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环县皮影艺人盼“光影”艺术薪火相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陈思)“这辈子从来没后悔过唱皮影,敬家家传五代的技艺,让我们这些皮影艺人维持了生计也传承了民间文化。”现年68岁的环县皮影艺人敬廷孝对道情皮影满怀深情。

  生在农家的敬廷孝11岁起跟随兄长敬廷玺学习道情皮影,从最初的打锣甩梆子到后来四弦、司鼓、唢呐、笛子等乐器融会贯通。历时九年,终于从配乐熬成主唱,在20多岁时,他成为敬家皮影班里的前台主演,挑签一提就是四十多年。

  敬廷孝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中,敬家皮影娴熟灵动的挑签技巧和经典的“吼塌窑”唱法,在80年代前后是最受欢迎的民间表演。道情皮影盛行时期,敬家皮影班16个人同台演出。出门在外,十里八乡的乡亲都认识他们。敬家皮影艺人一度是家族的荣耀和同行中的翘楚。为了唱好道情皮影,敬廷孝劳动时都在背戏词,一有空就练唱腔,误了农活与妻子吵了不少架。可即便这样,他也深爱这门艺术,甚至总结出一套独具西北唱风技巧的道情皮影唱法。

  1993年,敬廷孝独自完成创作的武打道情皮影剧目《罗通扫北》获环县县区皮影比赛二等奖。2002年起,他先后赴荷兰、德国开展非遗皮影戏展演,曾多次在北京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广州、海南国际旅游节等大型国际活动中搭台献艺。随着道情皮影声名远扬,从艺多年的敬廷孝也逐渐被社会各界关注,于2015年被评为甘肃省道情皮影传承人。

  一曲道情百家乐,五代传承敬家班。祖辈流传下来的一箱子皮影,为敬廷孝留下了安身立命的“家底”,也留下了传承民间曲艺的重任。环县道情皮影在经历过一个时期的巅峰之后,已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科技发展,电视、手机、电脑、网络逐渐普及,群众文化生活及娱乐方式愈发丰富,作为传统民间曲艺的道情皮影,却失去了曾经的观众和“阵地”。“ 演出机会越来越少,年轻人赚不到钱维持生计,皮影戏就越来越不景气。”敬廷孝说,敬家班到第五代传承艺人仅有5人,他的兄长已然年迈,年轻的后辈都外出打工,如今演出队伍里最年轻的人也五十多岁了。

  存续百年的敬家班传承乏后,很少有年轻人感兴趣。在敬廷孝看来,皮影发展需要经济支持,更需要有优秀的年轻艺人学习继承这门曲艺。“现在的年轻人都忙着赚钱,没有人能排除物质追求花费十几年时间学道情皮影。”说起道情皮影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敬廷孝深感忧虑,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皮影、学习皮影、继承和发展皮影,将民间艺术瑰宝传承下去。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