不同意,就上门给我做工作,他先后来了七八次,讲了很多道理,又从各个方面提出争取给我家补偿。”李成栓说,“神都怕三请”,慢慢地,他就想通了,修路是为了大家,难得有李支书这样为民办实事的好领导,自己受点损失吃点亏就认了吧!

  李岭村学生吴芳芳2004年考上了西北师范大学,却因家境窘迫难以筹措学费。李志霖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发动群众捐助学费2100元,他个人捐款500元,帮助吴芳芳顺利入学。

  老党员李怀印今年77岁。他在村里做过多年的社请教师,又在城里干了十几年的会计,原先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上世纪90年代末,李怀印的妻子患上了子宫癌。于是,他抛下所有,带着妻子到处看病。最终妻子还是走了,留下的只有令人望而生畏的一屁股债务。

  “都说祸不单行。那个时候,我的家庭连续发生变故,大儿子在外出务工时不小心从高楼摔下去世,小儿子也因意外右手截肢,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绝望和极度贫困中。”李怀印说,要不是李志霖对他的关心和照顾,他现在债务能不能还清都不一定,更别说脱贫了。

  “李支书经常上门,帮我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解决生活难题。村上不仅协调报销了我妻子看病的医药费,还为我家免费提供了苹果树苗、羊只,帮助我们发展起了增收产业。”李怀印说,2015年,在李志霖的关怀照顾下,他家顺利盖了新房子,2017年底实现了脱贫目标。

资料图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李志霖十分关心村上的教育问题。为了改善李岭小学师生的工作学习条件,他积极到西峰区有关部门衔接项目、争取筹措资金,为李岭小学新建了教学楼、硬化了学校操场。“李支书不仅联系企业家为孩子捐赠学习用品和助学金,每学期还定期到学校为学生开展道德讲堂。”李岭小学校长冯龙告诉记者。

  “李志霖经常对我们班子成员讲:做农村工作,一定要以真心换真心。我们的目的是要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有问题不可怕,积极去协调解决,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就算跑断了双腿,也是值得的。”郑士新对李志霖的这段话记忆刻骨铭心。

  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2016年6月,李志霖被选为什社乡副乡长。履新后的李志霖,依然对李岭村的发展倍加关心,每次回到村里,他都要到各处转一转,和村民们聊聊天,和村委会班子成员商量村里的大事。村民们依旧亲切地称呼他为“李支书”。

资料图

  怀念——“李支书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未竟的事业,我们会接续完成”

  十几年来,李志霖带领全村干部、村民一起,让村里换了天地,让群众换了日月。如今,村民们住进了新房,走上了油路和水泥路,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他却突然离世了。一时之间,村民们实在难以接受。

  3月3日,李志霖的追悼会在李岭村举行。

  消息不胫而走。那天,李岭村大地呜咽,草木含悲,宽敞的文化广场,站满了送别的人们。数千名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军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与李志霖作最后的告别。

  村民李怀德哭了。

  “这些年来,李支书带领我们发展苹果产业,如今,苹果已经成了村民家中的致富产业,他却突然走了,这让我们怎能忘了他……”

  老党员李怀印哭了。

  “好好的人怎么就会突然走了呢!他帮了我家那么多忙,我还没来得及感谢他,怎么就走了呢!以前,他经常请我去村上写一些标语,教育引导群众崇德向善。现在,他不在了,但我还会继续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免费为村上书写更多的文明美德标语,算是对李支书的报答吧!”

  村小学校长冯龙哭了。

  “太意外、太令人痛心了。正月刚开学的时候,李支书还来学校,说今年他打算再争取一些资金,帮学校建设一座农家书屋,里面放上一些农业技术类书籍,让每天放学来接学生的家长们既有去处、又能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言犹在耳,他却不在了。我一定会千方百计完成李支书的遗愿,书屋建成后,就起名叫‘农家书屋’。”

  现任村支书李怀涛哭了。

  “前一天,李支书还来村里和我商量今年的几项重点计划。他当时说,‘今年要抓好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损毁的道路进行维修。’‘全力争取‘固沟保塬’项目,治理水土流失。’‘对村里的旧窑洞要进行加固利用,开设农家乐,增加村民收入。’‘要办好村里的文化节,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多想些办法。’怎么才过了一天,人突然就没了呢?”

  追悼会上,很多人都情不自禁、潸然泪目。我们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清楚,他们的心里,满满的是对李志霖的不舍、怀念和追思。

  “以前,我总觉得父亲放弃生意,没日没夜地为村里付出,有些划不来”。李志霖的大儿子李锐说,追悼会那天,看到有那么多村民前来为父亲送行,他突然觉得父亲这一辈子,就像一座高山,是那么伟岸、那么踏实!

  李锐说,父亲当了村支书后,工作忙碌,无暇顾及他和弟弟,他们就四处玩,上网、打架,学习也不好。“没考上高中,父亲急了,他送我去当兵,每天按时督促弟弟学习,弟弟最后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父亲突然走了,千斤重担落到我们兄弟肩头。我想对父亲说,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一定会照顾好一家人,绝不让他失望。”

  “李支书走了,我们会记住他的话,把村上的工作干好,让村民们日子过得更好。”李怀涛说,作为李志霖的继任者,他一定会继承好李志霖一心向党、一心为民、一心干事、一心奉公的优良品质,用真情和行动,把李志霖留给村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完成李岭小学教学楼装修和校园绿化、硬化、亮化,争取实施海山寺二期固沟保塬及李小庄组涝池沟头防治项目,争取完成下剩5组农电网改造项目……”李怀涛说。

  离开李岭村的时候,阳光正好。白墙红瓦的农宅院落、独具一格的文化广场、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书声琅琅的李岭小学……这个昔日的贫困村以它的“完美蜕变”,处处昭示着对李志霖的深深感念。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