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变化】庆阳市生态扶贫取得实效,带动7000多户农户实现脱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赵彩霞 陈思 通讯员  李步儒 李伟)2013年秋季开始,庆阳市启动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在此工程带动下,该市年培育绿化苗木14万亩以上,年可出圃各类合格苗木5亿株以上,农户年实现苗林产业收入3亿元以上。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庆阳市林草资源发展持续向好,全市现有林地面积105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83%,活立木蓄积量2156.86万立方米。

科学规划造林 打赢生态建设战役


站在华池林管分局东华池林场宝塔山顶的瞭望台上,只见绿林绵延,稠密的植被覆盖了山川溪谷,密林中较为清晰的界限,是林场的护林防火路。东华池林场场长张宏伟说:“眼前的林海以天然林为主,其间有部分人工林,历经几十载,经过数代林业人的不懈守护,才有了如今的景象。东华池林场只是子午岭的一部分。”

    近年来,庆阳市各国营林场始终把保护森林资源放在首位,以“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为抓手,积极完成各类工程造林、封山育林、苗林培育,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此外,林区各单位严格落实林地征占用审批、林木采伐、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资源管护制度,构筑起有力的资源管护防线,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记者从庆阳市林草局获悉,“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实施以来,规划每年造林面积100万亩,到2020年底累计造林要达到700万亩。为打好这场生态建设战役,在区域布局上,北部丘陵沟壑区以生态防护林为主,中部及西南部残塬沟壑区以生态经济兼用林为主,东部子午岭林缘区以培育林木种苗为主。在工作推进上,优先考虑生态脆弱、贫困程度深的区域,整山系整流域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整流域推进。

    改革理顺机制 创新迸发活力


    2011年,庆阳市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西部地区国有林场改革唯一试点市,47个国有林场列入改革试点范围。一系列有效举措,让国有林场职工病有所医、学有所上、住有所居、老有所养。通过改革,林场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均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管理,基本与当地同类事业单位职工同等待遇,工资水平较以前大幅度提高。

    2016年以来,全市林草资源管护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全市有生态护林员7189名、天保护林员2404名、公益林护林员2173名、草管员1349名。开展“绿盾”“绿剑”“绿卫”等涉林专项行动6次,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侦破刑事案件156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192起、治安案件28起;救助国家级、省级野生保护动物67只。落实公益林管护面积1393.55万亩,管护合格率达到100%。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各项指标均优于省上下达指标,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种苗产地检疫率、测报准确率指标实现了“一降三升”。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308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319.75万亩。

    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新建瞭望塔12座、塔路46.3公里、防火宣传碑牌100座、LED牌8面,建成火情监测中控系统5套、林火视频监控点34处,购置扑火机具2165套(件)、运兵车6辆;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5.75万亩,新建管护站1处,完成刺丝围栏116公里、生物围栏40公里,设立固定界碑140座、警示标牌10块、生物沙障65.67公顷、粘土沙障22.23公顷、麦草方格沙障43.44公顷;建成子午岭国有林场公共租赁住房198套2440.64平方米、标准化林业工作站7个,投资3345.32万元新建森林资源管护站28处8470.55平方米,新建改建安全饮水工程6处;投资9711万元开展21条151.46公里国有林场林区道路硬化,在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设立了区碑、界碑、界桩等。新建庆阳市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中心1处,目前完成所有建设内容,并通过省级验收。

    兴林富民 生态扶贫取得实效


    “十三五”时期,庆阳市林业系统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发展苗林产业,按照生态保护要求调整产业方向,积极培育绿色富民产业,打造绿色增长点,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记者了解到,为了培育富民产业,采取“政府引导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庆阳市培育苗木14.8万亩,探索形成了“四种类型”“十种模式”,建成家庭农场70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6亿元以上。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建立“森林人家”120多家,实现了国土绿化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同时,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惠农政策,为贫困户增加政策性收入7120万元,落实“六个精准到户”措施,累计下达资金5394.4万元,选聘生态护林员6743人次,在全省创新实施支持贫困群众参与国有林场生态工程建设工作,通过场(林场)地(乡镇)合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支付劳务报酬204万元,实现了国土绿化与带民致富有机的结合。

    采取“农民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发挥扶贫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生态扶贫与脱贫攻坚双赢。通过积极向省上争取,实现生态护林员项目资金和人数“四连增”。全市累计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19892人次,落实中央投资1.59亿元,带动7000多户农户实现脱贫;135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9852.59万元;18.03万户贫困户累计享受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资金2189.04万元;18.72万户贫困户累计享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118.82万元。(图片均为陈思拍摄)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