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扩量提质:让“庆阳苹果”招牌更亮 ——我市持续发展苹果首位产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市地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是农业农村部区划的优质晚熟苹果(红富士)最佳适生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坚持“小苹果,大产业;小苹果,大民生”的发展理念,把苹果产业作为发展农业的首位产业和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按照“苗木本地化、栽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的基本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全产业链发展,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市从业人员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扩量,苹果栽植面积达到177万亩

    推广现代矮化栽培新模式,是现阶段我市果树栽植的重点方向。今年上半年,全市栽植果树10.01万亩,完成育苗2780亩。

    正宁县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展产业、助推扶贫”的总体思路,依托甘肃融诚生态农业绿色产业有限公司,全力推行“4+2X”发展模式,探索出“总公司+总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打造集中连片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园1.2万亩。

    宁县着力打造长官路口至米桥万亩“海升模式”示范带,建设海升公司5000亩自根砧苹果基地、1000亩乡村振兴小康示范园和2000亩“入股+托管”共享果园。

    苹果苗木繁育方面,宁县在焦村镇由庆阳海越公司建设2000亩育苗基地;庆阳居立农业公司镇原太平镇脱毒苗木微繁中心首批自育脱毒苗已完成进地栽植400亩。目前,共引进苹果脱毒组培繁育品种35种,砧木6种,脱毒组培苗大田育苗450亩。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坚持规模化推进、区域化发展、标准化生产,苹果栽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以董志塬为主的10个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和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脱毒苗木繁育基地,苹果树累计面积达到177万亩,挂果面积78万亩,苹果产量90万吨,产值40亿元。

    提质,“海升”模式“西农”技术落地生根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苹果栽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一些老旧果园由于年代久远,效益下降,提质改造势在必行。

    2010年,我市依托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成立“庆阳市现代苹果工程技术中心”。2012年,市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庆城县建成苹果试验示范站,遵从“服务产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培育旱作特色,突出简化适用”的研发理念,总结提出了庆阳苹果生产8项实用技术,促进了“海升”模式在庆阳的落地生根。2013年,成立“庆阳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以服务果农、指导生产为目的,坚持岗位专家包县包园,认真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了果园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级各类示范园227个,苹果套袋率达到95%,商品果率达90%以上,优质果率达80%以上。

    在生产的带动下,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启动民资等方式,苹果产业各种新业态逐步萌发,贮藏、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有序跟进,并向多元化方向纵深发展。全市共有涉果企业73户,总贮藏能力45万吨,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果业社团组织353个,参与会员26803人。同时,经过大力宣传推介,“庆阳苹果”品牌效益逐步显现,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和“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庆阳苹果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及东南亚、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成效,7万多人依靠苹果产业脱了贫

    今年58岁的朱学周是合水县店子乡店子村人。精准扶贫行动以来,他和妻子精心发展苹果产业,用心经营管理家里的7亩果园,年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

    助力脱贫攻坚,提高农民收入,是我市发展苹果产业的初心所在。2018年,宁县借助“海升”优势,采取“企业建园、群众入股,企业经营、群众打工,企业盈利、群众分红”的良性循环模式,带动全县38家企业、26个村集体、140个生产大户、3000多户群众发展“海升苹果”5万亩,以“331+”模式带动贫困户6657户,实现了企业获利、地方发展、群众脱贫的“三赢”局面。今年4月25日,宁县在焦村海升基地举行了“331+”扶贫分红大会暨“花海炫宁州”苹果花节,现场为18个乡镇、241个村集体、5941个贫困户、733名一般农户共计分红3392.3万元。

    庆城县开展“331+”果园托管扶贫模式,有效整合公司对接市场、合作社技术服务、果农盛产果园和劳动力及村集体组织协调等各方优势资源,建立了企业基地稳定、货源充足,合作社和村集体通过服务获益,果农分级优价保底销售和优质提成分红的四方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全县431户果农托管果园3055亩,使参与贫困户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户均增收1.3万元以上,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据统计,从2014年至今,我市有307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2.286万人发展苹果产业,依靠苹果产业脱贫退出18605户7.442万人。全市贫困村苹果树栽植面积达到30.32万亩,产量11.11万吨,产值4.44 亿元,人均纯收入贡献达800元。

编辑:张楠责任编辑:张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