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桐川行 (董培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董培华

汽车驶入309国道后,便一头扎进山梁,朝着庆城县桐川方向疾驰。

沿途几乎看不到人影,唯有两排金叶白蜡,急急向后退去。笔直挺拔的树干,从车窗外晃过,蓬蓬松松的树冠,宛如一团团金色的花朵在风中微微颔首。视线里,山乡村野,植被葱茏,满目都是绿意。

大约一个小时,我们抵达桐川乡惠家庙村镇一联合站。这是一个由42名员工组成的基层团队,平均年龄仅仅31岁。踏入生活区,第一感觉便是这里窗明几净,温馨如家。置身其中,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活力与朝气。王明军书记自豪地告诉大家:“镇一联就是一个和谐的绿色家园。”

在联合站门前,我们换上了崭新的工服。那是一种纯正的中国红,明媚,艳丽。身处深山,这一抹石油红瞬间让我们精神大振。缓缓地行走在场站内,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巨大的沉降罐与净水罐,听到了一些陌生的专业术语。采油十一厂党委宣传科的周沛龙告诉我:镇一联合站承担着全厂五个采油作业区的原油计量外输任务,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屡次获得集团地各种荣誉称号。

时值三伏,骄阳似火。被石油红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不知这些年轻的石油人是如何抵御厚厚的工服下淋漓的汗水带来的湿热与烦闷。

短暂的参观后,我们乘车前往镇十转中心站。汽车绕着起伏的崾岘,一路下行,隐隐约约看到红色或蓝色的瓦房,洒落在沟底或山腰。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汽车在山间穿行了近一个小时,到达蔡口集镇邱家湾村。

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桐川作业区镇十转中心站,清晰地出现在山下,一簇白色建筑,矗立在“心”形的山峁之上。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峁,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深深浅浅的绿色中,白晃晃的山路,从沟岔或半山洼,蜿蜒盘旋,伸向不同的山梁。占地面积9400平方米的镇十转站,就这样被群山环抱着。

本以为石油人只有《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与坚毅,没想到他们也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的闲情逸致。一下车,我们便被开心农场顿住了脚步。走进蔬菜大棚,绿叶婆娑,硕果累累。篱笆上挂满了黄瓜,长长的豆荚垂在我们头顶;西红柿辣椒挨挨挤挤,隐于叶下。棚内蝶飞虫吟,清香阵阵。

汩汩的水声在耳边响起,循声走去,一股凉意迎面袭来。原来是井水在循环流淌,浇灌着院内的蔬菜。“雨过晓山泉噪涧,花生春菜蝶穿园。”好客的师傅,打来井水,把新摘的黄瓜西红柿淘洗干净,热情地递给每一个走进菜园的客人。

久居闹市,山野的风,大棚里的菜,充满了诱惑。邢书平师傅看我大口吃着西红柿,立即找来纸箱,摘了满满一箱,硬是塞进我的手中。在如此偏远的山沟里,这箱礼物显得格外贵重,再三婉拒,邢师傅依然劝我分享他们收获的快乐。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而镇十转中心站,厂房整齐,同样有菜园,有果园,亦有养殖园。鸡棚兔笼雁窝鸽舍,都是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干部,利用废旧油杆打造而成。“爱在田野之间,责任闲情两相宜。”身处深山,日子平淡孤寂,修花园,建菜棚,栽花树,鸡鸣雁子呢喃。“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2800平方米的开心农场,丰盈着他们的业余生活。

在这个田园井站,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习惯了”。带我们参观的小汪师傅一路上只要提到妻子儿子,总是说已经习惯了。48岁的张事业师傅已经有20个年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他告诉我们:“习惯了守在油田,两口子的感情都撂背了。”他的话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张师傅也笑了,笑声背后是沧桑与坚韧。

下午4点半,我们乘车前往蔡口集乡邱家湾沟镇238-01井场。这里的天格外的蓝,蓝得纯净,蓝到了极致。只是,旷野无声,11台红色的抽油机,在青山绿水间,缓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