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一线践行为民初心 ——环县千名干部脱贫攻坚一线锤炼作风纪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李文 通讯员 胡宇飞)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环县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主题教育的总抓手,要求全县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开展工作,现场解决问题,集中解决一批“最难啃的硬骨头”,以此锤炼干部党性,更好地服务群众。

    脱贫攻坚 一线锤炼干部党性

    脱贫攻坚是检验干部作风和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培养干部的大舞台。一个个“最硬的骨头”怎么啃下,关键看干部的党性和工作方法、工作能力。环县黑泉河村是演武乡基础条件最差、产业发展最薄弱的村,面对安全饮水、安全住房和群众增收难等问题,该村包村干部马志强整天驻守在村里,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一个一个“销号”。

    60多岁的井思远家住房安全问题是马志强心里最牵挂的事。多年来,井思远一家4口住在两孔年久失修的窑洞里,马志强多次动员他建新房,可都因资金不足搁置。今年马志强下定决心,隔三岔五上门做工作,“资金不足,我帮你申请危旧房改造补助。”“没钱买材料,我帮忙给你赊账。”“没有地工,我请机械给你推。”一系列问题在一次次亲自上门中协调解决,今年中秋节井思远搬迁到新房入住。这也是黑泉河村安全住房问题上“销号”的最后一户。

    和马志强一样,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环县上千名党员干部分赴一线,和群众面对面解决各类问题千余件。每一次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对党员干部“守初心、践使命”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一次提升。

    环县政协办干部张旺2011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县城上班,2018年3月他被委派到木钵镇曹旗村担任第一书记。第一次到农村工作,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张旺有些摸不着头脑:“说啥群众都不喜欢,不接受。”可没过两个月,他就和群众打成一片,村组干部是他的亲密战友,群众是他的友好伙伴。“一年多来,曹旗村先后成立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8户群众入股到村里的合作社和县上的龙头企业。今年9月,入股农户已实现分红13.3万元,成为群众增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曹旗村党支部书记郭志锐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张旺和村组干部一户一户‘跑’出来的。”

    创先争优 一线服务群众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环县合道镇把“啃最硬骨头”分配给每一位党员干部,每天汇报一次进展,每周集体汇报一次进展,并把这次行动作为年终考核评优选模的主要依据。

    工作一经部署,各党员干部纷纷进村入户“找对象”、做工作,谁家的新房还没有搬迁入住,谁家的老庄院还没有复垦,谁家的矛盾纠纷还没有调解……一系列“硬骨头”都是党员干部积极解决的对象。不足一个月,合道镇86名干部一线处理问题上百件,“啃硬骨头”也成为该镇党员干部工作的新动力。

    在主题教育中,罗山川乡兰家掌村把服务五保户、维修庄头损毁道路等工作分配给村里的农民党员,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这一倡议发出后,村里就呈现出了新气象——每次下雨过后,村里总会有三五个党员维修道路;五保户家里隔三岔五总会有几名党员帮忙收拾卫生、解决实际困难。“你义务劳动了几次?”“今天你去五保户家里了吗?”这些成为党员之间打招呼的“新话语”。

    在此次主题教育中,环县各单位把最难的事靠实到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要求现场办公,一线处理问题,面对面为群众服务,这也成为近期各单位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新亮点。

    发扬好的作风,就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主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衡量主题教育的成效要看问题解决得怎么样。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用群众获得感来检验主题教育效果。要拿出务实的行动、过硬的举措,解决问题雷厉风行、见底见效,面对难题敢抓敢管、敢于担责。要坚决防范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成效不彰的现象,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虚假工程”,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摆花架子。要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年”的各项要求,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抓学习、抓落实、抓整改,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天下事,以实则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抓好本地本单位主题教育的主体责任,认真研究推进,抓好督促落实,及时校准偏差,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各项重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指导组和巡回督导组要重心下移,加强研判预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开展督促指导,有效防范主题教育中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各种偏差。只要我们发扬好的作风、坚持效果导向,对准目标、积极推进,把党中央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就能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编辑:张楠责任编辑:张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