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决胜之路·镇原篇】小康路上 步履铿锵 ——镇原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郑朝静)使命,在奋进中彰显力量。号角,在攻坚时更加嘹亮。

仲夏时节,草木争荣,镇原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扶贫车间里工人们埋头操作着各种机器,产业基地持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

镇原县是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村120个,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23万人,贫困发生率36.21%。

近年来,镇原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盯深度贫困乡村,苦下“绣花功”,敢啃“硬骨头”,全力“攻堡垒”,2014年至2019年稳定脱贫39119户159474人,贫困村退出107个,2019年底下剩贫困人口3195户8570人、贫困村 13个,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5%。

镇原县脱贫攻坚在“量”上得到突破,在“质”上得到提升,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

在奔向小康的路上,镇原县坚定不移,步履铿锵。

改善民生夯基础 城乡面貌展新颜

    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镇原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相对滞后,严重掣肘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制约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最大瓶颈。

太平镇彭阳村脱贫户刘怀杰告诉记者,原来他们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基础条件差,农民守着大片土地没有出路,出行不便、吃水困难,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孤寡老人。“心情不好,日子怎么能过好?”

开边镇设施瓜菜示范基地。本报记者郑朝静 摄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镇原县坚持以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保障为重点,全面实施冲刺清零、固强补弱,找差距、补短板、促达标,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三项行动”,聚力打好民生基础攻坚战。

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刘怀杰所在的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走上了硬化路,吃上了自来水,通上了动力电,“滚牛洼”变成了“宽展田”,家门口都有了致富产业,条件好了,村里也有人气了。

刘怀杰养了4头牛,2018年自来水通到家门前,人、牛饮水都不成问题。家里通上动力电后,给牛铡草再也不愁了。现在的刘怀杰,笑容总是挂在脸上。“不用再去沟里挑水,农民看病能报销,孩子上学不用交学费,生活条件好了,心情都变好了,还有啥事干不成?”

2013年以来,镇原县投入2.51亿元,实施各类供水工程13557处,解决了4.38万户19.0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饮水安全保障率100%;投入资金4.08亿元,集中实施农村电网新建改造工程,实现了生活用电户全覆盖、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累计投资19.34亿元,修建农村公路1923.76公里、村组砂石道路2798公里;先后动态核查适龄学生6.5万人,投入5.96亿元,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零辍学,贫困学生资助面100%;投入2.16亿元,修建乡镇卫生院16个、村卫生室215个,实现基本医疗参保、资助、待遇全覆盖。

如今的镇原县,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群众生活有保障了,茶余饭后,人们还能徜徉在文化广场享受美好时光。

多元施策育产业 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镇原县大大小小的乡镇村落,一座座钢架大棚立于田间、一处处生产场地热火朝天、一张张笑脸花般绽放……田间地头传统农业生产的印迹正逐渐褪去,特色富民产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镇原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按照“主导产业整县推进、扩规模提水平,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保覆盖提效益”的思路,全域全产业推广“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抓实抓细“畜禽、瓜菜、林果、饲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中药材、万寿菊、黄花菜、肉兔”四个特色产业,支持培育“五小”产业。

新城镇孙庵村的大部分村民在多年前以传统农业为主,近年来,镇、村坚持科学谋划产业,倾斜资金扶持,鼓励大户引领,积极指导孙庵村因地制宜发展养牛产业,走“党支部+协会+合作社+规模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现在的孙庵村,已经是镇原县远近闻名的养牛村,全村748户村民中有523户村民养牛,牛存栏2200多头。

不仅是新城镇,镇原县其他各乡镇纷纷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产业。平泉镇通过3年时间的发展,先后在洪河川区建成设施瓜菜大棚892座,落实露地瓜菜5000亩,致力打造洪河川区优质瓜菜示范基地。开边镇打造以解放、开边、兰沟村为主的5000亩礼品西瓜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贫困户400户,实现瓜菜产业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镇原县产业多元化发展,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激活了发展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县肉牛、肉羊、生猪、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23.2万头、82.6万只、18.3万头、2100万羽;新建设施大棚4345亩,种植瓜菜23.6万亩,其中设施瓜菜1.28万亩。中药材推广订单栽种5.5万亩,万寿菊完成栽植6.5万亩,黄花菜种植9万亩,饲养肉兔82.2万只。并鼓励贫困户利用房前屋后、前庭后院、空闲场地,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短平快”增收小产业,增加收入,助推脱贫。

易地搬迁挪穷窝 新家新业新生活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

镇原县有70%的人口居住在沟、湾、梁、峁、掌等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域范围,就地脱贫难度大,精准扶贫成本高。从2016年开始,镇原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标,有计划地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根子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

孟坝镇孟坝村冉洼组贫困户齐焕兰2019年从山里的窑洞搬到了孟坝镇易地扶贫搬迁独门小院安置点,5口人有了98平方米的新房子。“搬到这里就是好,再也不想回以前那个穷窝窝了。”谈及易地扶贫搬迁给自家带来的好处时,齐焕兰坚定地说。

为什么不想再回去?齐焕兰告诉记者,老家在山里,交通不便,发展受到严重限制,生活没有奔头。

搬到镇上的集中安置点,齐焕兰可以在居住地周边打零工,还可以照顾在镇上上学的孩子,同时公益性岗位每月还能收入500元。她利用老家的旧宅子搞起了养殖,养了20只奶山羊。“易地扶贫搬迁重燃了我们对生活的希望,今年我们家一定能顺利脱贫。”齐焕兰信心满满。

镇原县把“生态条件恶劣、居住过于分散、距离交通干道远、公共服务配套难、扶贫成本大、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独居户、分散户”纳入搬迁范围,采用就近搬迁安置、整村搬迁安置、跨区域搬迁安置、回购商品房安置四种模式,分年度、分批次实施。

2016年以来,镇原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10.25亿元,建设80个安置点,搬迁4128户17579人,目前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入住率100%。已完成拆旧复垦1176户,占总任务1424户的82.58%。

“搬得出”也要“稳得住”。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对此,镇原县强化迁出地和迁入地“双重保障”,在迁入地,或鼓励群众就地务工增加收入,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规模养殖、种植和中药材产业,实现每户都有一个致富产业和增收渠道;在迁出地,引导群众以土地参股分红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或绿色无公害小杂粮订单种植,实现“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民”。

真帮实扶结硕果 携手共进奔小康

“建办合作社我筹划,发展产业我动员,修建基础设施我投入……”这是各级单位帮扶镇原县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在中央定点扶贫、东西部协作扶贫、省市级包村联户扶贫中,每个单位、每个帮扶干部用真情、献真心,真扶贫、扶真贫,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是帮扶镇原县的唯一一家中央单位。帮扶期间,该院协调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39.5万元,在郭原乡毛庄村发展中药材、辣椒、肉牛等产业,帮助毛庄村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郭原乡景原小学以前的校园路还是土路,房子下雨时漏水,冬天进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了解到情况后,投资150万元为景原小学新建校舍,真正改善了孩子们的上学条件。

读者出版集团帮扶庙渠乡四合村、六十坪村、店王村,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种养产业、开展文化扶贫等,兴办的一件件实事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帮扶新集镇吴塬村投入帮扶资金150万元,扶持特色产业发展、资助大学生、开展文化扶贫等;省农科院帮扶方山乡王湾村、张大湾村、关山村和贾山村落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新建蔬菜塑料大棚……

截至目前,中央、省、市、县四级驻村干部达到360人,中央和省、市、县、乡五级7029名帮扶干部共结对帮扶贫困户4.24万户,帮扶力量总体上实现建档立卡及深度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特困乡、村优势帮扶力量全覆盖,所有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建档立卡及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

更让人感动的是,2016年银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以来,天津市、静海区按照“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思路,多次组织人员到镇原县开展互访交流、结对帮扶活动。

四年来,天津市静海区与镇原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433对,结对认亲154对,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604名,创业成功373人,带动全县1516户5528名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天津市和静海区落实帮扶资金18495.483万元,共实施设施蔬菜基地、瓜菜综合市场、舍饲棚圈养殖、到户产业奖补、“331+”合作社奖补、劳务培训、文化教育卫生等项目七大类,辐射带动全县19个乡镇101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3681户14660名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