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在“三变改革”中迈向“三业齐兴”——庆城县马岭镇马岭村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马岭村后湾组党建文化广场

  庆阳网讯(记者 丁艳 黄飞)庆城县马岭镇,驻守庆城县的北大门,这座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镇,曾经因为长庆油田的进驻而繁华,也因长庆油田的搬迁撤离而一度衰落,留下来的,是贫瘠的土地、受污染的水源、废弃的生产生活基地,还有马岭人精神上的失落和创伤。

  经过痛定思痛后的思索和凤凰涅槃般地突围,尤其在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马岭镇党委政府以马岭村为主阵地,围绕如何破解“后石油”时期转型发展新课题,依靠地理优势搞开发、挖掘旅游资源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破难题、依靠党的建设聚人心, 走出了一条“塬面苹果、山地草畜、川区旅游+特色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新路子。

  “五股”促“三变”,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马岭村在发展初期,要想重新依靠传统农业再谋发展已经变得举步维艰,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同时,因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不正常,群众意见大,也让马岭村的发展困难重重。

  2013年开始,镇党委深入马岭村“把脉会诊”,积极指导村党支部“开门整顿”,逐一根治“缺乏领头雁、班子成员思想涣散、村组干部履职不到位、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服务群众能力弱”等“病根”。

  2014年,马岭村推行“双选”机制,通过村民大会公推直选致富能人重组新的村级领导班子,同时大力实施“双培”工程,把优秀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在“双选”和“双培”的基础上,重组后的村级领导班子又提出了“双公”“双带”和“双聚”的党建管理办法,及时公开村里的决策评议和财务运转情况,让群众参与到集体事务管理中来。

  有了焕然一新的村级领导班子,马岭村创新提出了“五股”丰登促“三变”的新型发展模式:以“观念股”凝聚人心“抱团发展”,以“土地股”下活“产业棋”,以“人力股”解决资金难题,以“商业股”壮大村集体经济“大钱袋”,以“企业股”实现可持续稳增长。通过股权纽带,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各类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农民增收的渠道多起来。

  马岭镇后湾组村民查看农作物长势

  2014年,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马岭村后湾组利用一处废弃多年的集体土地建设商业门店,采用边建边租的办法,建成马岭二层商业门店41间,通过商铺出租当年实现盈利139.41万元,淘回了马岭村的第一桶金。当年年底,村上每户村民不仅分到了1000元外,还用分红后剩余的90多万元用于集体经济继续“滚雪球”发展,为马岭村集体经济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资源变资产,就这样,马岭村在“三变”改革中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有了第一桶金,2015年9月,后湾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156户村民全部入社。同时,为了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后湾组用集体结余资金在合作社为每户入股1万元,村子实现了村社合一,并且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分红。建立合作社后,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集中连片土地,建起了150座瓜菜大棚、200亩葡萄园。并组织村民赴陕西等地学习种植技术,以每个大棚500元的价格,让村民承包,给村里的11户贫困户承包大棚30个,当年即实现每户增收4万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民们由“单打独斗”转为“抱团作战”,马岭村以后湾组为阵地,彻底利用“五股”促“三变”,迈上了转型振兴之路。

  马岭镇后湾村葡萄采摘园全貌

  随着200亩葡萄园、200亩稀有水果观光采摘园、投资4.8亿元打造的黄酒古镇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和建成,马岭村集体经济累计达到1200多万元,曾经萧条的老村庄完成了华丽蜕变。

  “我也在镇上的商场盖了上下20间门面房,自己经营了一家商店和蔬菜店,还对外出租了8间。现在不仅生活富裕了,环境比多年前搞油田开发的时候好太多了。”马岭村村民王万胜说。王万胜之前是个电焊工,依托长庆油田上的项目建设干修理干了几十年时间。长庆油田变迁后,自己一度把开了几十年的电焊铺都关了,断了财路。现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又盘活了村庄的发展,他的财路又开了。

  “三变”带动三业兴,产业夯实根基稳“根据地形地貌,我们将马岭村的产业发展分为三个层次,塬面发展山地苹果,山区发展养殖产业,川区打造以马岭黄酒古镇为主的文旅产业和特色农业,经过探索实践,已经初步实现了种植、养殖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布局。”镇党委书记薛克勋说。

  近年来,马岭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安徽、陕西、山东等地的50位客商在马岭村流转土地,栽植苹果树8000多亩,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苹果产业。到2019年,马岭村塬面苹果保有量近2万亩。同时,在山区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正在建设5个规模以上“331+”湖羊养殖合作社,羊存栏量预计可达2万只。

  马岭黄酒古镇

  2015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马岭村依托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发展葡萄种植,当年筹资50多万元新建了葡萄园。2018年又流转土地200亩,发展稀有水果采摘园。并且逐步打造了传统纯手工“豆腐、醋、酱油、黄酒、咸菜”为内容的手工作坊一条街和马岭黄酒古镇,规划建设占地1400亩的采摘、观光园等“一街一城一坊一馆一园”的立体式产业园。

  马岭村抓住发展机遇,利用集体资金新办了农产品加工厂,利用银西铁路建设的机遇新办了商品混凝土厂,利用地处马岭镇街道的地理优势开发建设了花园式别墅107套、商业门面房2600平方米,并与一家四川企业合作兴建酒厂。产业发展起来了,就近务工的群众也越来越多,大量在外务工的群众,返乡在观光采摘园、建筑工地做零工。

  虹之彩花卉产业园

  71岁的杜源曾经在马岭村后湾组当队长,他见证了马岭镇的沧桑变迁。跟记者谈及马岭村的变化,他说:“现在的马岭村,不仅产业兴旺了,家家门前有路灯,户户门前石砾路,吃水、用电都方便了很多,最重要的是,绿化好了,大家慢慢地都从远去的油田带来的阴影里面走出来了,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更有奔头了。”

  盘活“文化遗产”,劣中创优乡村文旅长庆油田搬迁撤离马岭已经20多年,留下来的,除了废弃闲置的办公楼、家属楼、废旧机械等闲置资产,还有那些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磨砺出来的“长庆精神”。

  2017年初,马岭镇党委和马岭村几经讨论、协商,决定在马岭村建一个石油纪念馆。在建馆初期,周边村民自发前来帮忙拉砖运土,他们不计报酬,出工又出力,甚至联合纪念馆工作人员前往垃圾站搜集当年长庆油田用过的设备器材或者生活用具。经过3年多的精心规划设计,现在已初步建成纪念馆、游客服务中心、实景演出等多个区域。走进纪念馆,六排展厅用图、文、物等多种形式再现了当年石油大会战和创业发展的场景。

  长庆石油大会战纪念馆五路会战展厅

  让被遗弃的“工业文化”“活”起来,把马岭村的油田闲置资产合理开发利用起来,变成一种可再次产生价值和效益的有效资源,是马岭村在经济转型发展方面迈出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地方特色和品牌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润滑剂”。马岭村巧妙借助周边知名文化品牌,将享誉陇原大地的马岭黄酒、陕甘宁乃至全国闻名的特色小镇袁家村、拥有雄厚实力和影响力的海昌集团等品牌成功注入古镇建设,在川区全力打造总规划1500亩、总投资4.8亿元的马岭黄酒古镇。在管理模式上,正在与陕西袁家村进行合作,计划成立马岭黄酒古镇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袁家村和四川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控股,经营管理黄酒古镇。

  虹之彩花卉产业园一角

  今年9月,位于马岭村的虹之彩花卉产业园正式开园接待游客,截至目前,该产业园共接待游客近50000人次。走进虹之彩花卉产业园,放眼望去红掌、蝴蝶兰、彩色马蹄莲、大花惠兰、康乃馨……300多万株花卉争相绽放,花香阵阵。这里成了庆城乃至庆阳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也带动了马岭村群众增收。

  目前,长庆油田遗址公园、马岭黄酒古镇、马岭后湾田园综合体、虹彩花园、旅游度假村五大区块布局已经雏形出现。镇上还把黄酒古镇开发建设与易地搬迁相结合,与搬迁户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一次规划到位,建设1.5万平方米的商住两用单层门面房,建设2.5万平方米的2层仿古商用房。既解决了全镇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更多的老百姓加入到发展旅游产业的行列中来,拓宽了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镇的151户易地搬迁户已经全部入住。

  马岭村黄酒古镇易地搬迁居民点

  缪利利是董家滩村的村民,丈夫常年在外跑运输,平常给子女带带孩子,在周边打零工维持生活,2018年通过易地搬迁搬到马岭村黄酒古镇居民点居住。“我们一家6口人以前住在塬上的窑洞里。2018年底,我们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户,只花了1万元就分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出行都很方便, 平常还可以在镇上的葡萄园干点零活,补贴家用。”

  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生活质量提升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如今,古香古色的黄酒古镇已敞开怀抱热情招商,长庆石油大会战纪念馆、虹之彩花卉产业园开馆(园)迎客,后湾采摘园、温泉度假村建设快速推进,在川区,五个养殖合作社里羊只肥壮,塬面上1万亩苹果进入挂果期,一幅三业齐兴的发展美景呈现在人们面前。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