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⑨】人水和谐,绿色长廊绘新图
作者: 来源: 新甘肃·甘肃日报 发布时间: 2019-10-17 08:54:22
一键分享到: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⑨】

人水和谐,绿色长廊绘新图

  白银市水川镇景色秀美。这里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一方土地更添风韵。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 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上更多的给人一种苍凉感。

  而如今,在黄河白银段,却让人看到不一样的黄河,不一样的西北大地。黄河流经白银市的258公里,形成了一条以灌溉农业为主的绿色长廊,一条黄河经济、旅游、文化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白银市积极推进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着力做好黄河治理、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打造安全、生态、数字、文化、幸福黄河,正在走出一条生态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抢抓机遇完善规划

  9月26日,白银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一场研讨会,围绕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邀请专家“问诊把脉”“开方抓药”,为白银市编制《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会场气氛热烈,来自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西北师大旅游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等省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提供咨询建议。

  这是白银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实际举措。

  一直以来,面对黄河白银段流域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严重的严峻形势,白银市在以往有效实施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上,于2012年开始谋划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性、系统性的保护治理工作,并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了《黄河上游白银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在2014年,谋划提出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了《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预算投资1790亿元开展16类335项生态治理工程。

  2018年,在原规划基础上,重新编制了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有18个项目已先后实施,总投资达111.64亿元。

  此次,为抢抓黄河流域治理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白银市将再次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完善,重新编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正如白银市市长张旭晨所言,做好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工作,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白银人民的幸福河。

  生态治理初见成效

  国庆长假结束,白银区水川湿地公园仍然游人如织、热度不减。黄河从公园旁缓缓流过,岸边芦苇密布,水鸟飞掠,绿柳低垂,花草茂盛,形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象。

  “没想到白银的黄河这么美,根本不是我记忆中西北的模样,倒更像江南了。”国庆期间到白银访友的郑馨来自扬州。在一个老工业城市见到如此景象,让她颇为惊讶,感到不虚此行。

  在郑馨和朋友们驻足的地方,白银区建设的高标准河堤正静静地迎接着河水一次次的冲刷,稳稳地守护着左岸的安全。

  “这里只是白银区实施黄河防洪工程的一部分。”白银区水务局建管站站长魏晋文介绍说,近几年,白银区不断加强水域及岸线管理保护工作,实施了一批河流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持续深入开展清理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清四乱”行动,确保岸线优美、河畅水清。

  资料显示,黄河白银段两岸原有各类低标准堤防工程200多公里,由于历史原因,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河堤不衔接,并且大部分河堤为土砂堤,难以抵御洪水的冲刷。尤其在2012年7月,黄河每秒3000立方米以上的流量持续了30多天,致使白银市沿黄各县区遭受较大损失。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工矿业粗放发展,导致白银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工矿业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原本脆弱的生态更加恶化。

  保护黄河,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黄河生态安全。多年来,白银市全力推进黄河白银段的保护和治理。

  “十三五”以来,当地已推动实施了黄河白银段防洪工程、黄河上游白银段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白银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项目。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在2018年、2019年经受了两个汛期大流量高水位运行的考验,已建成防护河段未发生重大灾害和淹没损失。

  只要有好天气,从当地厂矿退休的吴哲林就要骑着自行车到黄河边转转。从市区到河边,十几公里的公路带始终与一条名为西大沟的黄河支流“携手同行”。“这是一条排洪道,以前全是污水,气味特别难闻。”老吴指着河道说,“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进行了治理,河道堤岸加固了,过去的黑臭水面也看不到了,一路都是清凌凌的河水,两岸的生态也好了。”

打造源远流长幸福河

  从会宁县发源的祖厉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在白银当地的6条入黄支流中,祖厉河流域年均入黄水量仅占1.46%,年均入黄泥沙量却占39.58%。受地质、地形、地貌和植被的限制和影响,以前在自然灾害来临时,祖厉河成了吞噬沿岸居民生命财产乃至生命的“灾难河”。

  会宁县政府联系专家想法子找路子,谋划解决祖厉河段的治理难题。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持续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在修筑堤岸、治理河道的同时,也为当地打造了众多经济带、综合种植区、生态恢复保护区,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同时进行,一条“惠民河”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如今,会宁县城的祖厉河段水波荡漾,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滨河公园、汉唐文化商业街沿河展开,错落有致。傍晚在公园散步的县城居民曾华说:“来过会宁的人都知道,这里原来就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河滩地。经过治理,这里不但成了‘生态休闲旅游区’,还成了带动文化、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近年来,白银市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单纯依赖传统工业的思维定势和粗放的发展模式,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建设‘幸福河’正当其时。”采访时记者获悉,白银市将结合当地实际,努力把黄河白银段打造成甘肃段控制泥沙输入量、确保中下游永续发展的最后一道“闸门”。在生态功能区方面,把黄河白银段打造成“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保黄河水质”、阻止北沙南延、优化水源补给、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最后一道“防线”。聚焦高质量发展,努力将黄河白银段打造成兰白经济圈、兰西城市群、兰白自主创新区、多民族交汇区支撑富民兴陇、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带。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河水,日复一日地奔腾向前。黄河,还是那条黄河。黄河,不再是那条黄河了。


责任编辑: 吴树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庆阳网”“来源:陇东报”或带有“陇东报”“掌中庆阳”“庆阳网”讯头、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摄影、视频等新闻作品以及文创产品、文艺作品,版权均为陇东报社所有。未经陇东报社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媒体、个人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陇东报社版权所有的原创作品。已经陇东报社书面授权的,在转载、下载使用原创作品时,必须明确注明作品刊发媒体、作者、时间等完整信息来源。否则,陇东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934-592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