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时评
传承窑洞文化,为庆阳“乡愁”存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周正新

近期,市上专题召开传承弘扬窑洞民居文化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场观摩研讨会议,聚焦社会关注、专家呼吁、群众期待的庆阳窑洞民居文化传承这一选题,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呼应。

会议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甘肃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研究如何保护利用好窑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推动窑洞文化旅游发展的工作思路,探索我市进一步挖掘庆阳窑洞文化遗产内涵、打响“窑洞民居之乡”品牌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引领和强化全市人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共识、行动自觉。

关注窑洞民居,源于对乡愁记忆的难分难舍。庆阳窑洞具有独特的地域风貌、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周祖农耕文明的历史印记,是看得见的“乡愁”。 然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农民“告别窑洞”搬进了砖瓦房和楼房,一些农民进城务工融入城镇生活,原有窑洞逐渐被废弃,窑洞民居开始淡出农村生活,独具特色的窑洞民居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窑洞营造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窑洞文化保护和利用现状令人担忧。

习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重要指示,其核心用意是挖掘用好“老祖宗”留下的独一无二的人文遗产,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弘扬好,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庆阳窑洞盛满了庆阳人祖祖辈辈沉甸甸的生活回忆,有的反映历史记忆,有的记录革命故事,有的蕴含传统民俗,有的体现风土人情,有的见证社会变迁,有的饱含乡音乡愁,有的寄托精神家园……可以讲,一部窑洞挖掘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这更加促使人们特别怀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传统民居文化。冯骥才先生称黄土窑洞为“农耕黄土文化的化石”,其窑洞智慧和民居“哲学”是我们庆阳儿女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肩负好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勇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者、实践者,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接续好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非遗资源,将祖辈留给我们的窑洞文化发扬光大。

保护民居文化,思想认识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窑洞民居与现代文化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关系。保护窑洞民居,也并不是要让传统窑洞停留在过去那种阶段,而是通过文化理念设计巧妙介入,走出一条设计规范科学、居住安全可靠、资源节约环保、生活舒适方便、承载农耕记忆的现代化路径。一方面要能为庆阳“乡愁”存档,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传统农耕文化软实力作用。因此,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经验与科学、环保与安全、美观与舒适等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利用与农民生活的关系,处理好生产、生态与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关系。

我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窑洞民居之乡”, 庆阳窑洞营造技艺,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按照《庆阳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的任务要求,立足庆阳窑洞文化传承,打响“窑洞民居之乡”品牌,实施陇东民居——窑洞文化保护项目,使其有机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打造一批特色小镇,让乡村更有特色、更有品位;使其融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中,给乡村面貌注入与众不同的文化活力,留住乡愁,守住村韵;使其融入文旅融合发展中,以“文”兴“游”、以“游”养“文”,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努力让这一黄土高原上独特的文化传承和抹不去的记忆,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