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乡会(宋 刚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家乡好多年没有过会,今年二月意外请来戏班子,唱起大戏。我抽时间赶回老家,只为了专门跟一次家乡的乡会。

    那天街上人不少,男女老少,川流不息。人群后站了一会儿,唱戏的人,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唱得卖力,但我的心怎么也走不近。跟会,跟的是心境,但那天我怎么也找不到二十多年前跟会的那种感觉。

    那时每个乡差不多都盖有一个漂亮的大舞台,我们这里将首场演出叫挂灯。见面问戏似乎成为一种临时的礼节。

    包产到户那几年,家乡每年固定时间过会。会上有来自省内外的杂耍把戏,大人孩子们最爱看的是马戏团和杂技团。各种小吃店、杂货铺、小摊点罗列街道两旁,拔牙的、卖药的、祛痣的等等,总有些新奇的东西;叫卖声、音乐声、人流的呼叫声、摊点讨价还价声、猪牛羊市场猪牛羊骡马驴的叫声此起彼伏,真不愧是物资交流大会。乡里方圆几里甚至几十里远的人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有的投宿旅店、有的寄居亲戚家,为的就是跟一跟这乡会,开开眼,散散心。

    那个娱乐还不多样的时代,看戏的人很多。一张票一两元钱,可对于大多经济还不宽裕的农民,总感囊中羞涩,舍不得将一两元送给戏园子,父母就属于这类人。但戏太吸引人,只好在戏园子外候着。戏快完的时候,门官会放开通道,让买不起票的戏迷们进去了了心事。进去看一两折,大家也心满意足。凭看到的片段,他们竟然对每一出戏的情节说得头头是道,甚至能唱出其中段落。受父母影响,上小学的我也喜欢上秦腔,能唱几句。

    每逢过会乡邻们常常请亲戚看戏。我们也一样,捎话或登门请来家里看戏,姥姥一定会接来,让她散散心。其时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戏院和电影院就在我们学校旁边,每次过会学校会组织全校师生集体看几场大戏或电影,费用由学校统一付。记得学校包戏或包电影的时候,我们这些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拿着凳子,班长站在剧院的入口处一个一个地数人,同学进到里面,坐得整整齐齐,那种情景真叫人兴奋。初中的几年我看了不少秦腔传统经典剧目和经典优秀电影。现在想来,那时学校才是真正全面发展,除正常学习考试,学校文体活动很多,也有一定的劳动课。

    九十年代,看戏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台下大多是老年人,半后晌猫着腰提个凳子,早早坐在戏台下等戏。乡会再也没有了过去的炽热与激情。近十年没再过会,乡会快要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编辑:张楠责任编辑:张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