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南梁游击队的“军需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马锡五,别名马文章,1898年出生于陕西省志丹县(原保安县)芦草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马锡五传奇的一生中,他的事迹为我们所熟知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以审理“封芝琴婚姻案”突出案例为代表而创造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对新中国司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了影响;另一方面,是马锡五长期坚持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和卓越功绩,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毛泽东为他题词:一刻也不离开群众,老百姓称赞他为“马青天”。

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从另一个侧面向广大读者展示马锡五的别样人生:南梁游击队的“军需官”。

马锡五所处的年代,是时局动荡的时代,由于家境十分贫寒, 7、8岁的时候他开始给地主放牛放羊,父亲曾把他送到私塾读书,不久为了维持生计被迫辍学,在合水县太白镇杂货铺当过伙计,在油坊当学徒,还当过走村串户的小货郎,当过民团民警,在国民党政府当过职员,到国民党部队当过排长,加入过“哥老会”。马锡五的努力不但都没有改变家庭窘迫的生活现状,还受到国民党的欺压和不公正的待遇。正在马锡五准备另谋出路的时候,1930年5月,刘志丹找到马锡五,邀请他和自己一起闹革命,马锡五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刘志丹的队伍,投身向往已久的革命阵营,揭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

刘志丹领导的太白起义胜利后,建立了南梁游击队,马锡五管理游击队军需,负责打土豪筹备粮饷、服装、枪支弹药等后勤供应工作。马锡五对这项工作特别重视,他识字不是很多、记账除了文字,还有自己创造的符号,别人看不懂,但他一拿起便一目了然,都能说清。在哪个村打土豪,没收多少布、多少钱;哪一仗缴获多少弹药、多少军衣;又派谁买进多少东西,这个支队领取多少鞋,那个支队领取多少子弹,在哪个村开多少饭钱,给俘虏发多少路费,他都记得一清二楚,丝毫不差。

为保障部队生活所需,马锡五和同志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了从地主、土豪和当地民团那里搞到粮食、食盐、布匹和枪支弹药等物资,时常要冒生命危险。

一次,马锡五和供给部主任刘约三带领数名战士,乘着夜色掩护,偷偷摸进了当地民团头子曹俊章住的窑洞,用枪顶着曹俊章的脑门,强迫家丁牵来八头骡子,准备了粮食、食盐和布匹,和外面接应的同志汇合,顺利运回了南梁革命根据地,解决了游击队的燃眉之急。

解决军队供应和医治伤病员,是边区政府一项极为繁重艰苦的工作。马锡五便建议政府在荔园堡的瓦房院落设立粮台,专司军粮征购、加工、发放事宜。瓦房院就是老爷庙的后庙,隐于浓浓的杜梨树、杨树林中。发放给部队的食品主要是炒面,即将糜子晒干放在锅里炒熟,然后在石磨上碾成细面,装在长条布袋,队伍出发时,每人发一袋。由于部队及后方人员多,军粮供应就显得特别困难和宭迫,为保证军粮供应,马锡五等人打起了军阀的主意。

当时,山西军阀阎锡山明令禁止大烟,暗地里却勾结陕甘宁三省奸商偷偷向山西贩运烟土,牟取暴利。马锡五经常带领游击队员,在平凉、天水等地埋伏,拦截搜查从兰州过来的客商,撬开标有“兰州水烟”的箱子,收缴了箱子夹层内装的大烟,用这些烟土又通过国民党内部人员,从国民党部队换回大量的生活物资和枪支弹药,就这样一驮驮粮食、肉、食盐、布匹、日用百货、药品、医疗器械源源不断地运回南梁,战士们有饭吃,有衣穿,伤病员也得到了及时治疗。

1934年5月,马锡五担任陕甘边区军事革命委员会管理科科长,具体负责收布、印票、管理修械厂,还兼管医院、伤兵、骡马等。南梁根据地在豹子川、小河沟修建了修械厂、医院、被服厂等后勤保障工厂。游击队的武器大多是缴获敌人的,而且就连这样的武器也不是每个红军战士都有,有的战士还拿着大刀、长矛、铁叉。所以,修理废旧枪支,对游击队的作用非常重要。豹子川修械所开始只有几名工人,后来王泰吉起义部队带来10多个工人,解决了修理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但是修理工具简陋,材料十分匮乏,特别是制造子弹的底火更是缺乏。

铁匠李青山,经常为当地农民打制铁器、农具,修制猎枪,人称“李炮匠”,是阎洼子赵富奎民团的枪械修理员,也是南梁革命地的秘密联络员,给红军游击队多次秘密转送好些步枪部件,后来还帮助游击队活捉了赵富奎,缴枪50多支。南梁修械厂成立后,在马锡五的动员下,李青山当了修械厂的技术员。当时红军的枪支弹药十分缺乏,一支枪最多配备五发子弹,一般只有两三发,就这几发还是从敌人手中夺来的。为解决这一困难,马锡五和李青山调来一些有经验的战士,共同研究,终于想出办法来,把打过的废子弹壳捡回来,敲下旧底火,打平整,再装上火药,重新安上底火就成了新子弹。弹壳里装的无烟火药弄不到,就通过地下党组织从西安购买底火及药品,自己熬硝、烧炭,配制黑火药代替。弹头制造是在土坯上掏一个尖窝窝,把搜集的铜圆和麻钱熔化,将铜液倒如土窝窝,制造子弹和手榴弹壳子。子弹造出来了,只是打三五枪就要擦枪筒,不然黑火药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烟尘就会把枪筒锈死,不过这种子弹还挺管用,杀伤力大。

在马锡五大力筹备下,南梁政府还组织妇女办起了缝衣厂,给部队做冬装,缝补军衣,做鞋。这时刘志丹的妻子同桂荣也来到南梁,组织附近农村妇女为游击队战士做鞋、缝补军衣。马锡五关切地说:“同志们找点布很不容易,做好衣服,剩下的布头一定要保存好,战士们衣服破了好补。”元城川有个叫高名山的绅士,不但会画画、油漆,剪裁手艺也很好,马锡五便请他到南梁政府的被服厂当师傅。他们把土布用糜草灰染成灰色,做成八角帽、中山装,军帽上缀有五角星,为红军研制出了统一的军装。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红军参加检阅时穿的就是他们制作的军装,既威武又大方。刘志丹高兴地称赞:“马锡五、高名山是我们的红军当中的大能人。”

马锡五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刘志丹同志的得力助手,是陕甘人民的忠诚战士,是陇东人民所熟悉和爱戴的领导干部。在负责南梁游击队军需期间,马锡五以革命必胜的精神意志,为游击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为红二十六军的创建奠定了基础,为陕甘宁边区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牺牲,在西北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精神风范和感人事迹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久久流传,历久弥新。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