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李相玉:手绑笤帚“扫”贫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相玉在制作笤帚

  庆阳网讯(记者 郑朝静)环县罗山乡大树塬村村民李相玉怎么也没想到,他的手绑笤帚,竟然成了“网红”。

  大树塬村距离环县县城70多公里,交通不便,可李相玉手绑的笤帚,却搭着“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2018年,仅这一项,李相玉就收入过万元,靠着一把小笤帚,他“扫除”了贫困,扫出了一条致富路。

  8月4日一大早,53岁的李相玉早早地喂好了羊、猪、鸡、鸭等家畜家禽后,就坐在自己的工作间里开始绑笤帚。在他的工作间里,堆满了绑好的笤帚和原料——高粱穗,他坐在其中,选料、整理、上胶、扎绳,每一道制作工序他都一丝不苟,铆足力气去完成,“一个客户通过微信订了500把,我要赶紧给他做出来!”

  10年前,李相玉在村里可算不上贫困户,他靠在陕西一家煤矿务工攒了30多万元,成为村里第一个开小车的人。

  可天有不测风云,短短几年时间,儿子的两段婚姻、规模养羊的失利,再加上修建房子,妻子、老人生病,种种变故让这个原本幸福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全家人的生计就落在了李相玉一个人身上。“那段时间我都不愿意去别人家串门,害怕被人笑话。”李相玉回忆道。

  但这些变故并没有将李相玉压垮,他一边外出务工,一边照顾家里,从此过上了“两头跑”的生活。

  2013年,李相玉在内蒙古打工时无意发现,那里很多人以卖手工笤帚为生,收入很可观。他便带了一些金丝高粱种子回家,想在家做扫帚,还能照顾上家人。

  但环县天旱雨少,加上那几年没有地膜,高粱的成活率低,穗短不能成型。2014年至2017年,李相玉卖笤帚才收入了几千元。

  “我不能放弃,别人都能挣钱我为啥不行?”2018年,李相玉先后三次去内蒙古学习金丝高粱种植技术和笤帚制作手艺。掌握了技术,去年高粱穗的长势好,一亩地的高粱穗能做600个笤帚。

  李相玉做的笤帚结实耐用,但由于交通不便,只能逢集拿到乡上的市场去卖,一个月也只能卖掉10来把,家中笤帚滞销。环县电商办帮扶干部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后,决定每天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转发,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转发和支持。经过两个月的宣传,李相玉的笤帚卖出去了500多把,2018年收入了1万多元。

  销路打通了,李相玉的信心更足了。今年,他种了13亩金丝高粱,还带动了4户村民种植,他免费教学,和村民抱团发展。

  李相玉还想学习新的手艺,将笤帚做成工艺品,那样价格能翻五六倍。“今年要是卖得好,预计能收入5万元。”李相玉说,“我还想将家里的40只羊养好,免费盖了羊棚,购买铡草机时还补贴了3800元,政策这么好,我一定得自己使劲往前干。现在唯一的制约就是没有动力电,如果有了动力电,我就能用大机器铡草了。”

  看着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孙子孙女,李相玉笑得合不拢嘴:“看见他们,我就看见了希望,干活也更有劲了。”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