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朝静
不少市民习惯把冰箱当做百宝箱来使用,一股脑将众多食物放进冰箱,每当打开冰箱,生鸡蛋、肉类、蔬菜、熟食、牛奶、面包、水果……可谓琳琅满目,有的甚至还让药品、化妆品来“掺和一把”。然而,很多朋友却忽视了冰箱内部的物品摆放,也不注重给它经常“洗洗澡”,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导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对健康不利。
据了解,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温度是4至8℃,在这种环境下,绝大多数的细菌生长速度会放慢。但有些细菌却嗜冷,如耶尔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这种温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长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这类细菌的食品,就会引起肠道疾病。冰箱的冷冻箱温度一般在零下18℃左右,在这种温度下,一般细菌都会被抑制或杀死,所以这里面存放食品具有更好的保鲜作用。但冷冻并不等于能完全杀菌,仍有些抗冻能力较强的细菌会存活下来。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冰箱如果不经常消毒,反而会成为一些细菌的“温床”。
专家建议,冰箱最好定期清理,每年至少2次。清洁冰箱时先切断电源,用软布蘸上清水或食具洗洁精,轻轻擦洗,然后蘸清水将洗洁精拭去。为防止损害箱外涂复层和箱内塑料零件,请勿用洗衣粉、去污粉、滑石粉、碱性洗涤剂、天那水、开水、油类、刷子等清洗冰箱。箱内附件积垢时,应拆下用清水或洗洁精清洗,电气零件表面应用干布擦拭。清洁完毕后将电源插头牢牢插好,检查温度控制器是否设定在正确位置。冰箱长时间不使用时,应拔下电源插头,将箱内擦拭干净,待箱内充分干燥后,将箱门关好。
冰箱里的食物应该有序存放,正确摆放物品可以减少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冷藏室的上层温度最为稳定,可以把不需要烹饪的食物放在接近冰箱顶部的地方,比如剩菜剩饭、饮料、速食品等。冷藏室下层是保存生肉、海鲜和乳制品的好地方,因为它温度最低。为了防止生肉当中的病菌污染其他食物,应该辟出一层空间,专门放生肉。把肉放原始包装里,然后置于一个定期清洁的盘子或容器之上。
冰箱门是冰箱里最“温暖”的部位,所以,可以把这块区域留给最不怕“折腾”的食物,比如调味品、果汁,以及其他可能忍受温度波动的食物。
瓜果和蔬菜适合放在冷藏室的抽屉里,当然也不能“过于亲密”,分开保存比较好。馒头、花卷、面包等淀粉类食物最好用保鲜膜装好后再放入冷冻室保存,避免在冷藏室变干变硬。
冷冻区的食物解冻不可任性。对于肉类,一定要分割成一次可吃完的量之后,洗净甩干套上密封袋放入冷冻室,在需要食用时提前拿出来常温下慢慢融化,最好不要用热开水加速融化。另外冷冻区的食物不要反复解冻,否则是非常容易滋生致病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