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忆端午(张文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踩着细碎的阳光,走进如梦的农历五月。带着如诗的情怀,来赴那场时光静好的每一天。

日影飞逝,浮水淡烟,光阴匆匆而过,愿五月,与美好相遇。农历的五月,蓝蓝的天,云白朵朵,鸟语花香,丝丝缕缕的粽香会从袅袅升腾的水汽中,从半开半掩的大门后渗透出来,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郁,汇成溪,汇成河,流啊流啊,直流到你内心最隐秘的角落……

《诗经》有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艾易惹相思,艾草的气息仿佛让我闻到了一种家乡的味道,想起了端午节。植物似无情,却是感情密码和信息的储存器,一旦遇到机会,它会丝丝缕缕地释放出来。

在我的家乡陇东黄土高原一带,端午节称作五月端午。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分属于冬、春、夏、秋四季。端午节时值仲夏,烈日当空,草木蓊郁,瓜果飘香,布谷声唤,杏红麦黄,正是一年景好处。

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在家门口插艾是老家一个恒久的习俗,据说能辟邪祛灾。记得小时候,一到五月端午那天,母亲天不亮就起来,她窸窸窣窣地穿上衣服,将头天准备好的略微有点打蔫的艾草拿起来,走到街门口插入香炉内,一边两枝,又在窗棂上也绑上一束,立时一股青草的气息弥散开来。此时,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太阳尚未升起,这种起五更插艾草的感觉,充满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非常具有仪式感。加上“辟邪”的说法,让我惴惴地有点小紧张,好像外面有一只怪兽蹲伏着,就等着被艾草吓跑。我问母亲,为啥不等大白天再插艾,她说,太阳出来后再插就不灵了。如果端午这一天在村里溜一圈,可以发现,家家门口遍插艾草,蔚为风景。

粽子是餐桌上必备的大菜。包粽子大都用粽叶,在深沟林间岩旁大把大把采来,叶片是长长的,清水荡涤备用。家中已泡发好长糯米(香糯)、花生、红枣、红豆等作料,并搅拌均匀。肥瘦相间的腰板肉切成片,用盐、酱油等腌制好,便可动手了,包起的棕子香甜。

母亲包棕子很快,见她抽出一片两片粽叶往正中一交叉,圈成漏斗样,放进左手不松不紧地握成近乎三角柱形。右手用汤匙舀进一勺拌好的馅料,筷子夹入一片肉,再加上馅料压实。右手把粽叶紧贴着馅往下一盖,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迅速将两边折角拗紧,右手顺着粽叶前捋,再往左一折,即用长席草或塑料线紧紧缠绕几圈,打上活结,一个才算大功告成。到十个左右,便留长线结成一提,放到锅里煮或送人,又体面又好看。

端午节是传统的中国民俗节日,从南到北,由西到东都有多彩的节日特色,赛龙舟,观海潮,祭蛇神,驱毒荼,烧五毒,包粽子,蒸米饭,喝雄黄酒,戴香包……在全国各地都端午过的红火多彩。

在西北陇东过端午节除戴香包吃棕子之外,有些传统的习俗逐惭被淡化,细细追寻,还是挺有趣的。

在陇东庆阳,踩露水。端午这天早晨,人们都很重视早起床领着孩子踩露水,到野外生长艾草的地方用手轻轻沾上艾草上的露珠,先给小孩擦眼擦脸,据说艾叶露水可以明目醒神和美颜,擦洗后大人小孩都会一年精神百毒不侵。

戴花绳。就是用五彩线合拧成花绳,用中药配制好的香料把花绳揉一揉便会留有香味,在端午这天给大人和小孩都戴在手腕,脖子和脚腕,有驱毒驱虫的作用,传说很多毒虫如蛇,蚰蜒,蝎子等看见花绳和闻到香材味就会昏迷死亡或逃离,不敢伤人。也有小孩戴花绳招来吉祥的说法。

耳鼻擦雄黄。五月初五这天,是立夏后天气渐渐更热和热毒最盛之季,人们容易上火受热毒侵犯,往往昏昏晕晕心神不清。端午这天都习惯给大人小孩的耳孔,鼻孔,肛门擦上雄黄油,一是雄黄味刺激醒神,使人轻松。二是雄黄有杀虫杀菌特效,擦上后驱虫杀菌。

额头画王字。端午这天家家都很重视用雄黄油在小孩的额头眉间画一个王字,寓意王者为上百毒不侵,避之大吉。另有王者至尊,端午之王会福禄降临,鸿运通达。

端午节虽然还没到,可咱庆阳人的心早已融入到一片浓浓的节日氛围中。眼下,正是咱庆阳香包在西峰城区大街小巷争奇斗艳的时刻,各大超市、商场里,香包、粽子香气四溢,沁人心脾,艾草、糯米、大枣等商品早已在货架上按耐不住等待被选购,市民们趁着闲暇时间纷纷走出家门,走上大街小巷、商场超市,紧锣密鼓地筹备过节,很是热闹!

端午戴荷包,可以预防夏天蚊虫叮咬,这是陇东的民俗。陇东荷包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每年端午节前后,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荷包形成产业,市场越做越大,成为陇东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