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邠宁支部的建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进行反苏、“清共”和反人民活动,在甘肃成立了“清党委员会”,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党组织逼迫转入地下,青年社等群众团体也停止了活动。1927年6月,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书记胡廷珍、组织委员王孝锡、宣传委员马凌山等共产党员先后被“礼送”出境。王孝锡同胡廷珍经洛阳去武汉向党组织请示行动方针,党组织任命王孝锡为西北特派员,指示他和胡廷珍仍回陕甘边境的宁县、长武、旬邑、彬县一带进行革命活动。王孝锡与胡廷珍回到甘肃省宁县太昌镇后,研究制定了今后的工作方针和行动计划,决定胡廷珍回家乡临夏开展工作,王孝锡在宁县坚持革命斗争。

甘肃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创建人王孝锡烈士

  在太昌镇,王孝锡同先后回到太昌的宁县籍共产党员王晓时、王之经、任鼎昌,在太昌东岭村王晓时家中,秘密建立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邠宁支部,王孝锡任支部书记,王晓时任组织委员,任鼎昌任宣传委员,王之经任青年委员。中共邠宁支部成立不久,经中共陕西省委批准,王孝锡主持在太昌又建立了中共太昌临时区委,下辖宁县、泾河川、长武3个支部,共有党员25人。这是宁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临时区委组织。中国共产党邠宁支部和太昌区委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庆阳得到了传播,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庆阳历史的新篇章。

  中共邠宁支部和太昌区委建立后,有组织地开展了各种革命活动。他们开办青年“读书会”,利用太昌固定的集日将和盛、焦村、新庄等地进步青年组织起来学习《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浅说》,宣讲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等书籍和革命道理。与此同时,王孝锡重建了1925年解散的“青年社”,吸收一批进步青年壮大社团组织,提出了该社学习马列主义学说、宣传工农群众、进行武装暴动、组织工农革命军、夺取政权的任务,王孝锡亲自讲课,并教唱《国际歌》、《打倒列强》等革命歌曲。“读书会”和“青年社”活动相当活跃,影响不断扩大,先后有30多名青年参加,受到了培养和锻炼,有10多名先进分子被吸收到党的组织。

  组织领导“驱杨运动”。太昌小学校长杨蕃昌顽固守旧,不学无术,还贪污学费,王孝锡召开支部会议,组织学生掀起“驱杨运动”,提出“打倒烂脏校长杨蕃昌”的口号,发动学生揭露杨的丑行。在进步师生的斗争之下,终于把杨蕃昌赶下台,由青年社社员赵灵洲担任校长。驱杨斗争的胜利,不仅提高了进步势力在当地的威信,也巩固了党在太昌的战斗阵地。

  发动驱逐县长索呈祥的斗争。索呈祥是一个贪官污吏,他在任宁县县长期间,贪赃枉法,向农民任意摊派捐税、粮款,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为了彻底清除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危害,宁县支部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斗争,提出了抗粮、抗款、抗捐和驱逐索呈祥的口号,发动进步青年与进步士绅,深入宁县四乡调查索的劣迹罪证,编成材料,向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具状告索。在群众斗争的强大压力下,甘肃省当局不得不将索撤职查办,追回赃款800块银圆,以充作教育经费。“逐杨驱索”斗争是陇东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国民党新军阀以及黑暗保守势力的第一次交锋。虽然它还不具有武装斗争的性质,但它的胜利,使王孝锡等共产党人进一步看到了民众的力量,更加坚信发动民众、武装民众、依靠民众夺取政权的正确方向。

  深入开展社会调查。为了了解农村社会状况,王孝锡以行医为掩护在宁县、长武、泾川、正宁、庆阳、合水、镇原等县进行社会调查,在他所写的《农村阶级分析》《宁(县)长(武)一带现象概论》《解决中国问题的草案》等报告中,王孝锡分析了庆阳等地农村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认为在广大农村自耕农、半自耕农、佃户和雇工是革命的力量。指出:“只有农民最激烈的阶级斗争,才能够消灭民众敌人的经济、政治上的权利,完成土地革命,真正实行革命的变革制度,组织农村中的农民代表会议政权,建立全国苏维埃政府。”号召共产党员们同被压迫的民众团结起来向万恶的社会和地主作斗争。在革命处于低潮、不少共产党人苦闷彷徨,甚至背叛之际,王孝锡从农村调查中找到了革命最雄厚的力量,坚定了革命到底的信心。他认为“处于低潮时期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有着十分深厚的社会基础,只要正确领导,革命高潮一定会来到”,并且明确指出:“只有用民众式的阶级斗争的方法,才能实行土地革命,才能真正地实行革命的变革制度。”

王孝锡烈士故居

  积极组织武装斗争。1928年春节过后,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中共邠宁支部派任鼎昌、王之经分别去平凉和中山学院开展工作;1928年5月6日晨,共产党员许才升、吕佑乾在陕西领导了旬邑暴动,潜伏在城内的暴动队伍缴了警察局和守城警察的枪械,城外“红枪会”农民手持长矛大刀奋勇攻打,涌入城内,冲进县衙活捉了县长、警察局长、两个粮秣委员和几名土豪劣绅,当日公判并处决。暴动后成立了工农民主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王孝锡领导邠宁支部的同志积极参加旬邑暴动,王孝锡担任了旬邑县临时苏维埃政府委员,王晓时被任命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路军政委。旬邑暴动后,王孝锡到彬县百子沟煤矿组织和发动工人暴动,准备建立第一路军。旬邑暴动惊动了国民党当局,一方面派旬邑民团围攻起义队伍,一面分化瓦解起义队伍,导致暴动最终失败,许才升、吕佑乾等7名暴动领导人被活埋。消息传来,王孝锡悲痛欲绝,写了《吊故友七人》诗以寄哀思,称颂他们是“生平浩气终难泯,革命史上第一页”。

  旬邑暴动的失败,使王孝锡进一步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认为必须改造自发的农民武装和旧军队,建立农民自卫军。为此,他试图把活动在宁县境内的三支农民武装引上革命道路,他“建议邵三纲、王瑞珊等农民武装联合开展斗争,抗粮抗捐”。邵三纲、王瑞珊和傅明玉三支农民武装联合后,王瑞珊任总指挥,共有1000多人,分驻宁县早胜、石鼓乡和正宁山河镇一带。1928年6月,王孝锡和王瑞珊商议攻打宁县县城。在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后,于7月24日攻城。但王瑞珊受国民党宁县当局的收买而叛变,邵三纲、傅明玉发动攻城战斗,也遭失败。

  王孝锡的革命活动,使得反动当局惊恐不安。1928年11月26日,王孝锡被国民党陕甘青“剿匪”总司令部逮捕。临行前,他写下“慷慨歌太平,从容作楚囚,暴刀逞一快,何惜少年头”的诗句。在狱中,面对一次次的酷刑审讯,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王孝锡烈士《吊故友七人》诗手迹

  12月29日,当王孝锡得知敌人即将对他下毒手时,视死如归,从容写下诀别诗一首:纵有垂天翼,难脱今夜险。问苍天,何不行方便。驭飞云,驾慧船,搬我直到日月边。取来烈火千万炬,这黑暗世界,化作尘烟。出铁笼,看满腔热血,洒遍地北天南。一夕风波路三千,把家园骨肉齐抛闪。自古英雄多磨难,岂独我今然!望爹娘,休把儿挂念;养玉体,度残年,尚有一兄三弟,足供欢颜。儿去也,莫牵连!1928年12月30日,敌人将王孝锡押往刑场。凶残的刽子手用刀打他的胳膊,用毛巾堵塞他的嘴,仍挡不住他高呼的口号声,他昂首挺胸,坚贞不屈,壮烈牺牲,年仅25岁。

  王孝锡牺牲后,中共邠宁支部和太昌临时区委遭到国民党破坏,中共在庆阳地区的活动暂时处于低潮。但是,宁县支部在一年多时间的活动,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提供了成功经验。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姜大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