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五老”志愿服务队 退而不休献余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见习记者 李倩 张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是三尺讲台上的灵魂工程师,或是党性牢记心中的人民公仆,或是无私奉献保家卫国的英雄将士。本该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他们却穿梭于街巷间,坚持用自己的善心和行动,无偿解民忧,传递正能量,持续帮助、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他们被亲切地称为“五老”志愿者。

“明天记得去民政局婚姻调解处值班。” “这个孩子的情况还需要再跟进一下。”“最近还有一场讲座要组织。”……一进到办公室,徐惠民嘴里便开始念叨工作上的事,繁忙的一天就此拉开序幕。这样的日子从徐惠民退休之日起已持续了6年。

“做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刚退休时改不掉职业习惯,看到不好的人和事总忍不住上前纠正。”回忆起刚退休的日子,徐惠民笑了起来。“闲不住”的他虽然退休了,但总想为社会做点什么,于是他自发开始调解身边的一些纷争,在一次次调解中,徐惠民渐渐萌生了成立一个民间调解组织的想法。

恰逢北街街道办事处鼓励社区整合辖区资源,大力支持和培育民间公益社团组织,于是徐惠民联系上了昔日好友,同为老教师的一帮人一拍即合,在北大街社区的指导下,庆阳心怡咨询调解服务中心等9个社会组织成立了。

“最开始,只是几个志同道合的退休老人聚在一起,想要发挥点余热,尽可能地去解决群众的困难事。”徐惠民说。随着解决纠纷数量的增加,这支老年队伍逐渐开始壮大,一些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纷纷加入了进来。

随着人员的不断加入,庆阳心怡咨询服务调解中心拥有了一支稳定的“五老”志愿者队伍,他们依托社区,形成了“社区+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的“三位一体”多元化服务模式。在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位志愿者,都尽己所能解决着群众的急事、难事,张久善便是其中之一。

“刚退休时,徐校长联系上我,因为过去在一个圈子,有共同话题,在一起还可以继续过去的事业,这样退休后也不会孤单,我便欣然答应了邀请。”张久善说。

任职的几年里,张久善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们这代人对这个社会有很深的感情,能为社会多做一点事,心里便多一丝慰藉。”张久善说到。

婚姻调解、农民工工资纠纷处理、邻里纠纷调解、各年龄心理咨询、法律咨询以及未成年定期帮教等是他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情。遇到的每一起案例,从了解基本情况到四处奔波解决问题,这些经历都汇成了他独特的工作记忆,也让他的人生更加圆满。

一日,张久善一如往常坐在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一个15岁的男生跟随父母的脚步走了进来。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张久善觉得非常眼熟,经过询问后才发现,这是他在三中任职时开除过的一位学生徐子铭(化名)。看着昔日的学生,张久善对这次重逢充满感激。

“再遇徐子铭同学,给了我一个弥补遗憾的机会,当校长时面对整个学校庞杂的管理工作,容易疏漏,也难免处置不当。”张久善说,“如今只专心解决一个人的问题,使我重新认识了教育工作。对学校来说,一个学生仅是几千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在张久善的耐心劝导下,徐子铭重回校园,如今已完成学业步入社会。

过去的六年里,不只是张久善,这支“五老”志愿者服务队伍中的每一位志愿者都在工作中收获了独特的人生体验,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特色工作法,创立了双方当事人、主持人、调解人共同参与的四方调解模式,采取收集整理—制订方案—分类办理—跟踪回访的“五诊”办理流程,成为北大街社区矛盾调解工作的一大亮点,使多起矛盾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志愿者队伍日常实行坐班制,接待来访居民,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作为一名从教40年的教育工作者,惠志涛对“五老”志愿服务工作充满了热情,日常工作中面对情况紧急、影响较大的突发性矛盾纠纷,他都会及时赶赴现场调处。

徐惠民告诉记者,庆阳心怡服务中心先后调解各类纠纷1200多起,开展各类公益讲座29场(次),与西峰区人民检察院携手创建了西峰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帮教基地,并与检察院未检科签订帮教协议。

他们的工作热情及良好口碑影响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人申请加入服务队伍,现在已有120多位经济、法律、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家申请加入团队。服务中心也逐步发展出了1个课题组、8个县区(社区)工作站、15个社区及学校工作室、32个工作联系点。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