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民生
老年人需避免五大用药误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郑朝静)今年62岁的市民刘先生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等多种慢性疾病,由于这些慢性疾病每一种都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所以刘先生每天需要吃很多药。

    药吃得久了,刘先生有了顾虑,这么多药物该怎么服用,每次都同时服用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刘先生忧心忡忡,在吃与不吃中纠结不已,但他暂时只能选择先服用所有药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刘先生这种情况并不是少数。很多老年人都面临着身体机能衰退,常常合并有多种疾病。据调查,35%以上的老年人不止一种疾病,很多老年人以药为伴,常常每天服用多种药,药物导致的不良事件也大大增加。为此,庆阳市中医医院药剂师焦浩东介绍了常见的老年人用药误区,希望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安全用药。

    误区一:药吃得越多越好

    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患者因某种病去买了药,因为药量比较大,在症状减轻之后还会剩很多药。有市民朋友尤其是老年人就会有这样一种心理,“药如果吃不完,放着也是浪费,反正是用来治病的,我得接着把这些药吃完。”

    还有些老年人因患多种疾病,常常服用大量药物。

    焦浩东介绍,药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安全用药提倡“能少用药就少用、能不用药就不用”。多种药物同服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毒性增强、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伤害。建议老年人最好将服用的药记录在本子上,列出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服药时间等。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避免多服、漏服、误服;二是在不同科室就诊时可以将用药记录带给医生看,避免不同的医生开具作用相同的药品,也便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药。

    误区二:药物过期只要不发霉依旧可以吃

    很多市民会在家里备一些急救药品,有的老年人勤俭节约,药品放过期了也不会扔,认为只要没有发霉变色,依然可以吃。其实无论是药品还是保健品,过期了就不能继续吃。焦浩东提醒,药品超过有效期,有效成分会发生改变,治疗效果会降低,一些过期药品甚至会产生有害物质,对身体产生毒副作用。

    误区三:通过自测指标自行调药

    老年人各个器官、组织呈现退行性改变,这是正常的、不可逆的现象。平时有一些轻微的不适也是正常的,比如腰酸腿疼、疲劳等。有些老人过分关注身体的细微感受,把自己弄得很紧张,稍有异常就根据自己的“判断”吃药,往往有害无利。

    还有的老年人对身体很重视,家中配备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有空经常自我监测,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一部分老年人会根据监测的指标自行停用一些药物,这就不好了。

    “老年人千万不能自行调整药量,这会造成严重后果。”焦浩东介绍,一些药物突然停用的风险很大,比如心血管疾病常用的药物,突然停药可致心律失常、心绞痛、血压升高等风险。

    老年人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年龄、疾病和身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能盲目自行调药。

    误区四:依赖抗生素或绝不用抗生素

    焦浩东介绍,老年人对抗生素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有的人认为抗生素是“万能药”,过分依赖抗生素,只要感冒、发烧、喉咙痛就服用,有些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甚至把它作为预防急性发作的药物,经常服用;有的老人则害怕抗生素副作用大,不管是否需要都拒绝服用。

    “这两种情况都不可取。”焦浩东表示,老年人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要按医嘱服用抗生素,不必过分担忧药品副作用。

    误区五:轻信保健品、“秘方”“偏方”

    随着家庭经济越来越好,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老年朋友喜欢服用保健品、营养品,认为保健品没有副作用,或者副作用少,即使生病也不服用药品只服保健品,一些晚辈为了孝敬长辈也喜欢送保健品。其实,滥用保健品有害无益,保健品不是药品,通常对治疗疾病效果不大,加之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常常被市场夸大效果,老年人身体不舒服应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为宜。

    轻信广告、跟着“广告走”的情况也比较多见。“药到病除”“特效中药”“权威专家推荐”等广告层出不穷,老年人十分容易被此类广告语忽悠。由于求健康心切,又有一定的储蓄,老人很有可能就掏了腰包。

    有些老年朋友特别是慢性病患者,看到别人服用某种药物治疗效果好便效仿,却忽视了自身体质和病症差异。“一定不要简单地照搬他人的经验,因为人体存在着体质和病症的差异,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能会产生用药安全风险。若想参考他人的用药经验,最好先咨询医生和药师看是否适合自身的情况。”焦浩东说。

    有的市民在多病缠身时容易“乱投医”,轻信偏方、秘方。焦浩东提醒,这些偏方没有科学依据,常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加重病情,市民在患病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编辑:张楠责任编辑:张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