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西峰
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通讯员 温聪聪)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民俗文化产业调研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民俗文化产业走上市场化经营轨道……近年来,西峰区采取行政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进“文化兴区”战略,坚持把民俗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亮点来抓,发展势头强劲。

  截至2018年底,全区共创办香包民俗文化产品营销公司42个,成立工艺美术协会5个,建立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基地12个,外设香包产业营销窗口共9处,有生产大户200多户,从业人员1.2万余人,年生产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600万件,产值达5000万元,年销售近460万件,收入近4500万元。

  立足资源优势,西峰区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陇东文化名区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强了对香包产业的宏观规划指导,提出了“以民间艺术产品为主导,面向市场,开发精品,壮大产业,发展经济,努力把西峰区建设成民俗文化产业大区”的发展思路,通过明晰思路,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有力保证了全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工作稳步快速发展。

  在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西峰区强化培训,区文广局、民俗艺术研究所每月举办一期高层次培训班;工、青、妇组织发挥部门优势,在下岗工人、广大妇女、青年团员中每年举办3—5期香包刺绣专业培训班;各乡镇、街办坚持每月办一期培训班,主要面对初学者进行技术指导;各级各类大师、刺绣能手发挥“传、帮、带”作用,辐射带动,提高制作技能,积极引导,不断培育壮大生产群体。

  西峰区积极培育龙头、建办基地,动员能人大户强强联手,组建协会,成立龙头公司,壮大生产实力,逐步形成了一乡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显胜乡的灯系列,温泉镇的绌绌系列,后官寨镇、彭原镇的挂件系列,南街、北街街道的装饰系列、董志镇的民用系列、什社乡的剪纸系列等已成为各自的品牌产品,“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已基本成型,保证了“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有效链接。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姜大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