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合水
用真心守初心 ——记合水县固城镇王昌寺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大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闫慧 李卿 赵丹 )又是一年丰收季,看着老百姓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合水县固城镇王昌寺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大勇满心欢喜。

    这是他驻村的第4年,依旧是一身劳动布工作服,一双普通的运动鞋,不同的是,脚上的运动鞋是他驻村以来换的第4双,前几双都是把鞋底磨透了。

    驻村两年期满的时候,他“违背”当初意愿没有返回单位,“作为一名党员,群众没脱贫,我就要继续坚守岗位。”

    再驻两年,王昌寺村脱了贫,他被授予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这次,他又“食言”了:“虽然脱了贫,但还不稳定,如果我现在走了,给群众答应的事情还没办完,群众会很失望。”

    村民:城里人来村能干啥,呆不了几天就走了

    王大勇:一次不行就跑二次,二次不行就跑三次

    “村上来了个‘第一书记’,还是县直部门下来的,我想这城里干部到咱这贫困村来能干啥,还不是走个过场就回去了。”2015年7月,村干部时明祥第一次在村部见到王大勇,心里并没什么“好感”。

    而在城里长大,从未在农村工作过的合水县委政法委干部王大勇,对这个贫困村的第一印象却很“深刻”:村部还是20世纪50年代盖的几间土坯房,办公桌椅已陈旧破损,连个像样的办公设备都没有,相当一部分村民住在半山腰黑黢黢的窑洞里,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村民守着几亩薄田看天吃饭。

    王昌寺村是合水县2013年34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之一。全村5个村民小组共454户2070人,贫困户就有202户837人,贫困发生率为44%。村民们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全膜玉米和外出务工。

    眼前的一切与王大勇想象中的田园乡村完全不一样。“来的路上,我充满了信心,结果到这一看,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王大勇说,就在到村的那天晚上,他彻底失眠了,满脑子都在想要怎么开展工作。

   “入户走访了解情况”,这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第一步,也是每个驻村干部的“第一课”。然而,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开展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王大勇第一次单独走访贫困户杨占江的时候,就吃了个闭门羹。当时,他隔着门做了自我介绍,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却让他强烈感受到了群众的质疑。

    “群众不认识你,不相信你,怎么能和你说实情呢?”王大勇说,“一次不行就跑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就跑第三次,直到群众把你认下了,熟悉了,事情就好办了。”

    他每入一户都拍一张照片留存,把所有贫困户的资料制作成图册,便于查阅。

    在跑遍全村之后,他将贫困户的分布情况绘制了一张简单的路线图随身携带,这成了他走访入户的指南。

    在走访的过程中,王大勇了解到贫困户王万金和王永刚两家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而两家人正为学费的事儿发愁。

    “当时我们女子正上着大学,儿子又考上了,家里没啥经济来源,地少收入不多,打工也没挣下钱,4000多块钱的学费把人愁住了。”王万金的妻子赵红燕说。

    在详细了解两家的基本情况后,王大勇立马与合水县总工会取得联系,为他们争取助学补助金。

    赶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王大勇开车带着两家人直奔合水县总工会,填表、复印、盖章、审核……经过3个多小时的“折腾”,到下午6点多,资料全部审核通过,他才放下心来。

    当年,王大勇给这两家孩子各争取到金秋助学金2000元。赵红燕心里很是感激,逢人就说:“娃上学正缺钱,来的这个王书记帮了大忙。”

    村民:有事就找王书记,能给咱办事。

    王大勇:群众的事,再小也必须办。

    “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让群众把我给认下了,一下子拉近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从协调解决学费的事,王大勇找到了与村民打交道的“窍门”:村民的事再小,对他们自己来说也是大事。

    从这件事,村民对王大勇这个“第一书记”也有了新的认识:王书记有能耐,真办事,有困难就找他。

    驻村半年后,王大勇几乎把村里所有的贫困户都跑遍了,详细了解每户的情况,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王大勇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驻村的日子,有苦也有甜,苦的是各项工作任务繁杂,需要一项一项梳理;甜的是我们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方法接地气,受到群众的认可。

    贫困户杨安梅属精神一级残疾,丈夫去世,女儿出嫁,她和儿子杨刚刚一起生活。但儿子常年外出打工,她一人留守家中,生活艰难。

    2018年寒冬将至,王大勇和驻村队员侯立强一合计,自费拿出几百元,买好棉被、棉衣、褥子等过冬物品,送到杨安梅家里。

    “当时屋子里很零乱,我们一边收拾杂物,一边把新被褥给铺好。临走前,我和小侯又前往邻家把水给提回来,安顿过冬。”王大勇说。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王大勇多次联系杨安梅的女儿负责监护,向有关单位积极争取救助资金,落实低保政策和残疾人补助,杨安梅的基本生活总算有了保障。

    贫困户习明礼的儿子习铜虎一次上山劳动时不幸坠崖,摔坏了腰椎,造成下肢瘫痪,行动不便的习铜虎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

    “出事后,小伙子的情绪一直很低落,我们想着先帮他解决眼前的困难,再慢慢帮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王大勇协调市、县残联资助了两辆轮椅,与帮扶单位积极协调,甘肃蓝科高新机关党支部党员捐赠了一台1万元的移位机,解决习铜虎上下床的问题,其家人也通过在合作社务工,逐步改善生活条件。

    驻村4年,王大勇和驻村工作队为群众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有上百件。

    易地搬迁让董小存住上了新房子;齐家姐妹握手言和,不再为房子排水的问题闹得面红耳赤;贫困户王正伟如今是村上的护林员,儿子王峰养殖肉兔为家中增收,一家人搬进新居,彻底脱了贫;姬志龙、李金保、齐效金等贫困户的家里都安装了防风烟筒,解决了冬季取暖的安全问题……

    这一桩桩、一件件为民实事都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在咱们眼里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在群众那里就变成了天大的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就没有办不好的事。”王大勇说。

    村民:日子变好了,更舍不得让王书记走了

    王大勇:驻村四年,更坚定了我的初心使命

    群众的小事是大事,而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培育增收产业更是全村的发展大事。

    从2015年底至今,王大勇多方争取扶贫资金75万元,用于新村部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昔日破旧的村部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两层办公楼和休闲文化广场。

    “过去我们村基础薄弱,没有富民产业,也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家家户户种着几亩地,都是靠天吃饭,一个家庭一年能收入三四千块钱就算不错了。”王昌寺村党支部书记杨平洲说。

    王大勇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王昌寺地处川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发展苹果种植和蔬菜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2016年开始,王大勇带领村“两委”班子,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土地2000亩建成蔬菜种植基地,配套安装水肥一体化智能设施。带动群众种植高原夏菜3000亩,建成苹果园1260亩,以及扶贫车间一处。菜和果让全村人均年增收1300多元,每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贫困户赵升红这些年为了治病没少花钱,王大勇为他落实了各项惠民政策,还安排他担任村里的保洁员,每年能领到1万元的工资。赵升红妻子也参加了养殖培训,现在养猪4头,还在合作社打零工。家中的3亩土地全部流转,年收入流转费1800元,再加上蔬菜大棚的分红,一年收入超过2万元。

    通过争取项目,发展蔬菜产业,如今王昌寺村人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看着群众的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起来,王大勇发自内心地感到驻村这些年真是没有白忙活,更让他欣慰的是,王昌寺的村风民貌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9月25日,吕崖窑组新建的居民点有6户群众乔迁新居,村干部和群众都来贺喜,大家送来了对联,放了鞭炮,乔迁的几户村民都不摆宴席不请客,攀比风从这里开始“刹车”。

    “村里以前像这种乔迁之喜都是大设酒席,家家户户来给帮忙,还要上情,少则100元,多则200元,甚至还有300元、500元。一桌子饭都是三四百块钱的标准,花费大不说,也费人。”村民齐怀强说,村里现在定下的新规,正符合村里的实情。

    在这之前,王昌寺村党支部多次征求群众意见,召集村民代表大会,经过激烈的争论,终于在第4次会议上确定了新的“村规民约”:每桌酒席标准由280元降到200元,行情50元,烟不超过10元,酒不超过20元,并在红白理事会登记备案,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有些群众刚开始不太接受,觉得前面送了礼的吃亏了,后面不送礼了又赚不回来。”王大勇说:“虽然这个过程一波三折,但是村民愿意从思想观念上改变,愿意建设美好的家园,期待明天变得更美好,这就是进步。”

    初秋时节的王昌寺景色迷人,处处呈现出一派即将要丰收的火热景象,千亩高原夏菜进入采摘期,沉甸甸的青苹果挂满枝头,等待着阳光的最后“润色”。

    村民齐效鹏在果园里忙得不亦乐乎,前两天家里人手不够,王大勇张罗着乡亲们一起去果园里帮忙摘袋子。“他这个人就是说到做到,自己想到的事情,都能够做到,这几年相处下来,和我们都有了深厚的感情。”齐效鹏说。

    站在山畔,看着眼前的一切,王大勇感慨地说:“我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了。”

编辑:张楠责任编辑:张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