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我的舅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张振忠

表兄打电话告诉我:“舅母去世了,去得很急,无征兆”。我心里一颤,咯噔一下。前些天,我还问表兄舅母的身体情况,他说挺好的。没想到她这么快驾鹤西去了,遗憾得悔心!

舅母享年八十七岁,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小脚老太太。性格开朗的舅母在我的记忆中从没见她苦过脸,记得小时候我到她家玩,那些表姐、表兄、表弟们个个精神抖擞。舅母家孩子多,九个子女,十二人的大家庭,在那吃不饱穿不暖,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里,能拨拉转都是一件艰难的事。但舅母整天笑哈哈的,她用智慧和贤惠,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把日子调理得井井有条,把老人伺候得精神,把孩子们抓养得健康。

舅母对外爷特别孝敬,精心到了每个细节,八十多岁的外爷高高在上,是十里八乡的名人,是她们家族的掌柜的。外爷送两个舅舅去参加革命,还为刘志丹的部队送了二十拾担粮食。其中一位舅舅曾给刘景范担任过警卫员。舅母每天早上起得最早,早早地,先烧一锅热水,打上半脸盆,调好温度,搭上一条白净的毛巾,端到上窑里,轻轻地放在炕上,然后轻轻地叫外爷洗脸,“爹,你起来洗脸”。外爷翻身起来,盘腿坐着,把脸洗了,一声不吭,外爷平日里话不多。舅母看着他洗完,才端着脸盆轻轻退出窑门。舅母对外爷的敬重和了解,可谓细腻到家了。外爷抽口烟,在炕栏杆上掸几下,舅母都能理解外爷需要什么,知道要说什么!她对外爷柔声细语地孝敬,是刻在骨子里的,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但她和表姐、表兄弟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是朗朗的笑声,她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教育孩子们做诚实的人,还逗得一家人开怀大笑,可谓是寓教于乐。她嘴角麻利,人又利落,谁家娶媳妇,过事,她都是主力,而且还是大家的开心果。她们那些妯娌们聚在一起,一边和面,一边揉面,一边擀面,一边剁面,一边蒸馍,一边你一句,她一句,像是顺口溜,又像诗歌,又像唱歌,那场面热烈极了,逗得大家前弯后仰地大笑。可惜,那时我小,听不懂她们说什么,一句也没记下,只记得那热闹开心的场景。

舅母八十岁那年,我回去看望她老人家,她正好座在炕沿上纳鞋底,那精致的小脚,随着纳鞋底拉线的节奏一动一晃。舅母一手拿着鞋底,一手拿着针线,中指上戴着顶针,加上一头银丝的头发,纳上两针,还把针放在银发上擦一下,透着阳光照进窑洞里炕上的她,简直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卷,让我永远不能忘怀。走到窑门口,喊了声舅母,她抬头一看,高兴地说声,“哟,外甥来了”,腾地一下从炕上跳了下来,我赶紧去扶她,她说没事,我把她扶到炕上,和她拉家常,顺手拿起她纳的鞋底看,针线细密,而且还挽着花子,还有图案,我说:“舅母你真行,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纳这么好的鞋底”,她说闲着解心慌,也乘能做得动,给孙子们纳几双鞋底,好让他们穿着舒服。

舅母也是方圆几十里地,出了名的女强人,特别能干,特别贤惠,她在家乡一溜溜的赞美口碑。人们在我们面前夸赞她:“你八舅母强得很,是周围出了名的能成女人,是个家里家外样样能行的女人”。听了这些朴素的人,我心里无比敬重她老人家。“殚竭尽力全为家”,她走了,她的音容笑貌,贤惠持家,敬老爱幼的美名永远留给我们了。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