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红军长征出甘入陕宿营地——铁角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报记者 梅金娟

  “当年红军长征路过铁角城村的时候,两位首长就住在这座药王庙里,其他战士住在川道上、群众家里。”7月11日,63岁的华池县乔川乡铁角城村村民董玉仓指着身后山腰间一座小庙告诉记者,“住在我家的红军战士走的时候,一副马镫忘记带走,父亲就把这副马镫收藏了起来,现在我们还保存着。”

  1935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二、三纵队分两路从环县兴隆山向东进入今华池县境内,夜宿铁角城、章桥、宋嘴子一带。

  当时的铁角城村街道只有不到10户人家,红军队伍到达铁角城时,已经是傍晚,一些不明所以的老百姓以为“白军”来了,正准备逃走,得知是长征路过的红军,当地群众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听父亲讲,家里当时6孔窑洞,除了自己家人住的1孔,其他全都住满了红军战士。”村民董玉飞告诉记者,已故的父亲曾常给他们讲当时的情景,“太奶奶和奶奶拿出家里的粮食给红军战士做饭,父亲和几个叔叔为红军战士烧炕,还给他们的骡马喂草料。第二天早晨,天还没有亮,红军战士就收拾行装出发了。红军战士走的时候,爷爷就把家里剩下的几升黑豆全拿出来送给他们。黑豆倒在院子里,几个红军战士就过来用布袋子装,装满了就背在身上,红军战士还留下一对磕了豁口的白瓷茶壶,作为感谢。”

  铁角城村位于华池县与陕西定边县的交界处,据清《定边县志》记载:“铁角城俗名跌脚城,在县城正南240里川西,宋时筑。”铁角城并不是“城”,而是两个小山村,由于行政区划,铁角城被一分为二,甘肃一个,陕西一个,都叫铁角城村。两村接合部,竖着一座界碑,成为陕甘两省分界线。甘肃一边的铁角城村隶属于华池县乔川乡,陕西一边隶属于定边县白马崾岘乡。这里是连接两省(陕西省、甘肃省)、三市(延安市、榆林市、庆阳市)、四县(环县、华池县、定边县、吴起县)的交通要道,一条东西走向的傍山道路,纵横数百里,自古便是交通要道,也是进入陇东的一个必经驿站。虽然行政区划被分为两省,但两个铁角城村人自古毫无边界之分,也无生疏之感,大多有着血缘上的亲属关系。

  在陕西地界的铁角城村里,立着一块石碑,由中国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题词——红军入陕第一站。当时的铁角城,人烟稀少,交通落后,甚至连条像样的道路也没有,只有村民祖祖辈辈踩出来的羊肠小道。在这极度缺水的地方,往往要走几十里路才能见到一个小村庄,村庄中居住的村民,仅靠挖土窖积蓄的一点雨水维系着生活,红军队伍行军困难重重。

  据史料记载,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陕甘支队二、三纵队在彭德怀、李富春、叶剑英、邓发率领下,分两路从环县兴隆山向东挺进进入今甘肃省华池县境,一路经李家梁、东崾岘、方湾、章老庄、王掌子、吊墩岭到铁角城;一路经显神庙梁、艾蒿掌、任台子、张上沟门、洪沟台、许河到陶岔村,夜宿铁角城、章桥、宋嘴子一带。

  10月16日,中央红军左路和右路顺利进入陕西定边县境内木瓜城和铁角城,两地一在西,一在东,相距30余里。当时定边县城尚被敌军占据,但木瓜城和铁角城已属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范围。16日,毛泽东就在木瓜城宿营。而彭德怀的指挥部就设在铁角城东老爷山的药王洞中。

  10月17日,中央红军全部进入陕北定边县。毛泽东所率领的一纵队抵达白马崾岘乡牛圈圪坨村。当晚9时,毛泽东给彭德怀发报:“一纵队本日由木瓜城出发、进至铁角城40里至牛圈圪坨一带宿营。”而彭德怀所率二、三纵队到达白马崾岘乡的左崾岘、铁角城一带,并与尾追的国民党第三纵队37军第8师陶峙岳部激战两小时。

  随后,彭德怀率队于10月18日从铁角城出发,经八道峁、二道峁、赵崾岘、贺渠一线向毛主席指令的方向行军。当部队行至二道峁至贺渠之间时,被胡宗南部的侦察飞机发现,投弹后有5名红军战士牺牲,2名红军战士负伤掉队牺牲。当地群众掩埋了烈士遗体。之后,一纵和二、三纵队相继东去,离开定边县境进入今吴旗县境(时属定边),19日,抵达时属保安县(志丹)的吴起镇。

  铁角城地处高原深处,当地群众大多以养羊、种玉米、荞麦、谷子为主,距离华池县县城90多公里,是通往陇东的唯一捷径,自古便成了商贾行程要道,做贩盐、皮毛、甘草生意的人,都要从这经过,久而久之,这里也成为陕甘两省、三地、四县生意人的重要边贸市场。很多当地村民便开起了车马店,供来往客商临时住宿。当时家住华池县乔川陶岔村的村民秦满库家里就开着一个有十几孔窑洞的车马店,家境在当地颇为殷实。受来往客商的影响,店主秦满库见多识广,对红军也有一定的了解。得知红军长征路过陶岔村,秦满库随即拿出6石黄米、黑豆(约1500斤),主动捐给红军,红军向铁角城一带开进时,他又赶着4头黄牛、50只黑白山羊送给了红军。

  “爷爷说虽然红军战士都穿得破破烂烂的,而且都很瘦,但是他们纪律严明,不抢东西、不打人,不像其他路过的兵。”秦满库的大孙子秦建龙告诉记者,爷爷在世时常给自己讲起红军当年长征路过的故事,“红军大部队过后,还有小部分说南方口音的红军路过,他们不住村民家,见了老乡就宣传政策,村里有人送给他们一些吃的,他们从来不白要,都要付钱,说他们有纪律,不能随便拿群众一针一线。”如今,秦满库拥军的故事依然在当地传为美谈,提起秦满库时,知情的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八路军、解放军,秦满库也都支援过。”

  不止秦满库,当地的很多群众在红军长征路过时,虽然家境贫困,难以温饱,但都倾尽所有给予资助。据当地群众讲,红军长征过境时,曾留下一本册子,上面详细记载了当地群众资助粮食、草料、军鞋以及牛羊等数量。但这本册子却不知所踪。据《华池县志》记载;1936年,为支援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华池县全县每家平均做军鞋1双,多者1家达到20双,均不要任何报酬。1946年秋,华池县群众自筹材料,为中原突围回到陇东根据地的三五九旅做军鞋1000双。同时,华池县群众海捐献羊毛做棉衣、织袜子、织手套,支援前线。解放战争中,解放军过境部队和地方干部给华池县群众留下饭条,全国解放后,华池县人民政府用了3年多时间才清理登记完毕。

  2008年5月13日,华池县人民政府公布铁角城红军长征宿营地旧址为华池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25日立碑。

  如今,在铁角城村,宽阔的柏油路穿村而过,路边各式民房干净整洁,而慕名到铁角城红色旅游的外地客人到此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拍照留念。传统的酿酒手艺被重新拾起,成了独具特色的致富产业。小杂粮走上电商平台,售往全国各地。山里的村民种起了中药材,养起了湖羊。当年红军经过的“穷苦地”,已经变成了富有活力的新农村。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姜大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