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看 戏( 赵玉柱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们乡有七八个村,每村都有自己的庙会,你正月,我二月,一年到头基本不曾消停过。有些有钱的村子,除了庙会,重大的喜庆节日也要请剧团演出。有些有钱的人家,给老人贺寿也要大唱三天,极其奢华。村与村之间,当然也少不了相互比较,而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刘家店村公刘庙的庙会,古三月初八的会日,最次也是市里的剧团,声势甚是浩大,整个地区都有名的。一到会日,各乡的人都去赶场。

    我们村,在乡里是比较穷的,但穷归穷,关于到脸面的事却是少不了。有意思的是,我们一个村有两个庙,两个庄少不了唱对头戏,使劲把庙会的档次往高里抬。我们庄子上供的是关公,庙会的会日是七月初三。五月刚收完麦子,负责人就挨家挨户筹钱,不愿意交钱的就交麦子。有人多给,有人少给,也有人不给。这都无所谓,筹的钱多了,就请市里的剧团,钱少了,就请寺里田或南左的由村民自发组的剧团。

    一到七月初三,大家奔走相告,说今年请的剧团里有某某名角,相约带了小凳,赶早去抢位子。所谓的剧场,早先是大队居委会的院子,早就承包给农民种上了粮食。而戏台更是简单,就是一个十米见方的土台子,用椽子和篷布搭建了一个临时戏台。戏子唱到兴尽处,满场子奔起来,就只见尘土不见人,这一幕情景,最适合演《西游记》不过。小孩子自然喜欢这种热闹的场合,上午就出门,晌午吃饭还不见回来,家长只好到戏场去揪人,小孩子个个都是灰头土脸,乍看之下还真认不出来哪个是自家的。

    那些年,有几家光景好的,买上了十二寸或十四寸的黑白电视。夏天里,忙完了地里的活,简单地洗洗,拎个小板凳就上别家看电视去了。我至今仍记得在婶子家看秦腔的盛况,此情此景,只到后来我上了初中,重播《射雕英雄传》,我们一帮子同学,骑着自行车到五里外的亲戚家看电视时才又重新体味过。

    日子慢慢好起来,电视家家户户都有了,不用出门,就可以在家里看电视。有几个爱炫耀的,弄个大个儿的录音机,再接个高音喇叭,把音量开到最大,于是全村的上空都飘起李爱琴的《周仁回府》。有一年,庄上请了某知名剧团来演出,其中就有著名的李爱琴,村里炸开了锅,一帮子人吆喝着要到后台去看李爱琴,到了台前,又不敢动。其中一个胆大的,说了声“我去”,就蹿上去了。恰好迎面出来一个演员问:“干啥”?他说:“我来看李爱琴”。那演员笑了,说:“我就是李爱琴”!此君紧张得一句话没敢说,直接跳下来了。事后人们问起李爱琴长啥样,他就摇头,当时慌了,压根儿没看清。

    过了些年,村里挨家挨户收钱收粮,不但收不齐,还时时遭人戳脊梁骨。人们对秦腔的热情降到了冰点,民间剧团也已请不起。观众自然也就更少。执着如从前者仍是那一帮老头子,年轻人,有的在外境况颇好,过年也不回家。电视剧内容再繁芜,剧情纵使几多起伏,而结局早已注定,演员举手投足间那一点狭小的可供自由地发挥的空间,已容不下人们的想象力。

编辑:张楠责任编辑:张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