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镇原
念好“产业经” 奏响“富民曲” ——镇原县“造血式”扶贫见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通讯员 田永昭)面对最难啃的脱贫攻坚“硬骨头”,镇原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大力培育肉兔养殖、万寿菊、瓜菜种植等特色富民产业,一个个特色产业增强了贫困户脱贫“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致富“活水”。

壮大兔产业

“蹦”上致富路

近日笔者走进甘肃绿生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镇原县平泉镇种兔繁育基地的大门,“成年兔区”“幼兔区”“种兔区”等示意牌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标准化养殖区内一排排兔舍整整齐齐,一只只优良种兔活蹦乱跳。

甘肃绿生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投资580万元,在平泉镇建成全封闭式兔舍3座,安装自动上料线36条、智能清粪系统12套,存栏伊拉肉兔3.5万只,年出栏12万只,净利润200多万元。

甘肃绿生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纪军说:“肉兔个性温和,占用空间小,繁殖周期短,符合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再加上镇原县群众有养殖兔子的习惯,因此,养兔产业能在全县迅速发展起来。”

在平泉镇秦铺村的志坤养兔合作社,只见干净整洁的养殖场里,圈养着一只只体型健壮的肉兔。秦志坤说:“前几年我在外打工,回家探亲时听说养兔的效益很好,通过多方了解后,我办起了合作社,去年我养殖了200只种兔,实现纯收入10万元,今年把养殖规模扩大到了600只种兔。”

据秦铺村党支部书记史登荣介绍,秦铺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引导100户贫困户养殖肉兔,正在全力打造专业养兔村,让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规模养兔场57个,发展100只以上养殖大户214户,肉兔总饲养量达到62.9万只,存栏量25.9万只,2020年计划出栏达量100万只以上。

种下万寿菊

“开”出致富花

在临泾镇良韩村,村民韩等虎正在给自家的万寿菊补苗。韩等虎去年依靠种植万寿菊脱了贫,尝到了甜头。“去年万寿菊的收入比种玉米和小麦好,今年我减少了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种了10亩万寿菊。”韩等虎满怀信心地说。

进入6月份,在镇原县山间塬面,群众在田间地头忙着给万寿菊花苗补苗、除草、施肥。近日,记者在武沟乡渠口村、孟坝镇峁合村和临泾镇良韩等乡村看到,专业技术人员正抓紧当前万寿菊成长的好时机,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武沟乡冯俭村的贫困户胡银告诉记者,他家有30多亩地,去年种植了10亩万寿菊,每亩万寿菊的毛收入能达到3000元到4000元,收入很不错,今年又多种了8亩万寿菊。

才种了1年万寿菊的韩等虎和胡银为何有如此信心?原来,他们和鲜花加工公司签订了保底订单收购合同,政府还设有万寿菊收购点,提供地膜和苗子,栽植成本低了,收入也就能好些。

近年来,镇原县坚持“龙头带动、订单生产、政策扶持、保险托底”的思路,大力发展万寿菊产业。为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在全县建成了12个万寿菊收购点,建成了1个年产能15万吨的鲜花加工生产线—广州立达尔公司镇原分公司。“群众能采收多少万寿菊,我们就能收多少。我们采取万寿菊保底价收购,市场价低于1元时,我们就和群众签订1公斤1元的保底价合同;市场价高于1元的时候,随行就市。”广州立达尔镇原分公司总经理明远说。

发展瓜菜业

“鼓”起钱袋子

“过去种玉米、小麦,每亩地最多只能收入1500块钱左右,现在种植大棚蔬菜,每座棚一年少说也能收入近万元。”镇原县开边镇寨子村菜农曹志亮高兴地告诉笔者。这是近年来镇原县发展瓜菜业鼓起群众钱袋子的一个缩影。

镇原县山川沟塬兼有,是典型的黄土地貌,也是一个世代以农耕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旱塬上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成为历届镇原县委、县政府始终探索的一个重点。近年来,该县以洪河、茹河川区两个万亩瓜菜示范片带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晚季和淡返季为特点的高原夏菜,持续夯实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

走进开边镇兰沟村设施瓜菜基地,株株辣椒长势良好,颗颗西红柿饱满红润,处处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基地负责人李振龙每天穿梭于200多个温室大棚之间,悉心打理这些蔬菜,他说:“这些菜都是去年9月前后栽植的,一个棚一茬产值大约在1万元,春秋两茬可以收入2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村上已经有12户群众通过种菜脱贫致富。

开边镇镇长马欣彤告诉笔者:“开边镇通过主打瓜菜产业,全镇3个贫困村全部顺利脱贫摘帽,全镇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83%。”

今年,镇原县对3765户10867人未脱贫户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方案,靠实种植万寿菊、中药材、玉米、黄花菜等经济作物7143.7亩,养殖肉羊、肉牛(驴)、肉兔6883只(头),确保全面完成深度贫困集中攻坚目标任务。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