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回归教育本身,让老师“轻装”上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实习生 陶兴垚 记者 丁艳)

    工作五花八门,教师疲于应对

    “我只想安安静静做个老师”。这大抵是不少中小学教师的心声。然而,在备课、教学、处理日常班务等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教师的工作还包括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以及普法、禁毒各种专项行动,再加上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等评估检查等非教学任务,不少教师表示负担很重。

    “每学期都要迎接不同部门的检查,仅仅是对照检查要求准备材料就极其繁琐,劳心劳力。”西峰城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教师表示,“这些事情如果提前有计划,教师还能合理安排时间。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都是临时通知,肯定会打乱教学计划。”

    “教师这个职业,光荣的背后却是高强度、加班加点的工作。”在西峰城区教学的另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早上7点到校忙到晚上6点,中午基本没休息时间。各种检查评比要准备材料,部门开会有时还要凑‘人头’。备课的时间大多靠晚上,周末还得将作业带回去批,要是遇到考试那就更忙了。”

    华池县城壕乡城壕初中的一位英语老师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迎接各类督查检查之外,还要充当后勤人员,帮助学生准备营养餐,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值班老师,还需要轮流值班。

    教学设施验收、教育情况汇编、食堂安全检查,教学汇报活动、校园环境安全、课程评优评先活动……我市一所小学的办公室主任晒出一连串的工作通知,经过粗略统计竟然有40多项。这位主任直言:“各种评比、各式调研,都要有材料,校领导不得不带着老师加班加点应对,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是普遍存在的。”

    忙于填写资料,各项检查增添负担

    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过多、过频,是中小学教师负担重的主要来源之一。

    我市某小学的一位副校长希望主管部门对评比活动做好把关、筛查工作,过滤掉重复的、含金量不高的评比。对于学校来说,他们也支持真正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督查,教师们也欢迎真正帮助他们业务成长的评比活动。“各类‘进校园’活动被频繁引进,其实与这些活动内涵一致的品德、人文等教育本就贯穿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同质化的活动打乱了原本的教育教学节奏,增加了教师的额外负担。”这位副校长向记者坦言。

    一位小学班主任告诉记者,他一个学期需要写的材料就包括班主任工作总结、学科教学总结、教研组总结、结对总结、课题小结、个人年度小结、个人三年规划、个别化学习观察记录、各科成绩汇总、个案追踪、家访记录、听课记录等等,这还不算上级部门检查时临时需要写的材料。

    “如果不必要的督查检查少一点,老师们用在孩子们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多一点。只有让教师静下心来做事,教育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华池一位退休的老教师说,“教师忙得‘团团转’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评价主体太多元,大家都来指手画脚,让老师没法专心工作。所以,给教师减负非常必要,减去一些不必要的工作,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研究教学和教育学生方面。教师减负不仅是为了教师,更是为了教育。”

    减负增效,让老师“轻装”上阵

    “教师负担重,既有教育系统自身原因,也有治理体系不完善和治理能力不足等深层次原因,根本原因是教育生态治理混乱和教育专业性弱化。”陇东学院教育学院老师陈志飞说,他认为教师减负不能只是简单地“减”去一些事务,而是应该系统性地提升教育效能和专业性,才能把负担真正减下来。减负更要增效,要让教师回归主业,专注教育、专注教学、专注学生。

    减少教师负担,并不意味着减轻育人责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承担的职责,是正常、合理和必要的负担。需要“减掉”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是中小学教师不应承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

    《意见》中明确表示,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坚决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教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

    在采访中,一线教师一致表示,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意见》,是从教育大计出发制定的有力措施,也是对广大教师工作者工作现状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对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和厚爱。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把这个《意见》落到实处,减少督查考核进校园、减少社会事务进校园、减少各类报表进校园、优化会议制度,为教师营造安心、静心、舒心的从教环境,切实为教师减负增效,让教师的工作回归教育本身。

编辑:张楠责任编辑:张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